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夫人”的用法看称呼词的演变.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398226419
  • 上传时间:2023-03-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夫人”的用法看称呼词的演变从古至今,对女性的称呼语多种多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很多新的称呼词夫人”这一称呼语,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其历史的久远性超过了对女性的大部分称谓,如“太太”、“小姐”等 一、“夫人”的起源及用法 “夫人”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解释为:古代诸侯的妻子,而到了明清时,一二品的妻子封夫人,之后便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夫人”一词在古代也被用来称呼帝王的妾,在《礼记 曲礼下》曾出现“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澹有妻,有妾其中的“夫人”即为帝王的妾汉代以后,王公大臣的妻子称之为夫人,“夫人”意为“夫之人”这一称谓可追溯到春秋时代,早在《毂梁传・隐公二年》就有记录:“夫人之义从君者也王莽称帝时把“夫人”这一称谓赐给一个丞相的妻子到了公元三世纪,“夫人”这一称谓被广泛用于指称其丈夫为上流社会官吏者的妻子后随时代发展用来指一般人或下级人对上级人的称呼,到了现代社会,用在正式外交场合,指称已婚或年长的女性 “夫人”一词也被用来单独称呼年长的女性,不与男性相搭配,以表示我们的尊重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这些词语逐步成为她们名称的一部分,无论年长还是年少的人在称呼她们的时候都习惯性地带上“夫人”,如“撒切尔夫人”、“居里夫人”、“第一夫人”等,这类称呼用来指称大家都知道的公众人物。

      二、“夫人”的用法争议 现代社会,“夫人”一词常用来指称他人的妻子 1.我觉得他和他的夫人就像我的兄弟,我的中国兄弟 2.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她漫长的一生几乎绵延了整个世纪 3.你和你的夫人全程陪同我们访问 从上述北京大学语料库中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夫人可与第二、第三人称连用,且不违背礼貌原则,被广泛运用 “夫人”一词历时多年,其用法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争议领导人讲话中曾出现“我和我夫人都一路感慨”,有人认为“夫人”一词不能用于第一人称之后,然而很多语料表明,“我的夫人”这一表达也经常被采用: 1.我和我的夫人早已把你看作我们自己的孩子了 2.很幸运,我的夫人和两个孩子都很理解我 3.我和我的夫人都十分喜爱您的杰作 这些现象使我们混淆了这一词语的用法,“夫人”一词作为委婉语,用来称别人的妻子时没有争议,但为什么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我的夫人”不妥?这一用法引起争议的原因是:一方面能够起到指称说话人妻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却违背了礼貌原则由于日常口语的随意性,我们在生活中半开玩笑地称自己的妻子为“我的夫人”也是可以的。

      夫人”一词背后隐匿着身份地位与年龄,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被大多数人所使用 三、称呼语时代更替的原因及影响 (一)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时代是向前发展的,“新”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产物,如“学霸”、“女神”等这种变化,体现了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青年群体的求新求异心理,很多新鲜的称呼语流行于青年群体之间,在年轻的夫妇之间出现了一些更加生动亲昵的称呼语,从这些新出现的多为青年之间约定俗成的称呼语,比如:“宝贝”“猪猪”之中,可看出女性地位上升 (二)不能满足现状 日常生活中,除了上层领导人在国际事务或者正式场合中还在用“夫人”一词,其他场合已经不再被频繁运用,追究其原因,其一,“夫人”在古代多为下级称呼上级,有等级区分其二,夫人的适用范围多为年长的女性,这一范围的限制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的大小这些限制也使我们看到“夫人”一词前途的坎坷性除了“夫人”外,其他称呼语也面临此种困境男性对自己另一半的称呼极尽变化,如:“爱人、老婆、妻子、糟糠、内人、贱内、太太、内掌柜的、家里做饭的、家里领导”等,其中如”糟糠“在现代社会中消失,是因为其“生死相依,同甘共苦”的内在表达已经不被社会需要。

      又如“家里做饭的”来称呼另一半也不合适,当今很多家庭里也出现男士做饭的现象显然,此类称呼语不能适应时代,被时代摒弃 (三)社会心理及其生动性 当今时代,人们愿意采用更加亲昵的称呼语来称呼自己的另一半,且很多人有卖萌的心理,如用“猪猪”的称呼语,能表现对方较懒的特点,还能表达内心的爱意,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在特定场合下,新出现的称呼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在独处时或者与较熟悉的人相处时,此类新出现的称呼语不仅使用起来朗朗上口,且更加富有生动形象的色彩 新的称呼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也有更多的人选择紧跟时代潮流,这些时代的产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生动地表现说话人的内心情感,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年群体的求异心理 四、总结 对女性的称谓语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真正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称呼语必定应适应性别、年龄及礼貌原则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长河中保有较长的生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