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物理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案 沪科版.doc
3页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一)教学设计:1、教法设计:(1) 引导学生体验云、雨、雪、霜、冰各种自然现象,了解水的的三态变化,形成固、液、气三种物态的概念2) 利用上述自然现象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物态是可以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3) 指导学生观察:冰的熔化、水的沸腾了解这熔化与沸腾二种物态变化4) 指导学生探究冰的熔化与水的沸腾,指导学生学会使用表格、图线的方式记录实验数据指导学生应用演绎推理的方式归纳总结熔化、沸腾时物体温度变化的规律进而得出熔点与沸点5) 本节内容较多,拟用二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内容包括物质的三态,物态的变化等;第二课时内容主要的实验探究冰的熔化与水的沸腾2、学法指导:(6) 确定物体处于什么状态,主要是要抓住物体的基本特征符合哪种物态了解常见物质在常态下的物态是什么,可以根据物态来对物质进行分类7) 指导学生观察冰的熔化与水的沸腾时,要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对象所发生的细微变化,找到其特点如对水加热时,水中汽泡的出现、大小变化、运动的特点;冰的熔化时,水/冰的比例变化、冰的硬度有无变化8) 指导学生认识、熟悉实验器材的作用、使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注意安全等;在了解实验器材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实验装置装配情况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何应对实验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情况(加热水时水不开)。
9) 科学问题的提出是要经历一个过程:先从对实验现象的提出简单质疑性的问题(为什么?),在对可能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出现象与预设的因素的关系是否存在关系或何种关系的问题(是什么?)从而形成科学问题二)教学用具:1.铁架台、试管夹、烧杯架、石棉网、烧杯、大试管、酒精灯、温度计、水、火柴2.实验装置:(如右图)3.雨、雪、冰、霜等自然现象的视频、图片资料,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三)教学内容1.天上的云、江河里的水、雨、雪、冰都是同一种物质:H202.水有三种状态:固态(冰、雪)、液态(水)、气态(水蒸汽)3.物质都有三种状态,称为物态;在一定条件下,物态是可以变化的4.固体的特点:形状、体积固定,比较坚硬5.液体的特点:体积固定,形状不定,可以流动6.气体的特点:形状、体积都不固定,可以流动,密度很小7.常见的固体、液体、气体:8.晶体与非晶体9.熔点:固体熔化时的温度10.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11.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数据(表格、图线)、结论: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12.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数据(表格、图线)、结论: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
13.常见晶体的熔点(P7)14.常见液体的沸点(P7)15.物质的熔点、沸点跟表面的大气压有关四)布置作业1.课本P8 作业2.补充: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长时间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升高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如何检验你设想的方法是否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