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专题大国崛起之日本PPT课件.ppt
25页1,,国别史专题:大国的崛起之日本,.,2,复要点:(熟记)一、大化改新(九上第4课)1、日本的统一:统一的时间、社会制度2、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学对象、改革者3、大化改新的内容、影响(意义)二、明治维新(九上第19课)1、日本的封建等级制2、改革背景(幕府统治危机、民族危机)3、明治维新的时间、人物、中坚力量、学对象、改革的性质4、明治维新的内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军事)5、明治维新的影响(积极影响、不足之处)三、经济大危机影响下的日本(九下第5课)1、经济大危机对日本的影响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影响3、发动的侵略战争4、轴心国集团的建立(性质、国家、影响)四、日本的崛起(九下第9课)1、战后日本经济快速恢复的原因(内因、外因)2、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特点3、日本崛起的表现4、日本崛起的影响,.,3,日本历史上的三次腾飞,大化改新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七世纪中期,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唯一强国,1868年,民主化改革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世纪70年代,.,4,7世纪时,日本效仿哪个国家的制度进行了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者是谁?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从日本的这次改革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二:发展篇,我国的邻日本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国家,崛起之路引人注目。
请回答下列有关日本历史的问题:,一:起源篇,公元5世纪奴隶制国家统一日本,,最高统治者称为大和,天皇,.,5,“大化改新”,,,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内容:,改革日本的经济政治制度,学对象:,中国隋唐,改革者:,孝德天皇,时间:,646年,背景:,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启示:,要善于吸纳世界各国先进文明,改革创新,促进本国快速发展日本人的大唐文化节,日本文字源于中国,.,6,19世纪中期,幕府统治下的日本陷入了怎样的危机?日本又实行了哪次改革?是向谁学的?改革者是谁?这次改革的性质如何?主要内容有哪些?这次改革对日本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又有何不足?这次改革对中国有何影响?,三:崛起篇,成为大国的原因是个无穷无尽的话题,日本根据国情和时代的需要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所以获得了历史的青睐7,明治维新,,时间:,1868年,内容:1.政治上:2.经济上:3.社会生活上:4.军事上:,性质:,影响:1.积极影响2.不足之处,,“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殖兴产业”(最具资产阶级性质),“文明开化”(有得于长远发展),“富国强兵”(成为侵略扩张工具),背景:,学对象:,改革者:,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等国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欧美国家,明治天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8,日本明治维新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强大后的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极大刺激了中国革故鼎新、救亡图存等民族意识的觉醒9,走上法西斯道路:,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1941年发动太洋战争珍珠港事件),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大危机,日本政府是如何应对的?,经济危机影响下的日本:,1931年发动局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形成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对外侵略扩张:,.,10,,我国的邻日本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国家,崛起之路引人注目请回答下列有关日本历史的问题:,内因:实行社会改革和非军事化政策;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国外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外因:美国的扶持和援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败的日本,经济陷入崩溃,但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日本经济高速增长,70年代初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说说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最主要原因和影响四:大国篇,,影响: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1,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日益感到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其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一方面,积极谋求其政治大国的地位;另一方面,积极提升军事实力,以谋求“常任理事家的地位”2005年3月29日,在伊拉克南部城市萨马瓦,一对执行完巡逻任务的自卫队车队返回基地12,中日关系,古代篇,1、西汉时,中日就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汉倭奴国王”金印2、隋唐时,日本遣使来中国唐朝去日本的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友好交往,源远流传,.,13,代篇,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00年,日本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2),战争敌对,.,14,一战期间,日本参加协约国,成为战胜国凡尔赛和约中国山东),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攫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5,,19291933年:日本受经济危机影响,打击沉重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走上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16,,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英勇抗战,终于战胜日本法西斯。
抗日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什么?,,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想一想:,(2011年)3、上高会战是抗战时期发生在江西境内、中国军队群的重大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当时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上高县正在筹拍一部影片,以此纪念这一战役下列与上高会战最为类似的是()A.黄海海战B.台儿庄战役C.津战役D.战役,,.,17,,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现代篇,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在曲折中前进,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23年的冷战对立:(19491972年)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曲折发展,一波三折,.,18,,知识归纳,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19,(2012年)蓝色海洋---国家角逐的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旋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回答:日本“五年以后”通过哪个重大事件“得到了回报”?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事件:甲午中日战争。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极大地刺激了革故鼎新,救亡图存等民族意识的觉醒(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学以致用亮剑中考,.,20,(2011年)时间擦亮了历史的眼睛边读边想,回答问题历史需要总结】读一些历史学著作,摘录一些笔记,经过整理、分析,你会收获不少历史认识笔记(一)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笔记(二)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摘自许知远著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1)笔记(一)评述的是日本古代历史上哪一场重大变革?笔记(二)所述中国由“失败激起的学欲望”后来转化成了什么实际行动?(2)在上述两个事件中,中国与日本之间实现了怎样的角色互换?,大化改新;戊戌变法大化改新,日本向中国学;戊戌变法,中国向日本学21,(2011年)时间擦亮了历史的眼睛边读边想,回答问题历史不容忘却】在一些重要的日子安排同学在班上作历史上的今天的介绍,也是一种纪念方式3)根据安排,李军同学需要在如右日历上所圈注的那一天作历史上的今天的发言,他准备介绍80年前发生在中日两国间的重大事件,该事件是什么?由于国民政府没有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该事件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东三省沦陷。
22,【历史给人智慧】如果学好了历史,我们就拥有更多解决现实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办法4)央视主持人水均益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中日之间这种“情感距离”的存在,不利于两国,也不利于世界你对消除两国间的“隔膜”,拉两国间的“距离”有何好建议?(2分),如:密切经济文化等交流与合作;建立民间友好往来机制等;两国高层加强对话与合作任一方面,合理即可23,(2012年)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精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l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2)材料中共产党的通电和蒋介石的讲话出现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从这些话语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时代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精神:团结御侮,坚贞不屈(符合题意即可)。
24,(2010年)历史视角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回顾历史】材料一(1895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材料二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说:“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日本人是怎样“让人们看到走清帝国真正的无能”?(2)据上述材料,说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变化:中国由弱(无能)变强(强大),国际地位有了提高原因: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将大清帝国打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25,阅读下列材料: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请回答: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内容,结合课本回答其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努力发展教育。
明治维新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明治维新时,实行开放政策,大量引进西方技术;明治维新后,对外侵略扩张日本政府在维新前、中、后的对外政策上有什么变化?,能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