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盼》教学设计3篇(可编辑).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8201418
  • 上传时间:2022-05-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87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盼》教学设计3篇《盼》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盼》是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是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望实现——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课文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对雨天的渴盼,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这篇课文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画面,文中的“我”心底的渴盼更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表现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的“盼” 3.抓重点词句,感受“我”因雨衣而产生的渴盼、急迫、无奈、快乐的心情 4. 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回味 2.体会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抓住“我”的心理、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我”的情感变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核心问题:如何围绕一个“盼”字展开描写,表现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1.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童年的乐趣一定会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

      童年时,我们的心底里总藏着自己的一点点渴盼,渴盼着穿上漂亮的衣服,渴盼着好玩的玩具,渴盼着和妈妈外出游玩……作家铁凝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盼》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简介课件出示铁凝的图像 铁凝:1957年生于河北赵县,当代著名作家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对文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文本,加深感悟 研读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朗读1、2自然段,思考:妈妈给“我”买的雨衣是什么样子的?从哪里能看出“我”对这种雨衣的喜爱? 2.交流 (1) 雨衣样子的介绍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这段文字介绍了什么?(介绍了雨衣的颜色和样式,还介绍了这种样式的好处 (2) “我”对雨衣的喜爱。

      (3) “我”对雨衣的喜爱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a.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 b.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了吗?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紧把雨衣脱下来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师:“我”对雨衣的喜爱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动作描写师:“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说明了什么? 小结:这段文字写出了雨衣的样子,以及“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为下文写“我”对雨天的渴盼做好了铺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书发现问题,并学会探究文本,从简简单单的文字里感受“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为下文的教学做好准备 四、总结感悟 板书设计: 16盼 铁凝 雨衣的样子颜色、样式 “我”对雨衣的喜爱动作描写 《盼》教学设计2 一、课文内容分析 《盼》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课文内容很好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新雨衣”为线索,围绕一个“盼”字,展开叙述,并详细描写了盼下雨、盼外出、盼雨停等事件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喜欢,开始盼着下雨,穿雨衣主要通过描写“我”的心理和动作,表现“我”对雨衣的喜爱和盼望下雨的心情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写“我”好不容易等来下雨,却没能如愿穿上雨衣抓住了“我”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细致刻画了“我”对穿上雨衣的期盼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写第二天下雨,“我”如愿穿上雨衣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出愿望实现的喜悦和兴奋 课后题也紧扣语文要素设计,第一题突出中心意思“盼”,第二题学习在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的基础上,怎样将重要部分写得具体生动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盼”的心情和“穿雨衣”的经历,学生也都非常熟悉,所以不难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不能准确把握是如何围绕“盼”为中心展开叙述,又选取了哪些不同事例表达中心,这也是学生在习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学习习作的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预学,检查字词 1.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师板书:盼 2.学生分享盼的经历,交流当时的心理感受 3.放声朗读课文,看看文中的“我”在盼什么?他当时的感受如何? (生自由读)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和自由朗读,拉近学生和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自学课后生字表,小组分享重点字词 指导书写:篷、嚷、酱三个字 注意提醒:“疯”和“唇”师半包围结构,竖撇要长一点篷”是上下结构,“竹字头”要写的宽,并于同音形近字“蓬”对比,区分不同的意思和用途酱”字笔画多,不要漏写“酉”部的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

      5.读准字音 窸窸窣窣 瓦蓝瓦蓝 瓶瓶罐罐 满满当当 闷雷 嘟囔 瞟窗外 焖米饭 玛瑙 厚墩墩的云彩 明晃晃的玻璃 甜丝丝的雨点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6.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一)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喜欢,开始盼着下雨,穿雨衣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写“我”好不容易等来下雨,却没能如愿穿上雨衣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写第二天下雨,“我”如愿穿上雨衣 (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简要复述 文章记叙了“我”得到了一件特别喜欢的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并最终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 三、聚焦起因,感受喜爱 1.从哪儿能感受到我对这件雨衣的喜爱呢? 2.品读1~3自然段,从雨衣的外形、我的动作、我的期盼,交流我对雨衣的喜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吗?谁能带着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齐读课题“盼”我是如此喜爱这件新雨衣,课文是如何把“我”盼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呢? 二、品味“盼”的心情 (一)出示自学提示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盼”的小事件,用批注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

      小组交流,品读、体会,领悟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二)小组汇报 小组成员在汇报中,通过朗读,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并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 预设: 1.得到雨衣盼变天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已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心理活动描写老天似乎在和我作对,越是不下雨,我对下雨天的期盼就更加急切 2.下起雨来盼外出 (1)放学下雨格外兴奋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心理活动描写我当时会想些什么呢?为什么雨点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动作描写一般人遇到下雨,都会加快脚步、捂住头快步走,“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想象当时的情境,你们会怎样呢? (2)借故外出 ①关注对话 分角色朗读5~15自然段,交流体会心情 ②关注提示语 兴奋:“我嚷着奔进厨房 失落:“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央求:“我央求着 不甘:“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向窗外,生怕雨停了。

      ③关注借口:买酱油、炖肉 3.窗前看雨,雨后盼雨 (1)窗前看雨盼雨停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充满童真的想法,充满对雨天的期待 (2)雨后想象盼下雨 “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 难道知识在写雨后的景色吗?想象此时此刻,“我”的心理活动 三、终盼雨来,穿上雨衣 第二天早晨,雨终于被我盼来了,那一刻我竟然感觉这雨点是甜的谁来带着我们感受一下? 1.请生读课文 2.体会穿上雨衣前后的兴奋和喜悦 (1)下雨时的兴奋 (2)穿雨衣时的如愿以偿 抓住动作的描写,感受“我”穿上雨衣时的兴奋心情 (3)雨点儿的跳跃 雨点儿真的会“起劲地跳跃”吗?为什么这样写呢?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描写,找一找,是在接着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四、梳理内容,归纳方法 课文围绕“盼”写了好几件小事例: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师生一起借助板书,一边回顾内容,一边梳理 其中,“盼穿雨衣”叙述的最为具体、详细,写了: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

      师生一起借助板书,一边回顾内容,一边梳理 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够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盼》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盼》是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是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望实现——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小主人公情感和心理的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疏通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的“盼” 3.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2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2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5 解决问题(2)(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2 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3 逐层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金木水火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设计(第6单元).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1 按一定的标准分类与整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3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1 观察物体(1)(教案)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2025年秋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年秋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卷(附答案).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5 解决问题(一)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3 乘加、乘减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22025秋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设计.2.6 解决问题(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