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作文之国家劳动保障部.docx
11页国家劳动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令第1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令第18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已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务会、监察部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9月1日起施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监察部部长马M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二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肃事业单位纪律,标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保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处分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对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适用本规定;但监察机关对上述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的程序和作出处分决定的权限,以及作为监察对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办理。
第三条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办相结合的原则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第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章处分的种类和适用第五条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四〕开除其中,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第六条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第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警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在作出处分决定的当年,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降低一个以上岗位等级聘用,按照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有关规定确定其工资待遇;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受处分后所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
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的任命、考核、工资待遇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参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规定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终止其与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第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以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参加本专业〔技术、技能〕领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工勤技能人员技术等级考试〔评审〕应当取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职业资格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第九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时有两种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行为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处分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不同的,执行其中最重的处分;应当给予开除以外多个相同种类处分的,执行该处分,但处分期应当按照一个处分期以上、两个处分期之和以下确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受处分期间受到新的处分的,其处分期为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但是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第十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两人以上共同违法违纪,需要给予处分的,按照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分别给予相应的处分第十一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分: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一〕在两人以上的共同违法违纪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二〕隐匿、伪造、销毁证据的;〔三〕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四〕包庇同案人员的;〔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十二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处分:〔一〕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的;〔二〕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防止或者挽回损失的;〔三〕检举他人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情况属实的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并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防止或者挽回损失的,应当减轻处分或者免予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本规定第三章规定的处分幅度以内从重或者从轻给予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应当在本规定第三章规定的处分幅度以外,减轻一个处分的档次给予处分应当给予警告处分,又有减轻处分的情形的,免予处分第十五条事业单位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依法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第三章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第十六条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散布损害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损害国家利益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的;〔三〕接受境外资助从事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四〕接受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境外邀请、奖励,经批评教育拒不改正的;〔五〕违反国家民族宗教法规和政策,造成不良后果的;〔六〕非法出境、未经批准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七〕携带含有依法禁止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进入国〔境〕内的;〔八〕其他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有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行为,但属于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处分第十七条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不服从指挥、调遣或者消极对抗的;〔二〕破坏正常工作秩序,给国家或者公共利益造成损失的;〔三〕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致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四〕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擅离职守或者不按规定报告、不采取措施处置或者处置不力的;【篇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承认的专业资格证书】学习文档仅供参考一、全国统考职业〔每年5、11月第三个周末考试,考前40天报名截止,分别为3、9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二级〕、营销师〔二、一级〕、心理咨询师〔三、二级〕、秘书及涉外秘书〔二级〕二、全国统考下放职业〔每年5、11月第三个周末考试,考前40天报名截止,分别为3、9月〕营销师〔五、四、三级〕、秘书及涉外秘书〔五、四、三级〕三、省艺术类统考职业〔每年5、11月第三个周末考试,考前40天报名截止,分别为3、9月〕广告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动画设计师、商品展示设计师等。
四、省非统考职业〔每月第三个周末考试,考前25天报名截止,以下仅列举部分职业,可来电咨询〕1 、物流师、电子商务师、企业培训师、职业指导师、职业信息分析师、物业管理师、理财规划师、职业经理人、房地产策划师、企业文化师、企业信息管理师、商务策划师、会展策划师、模具设计师、黄金投资分析师、保安员、营业员、收银员、公共营养师、化装师、美容师、美发师、美甲师、形象设计师、摄影师、照明师、录音师、剪辑师、美工师、置景师、道具师、采购师、二手车鉴定评估师、鉴定估价师、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烹调师、西式面点师、调酒师、茶艺师、育婴师、保育员、家政服务员、保洁员等;2 、玩具设计师、首饰设计师、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员、家具设计师、动画绘制员、家用纺织品设计师、陶瓷产品设计师、陶瓷工艺师、地毯设计师、皮具设计师、网络编辑员、制图员、速录师、收发员、打字员、话务员、电脑网络管理员、电脑操作员、通信网络管理员、出版物发行员、服装模特、收购员、拍卖师、保管员、理货员、商品养护员、保鲜员、冷藏工、营养配餐员、配膳员、餐厅服务员、插花员、眼镜验光员、商品检验员、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动物检疫检验员、洗衣师、染色师、修脚师等;3 、花卉园艺工、花卉工、绿化工、眼镜修理工、盆景工、假山工、锅炉操作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农艺工、实验动物饲养工、钻探工、钻井工、采样工、工程测量工、井下采矿工、采油工、采气工、井下作业工、贵金属冶炼工、制冷工、纺织工、车工、数控车工、铣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铸造工、锻造工、焊工、电焊工、气焊工、金属热处理工、冷作钣金工、冷作工、钣金工、仪器仪表元件制造工、装配钳工、钳工、工具钳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锅炉设备装配工、锅炉装配工、电机装配工、仪器仪表元器件装调工、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机修钳工、汽车驾驶员、汽车模型工、汽车修理工、汽车维修检验工、汽车检测工、汽车起重机操作工、汽车钣金工、汽车钣金工、汽车装调工、汽车检测设备维修工、汽车起重机操作工、锅炉设备安装工、维修电工、无线电调试工、糕点/面包烘焙工、中/西式糕点制作工、木工、造纸工、装饰美工、爆破工、石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管工、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起重工、水环境监测工、废水处理工、废气处理工、化学检验工、水处理工、着色工、整修工、开山工、铸排工、电脑系统操作工、电脑软件工、试验工、电子测量工、水质处理工、炉前工等。
篇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0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20号令发布时间:[2004-4-2]《企业年金试行方法》已于2003年12月30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部长郑斯林二年一月六日企业年金试行方法第一条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更好地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法第二条本方法所称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企业年金,应当按照本方法的规定执行第三条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年金:(一)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二)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三)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第四条建立企业年金,应当由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并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草案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第五条企业年金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参加人员范围;(二)资金筹集方式;(三)职工企业年金个人帐户管理方式;(四)基金管理方式;(五)计发方法和支付方式;(七)组织管理和监督方式;(八)中止缴费的条件;(九)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企业年金方案适用于企业试用期满的职工第六条企业年金方案应当报送所在地区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中央所属大型企业企业年金方案,应当报送劳动保障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企业年金方案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企业年金方案即行生效第七条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费的列支渠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职工个人缴费可以由企业从职工个人工资中代扣第八条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