
中国音乐发展简史PPT课件.ppt
52页中国音乐发展史张冬冬2021/3/251中国音乐发展史•一: 远古、夏、商时期•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三: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四:隋、唐、五代时期•五: 宋元时期•六: 明清时期•七:近现代时期2021/3/252一、远古、夏、商时期•我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可考历史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骨哨 贾湖骨笛(距今贾湖骨笛(距今9000年)年)2021/3/253有着6000年历史的古埙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2021/3/254特点:歌舞乐三位一体的音乐形式距今约5000余年、有舞蹈图象的孙家寨彩陶盆原始音乐的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乐舞,其中歌唱和舞蹈具有重要地位,节奏因素较为突出2021/3/255“六代乐舞”•根据史籍记载,从原始社会到夏商周时代,比较大型的乐舞有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韶》;夏的《大夏》;商的《大蒦》;周的《大武》•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特点是规模宏大而声调平淡、缓慢,给人以严肃静穆之感2021/3/256•《云门》是崇拜天神的乐舞;《咸池》是崇天的乐舞; 《箫韶》是一部宗教性的乐舞,它也是古乐舞中最著名的乐舞。
所谓“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就是形容这首乐舞的季札观乐后称赞为它是一部尽善尽美的乐舞孔子观看完后以三月不知肉味来形容感受;《大夏》是一部赞颂禹治水功绩的一部乐舞;《大護》是为歌颂商汤武功的乐舞《大武》是为庆祝伐纣胜利而作2021/3/257古歌•黄帝《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狩猎活动)•《葛天氏之乐》“八阙”(农牧生活)•《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祭祀歌曲)2021/3/2581、来源、来源 原始社会的古乐器可能是从生产工具演化而来,或者本来就是生产工具,属于一器兼用2、分类、分类 这一时期远乐器分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两大类打击乐器有:鼓、磬、编磬、钟、编钟、编铙、缶、铃等 吹奏乐器有:骨笛、骨哨、埙、龠、龢等龠是排箫的前身;龢是小苼的前身2021/3/259远古及夏商的乐器陕西发掘出土了一面距今约4000多年的巨型陶鼓缶磬2021/3/2510中国音乐发展史•一: 远古、夏、商时期•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三: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四:隋、唐、五代时期•五: 宋元时期•六: 明清时期2021/3/2511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在总结殷商典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等级严密的礼乐制度。
•“礼”——区分贵贱等级•“乐”——使人互相和敬•两者结合,为的是维护奴隶制贵族的等级秩序,巩固统治阶级内部团结而更有效地统治百姓2021/3/2512音乐机构及教育音乐机构及教育 为了维护和推行礼乐制度,周王朝还为了维护和推行礼乐制度,周王朝还设立了由设立了由“大司乐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总管的音乐机构,对十三岁到二十岁的贵族子弟进行系统对十三岁到二十岁的贵族子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的音乐教育教学的课程主要有乐德、乐语、乐舞教学的课程主要有乐德、乐语、乐舞2021/3/2513• 《诗经》中最优秀的部分是“风”它们是流传于以河南省为中心,包括附近数省的十五国民歌• 爱国诗人屈原根据楚地的祭祀歌曲编成《九歌》,具有浓重的楚文化特征 至此,两种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辉映成趣民间音乐的发展民间音乐的发展2021/3/2514乐乐器器曾候乙编钟曾候乙编钟古古琴琴 2021/3/2515•宫庭乐宫庭乐师师音乐家音乐家善弹琴师旷之聪得心应手师襄 春秋鲁国善歌唱师文 春秋郑国师涓 春秋卫国师乙 春秋鲁国师旷 春秋晋国累累乎如贯珠2021/3/2516民间艺术家•善于唱歌•秦青(战国秦国人)“声振林木,响遏飞云”•薛谭(战国秦国人) “薛谭学讴”•韩娥(战国韩国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善于击筑•高渐离(战国燕国人)•善于弹琴•伯牙(春秋楚国人)“抚琴遇知音”•雍门周(战国齐国人)2021/3/2517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这里出土的八种124件乐器,按照周代的“八音”乐器分类法(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几乎各类乐器应有尽有。
其中最为重要的64件编钟乐器,分上、中、下三层编列,总重量达五千余公斤,总音域可达五个八度曾侯乙墓钟、磐乐器上还有铭文,内容为各诸侯国之间的乐律理论,反映着周代乐律学的高度成就2021/3/2518中国音乐发展史•一: 远古、夏、商时期•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三: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四:隋、唐、五代时期•五: 宋元时期•六: 明清时期2021/3/2519三、秦汉、魏晋南北朝(交流和融合期)•乐府乐府•出现:出现:秦朝•职责:职责:搜集、整理改变民间音乐,也集中了大量乐工在宴享、郊祀、朝贺等场合演奏•兴旺发达:兴旺发达:西汉武帝时期•“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作十九章之歌”2021/3/2520乐乐府府乐府的兴旺发达是在西汉武帝时期此时的乐乐府的兴旺发达是在西汉武帝时期此时的乐府较多地担负了搜集民间歌谣的职司,汉武帝府较多地担负了搜集民间歌谣的职司,汉武帝时的乐府曾时的乐府曾“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
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十九章之歌”它不仅将广搜民间歌谣的采诗它不仅将广搜民间歌谣的采诗之风加以发展,并由此而呈现出更加兴旺发达之风加以发展,并由此而呈现出更加兴旺发达的趋势西汉乐府规模达到过的趋势西汉乐府规模达到过1000余人其中余人其中各类乐人分工精细,除演奏员外,还包括了乐各类乐人分工精细,除演奏员外,还包括了乐器制造的工匠器制造的工匠2021/3/2521府中重要府中重要的音乐家的音乐家李延年李延年2021/3/2522•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其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相和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与舞蹈相结合,成为一种有器乐、歌唱与舞蹈相配合的大型演出形式,被称为 大曲 或称 相和大曲相和歌相和歌2021/3/2523鼓吹乐鼓吹乐秦汉时得名并发秦汉时得名并发展来的鼓吹乐,展来的鼓吹乐,是一种以吹管乐是一种以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其乐合奏形式其初常用鼓、角、初常用鼓、角、箫箫(排箫排箫)、笳等、笳等乐乐器器2021/3/2524清商乐清商乐商乐是东晋南商乐是东晋南北朝间,承袭北朝间,承袭汉、魏相和诸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曲,吸收当时民间音乐发展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俗乐之而成的俗乐之总称。
总称2021/3/2525百戏百戏汉代的百戏,上承汉代的百戏,上承周代散乐,它是将周代散乐,它是将歌舞、杂技、角抵歌舞、杂技、角抵(相扑)合在一起(相扑)合在一起表演的节目表演的节目2021/3/25262021/3/2527古琴技艺趋于成熟古琴技艺趋于成熟在汉代已在汉代已经出现了经出现了题解琴曲题解琴曲标题的古标题的古琴专著琴专著《《琴操琴操》》2021/3/2528•大批文人琴家相继出现,如嵇康、阮籍等,《广陵散》(《荆轲刺秦王》)、《猗兰操》、《酒狂》等一批著名曲目问世2021/3/2529•秦汉时期,乐器的发展适应鼓吹、相和歌等俗乐形式发展的需要,乐器的发展已经脱离了上古时代凝重、质朴的特点,纤细柔婉的管弦乐器更多的代替了“以钜为美”的钟磬乐古琴、箜篌、琵琶等弦乐器的发展引人注目,吹管乐器以排箫、笛、羌笛、笳、角等更为突出2021/3/2530中国音乐发展史•一: 远古、夏、商时期•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三: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四:隋、唐、五代时期•五: 宋元时期•六: 明清时期2021/3/2531四: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两代,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外域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
燕乐”、“曲子”、“变文”代表了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成就2021/3/2532音乐机构音乐机构政府政府:大乐署一一兼管艺乐,燕乐,还主管对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鼓吹署一一管理仪仗中间的鼓吹音乐和一部分宫庭礼仪活动宫庭宫庭教坊一一宫中培养和训练乐工的场所梨园一一唐玄宗设立专搞器乐的组织养和训练乐工的场所2021/3/2533唐代宫乐图唐代宫乐图2021/3/2534唐华清宫梨园2021/3/2535•《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舞霓裳羽衣舞》》2021/3/2536中国音乐发展史•一: 远古、夏、商时期•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三: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四:隋、唐、五代时期•五: 宋元时期•六: 明清时期2021/3/2537五: 宋元时期•宋、金、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较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瓦舍”、“勾栏”2021/3/2538戏曲音乐 先秦至唐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与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相表里的,先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的萌芽时期宋金时期在宋金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经过发展融合后,形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雏形,即宋杂剧和金院本元代至明初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
2021/3/2539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2021/3/2540中国音乐发展史•一: 远古、夏、商时期•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三: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四:隋、唐、五代时期•五: 宋元时期•六: 明清时期2021/3/2541六: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传统音乐中的说唱、民歌、戏曲、歌舞音乐、器乐五大类均已形成自身特有的体系,这是本时期音乐发展的重要的特征2021/3/2542•明代“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其中昆山腔是四大声腔中流传最广、留存时间最长的戏曲音乐•昆山腔又经过南北曲的汇流,形成了一时为戏曲之冠的昆剧最早的昆剧剧目是明梁辰鱼的《浣纱记》,其余重要的剧目如明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洪升的《长生殿》等2021/3/2543•京剧的产生•明末清初,北方以陕西西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的发展,它影响到山西的蒲州梆子、陕西的同州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这种高亢、豪爽的梆子腔在北方各省经久不衰晚清,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曲调构成的皮黄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产生了影响遍及全国的京剧2021/3/2544器乐的发展•合奏:•民间出现了多种器乐合奏的形式。
如北京的智化寺管乐,河北吹歌,江南丝竹,十番锣鼓等等•古琴曲:•《平沙落雁》、《流水》《阳关三叠》、《胡茄十八拍》•琵琶乐曲•《海青拿天鹅》、《十面埋伏》2021/3/2545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这一时期始自清代末叶的鸦片战争,在历经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百多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交织着传统音乐和欧洲传入的西洋音乐,但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以民主,科学为主要潮流的2021/3/2546革命民歌《反映太平天国革命的《洪秀全起义》,抗议沙俄入侵的《迫迁歌》,“五四”时期痛斥军阀出卖祖国镇压百姓的城市小调《坚持到底》,《苦百姓》等这时期的民歌,语言朴素清新,形式自由活泼,在曲体形式、曲调的表现力上更为丰富2021/3/2547•学堂乐歌西洋音乐的传入中国虽可以上溯到元、明时期,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影响于中国应当是清末民初的学堂民歌运动代表人物:梁启超、沈心工、李书同等《中国男儿》,《体操——兵操》音乐社团:“北大音乐研究社”、“中华美育社”、“国乐改进社”2021/3/2548•戏曲音乐中京剧的形成影响及于全国,出现了程长庚、谭鑫培以及后来的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等一代名优。
2021/3/2549•民族器乐则以民间出现各种器乐演奏的社团为特点,如“天韵社”,“大同乐会”等等这反映出民族器乐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民间活动基础这种民族音乐民间活动的特点造就出许多卓越的民间艺人,其中华彦钧(瞎子阿炳)就是杰出的代表2021/3/2550•肖友梅又在上海创建国立音乐院,这是正规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始2021/3/2551Thank you!2021/3/2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