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枫六小思维可视化课题中期总结.doc
10页WORD省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促进小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研究》课题 中 期 总 结单位: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联系:0851—82567009 联系人:安何祥 联系方式: 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促进小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 我校《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促进小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研究》课题于2012年12月经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同意立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思维可视化技术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效能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立项号为:124120747—0015从本课题的申请、研究以来,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精心组织下,建立、健全了课题管理与研究机制,成立了“红枫第六小学思维可视化”课题研究团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从财力、物力、人力、时间上充分保障课题研究的实施条件,课题组认真进行材料的收集与整理,与时与总课题组和课题研究的同行进行交流,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结合实际研究情况作以下汇报:一、课题研究进程(一) 实施方案的执行与落实从课题的展开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学情况的发展不断完善、修订实施方案, 方案拟定研究工作分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4年元月)。
在此期间,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课题组教师研究能力,为课题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保障同时组建了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思维可视化”课题研究小组,积极申报课题并且,加大课题教师的培训力度,2012年11月,选派了11名教师参加了市电教馆组织的、由华东师濯源教授主讲的“思维可视化专题培训”我校课题成功立项后,在市电教馆,清镇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并认真讨论,拟定了课题实施方案,并于2013年5月14日召开了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促进小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研究》课题开题会同时,通过校培训,我们认真学习了《赢在学习力》、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重点课题《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研究》教学研究实践部分指导图册以与华东师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子课题管理文档汇编、《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人民教育课程研究室任长松教授的《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等在学习中,除了学习“思维可视化”理论知识外,我们还积极学习课标,谈论在教学中遇到的难点,疑点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课堂即实验室”的思想指导研究,并以“一切研究都建立于学生现有的水平上,杜绝脱离学生实际水平来开展教学研究”作指导思想。
在此基础上,各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拟定自己研究的小课题如:朱汝平老师的《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提高小学生英语复习能力的研究》,秀老师的《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快速背诵课文》,王德萍老师的《如何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指导学生课后复习》,郭发平老师的《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提升小学生解析应用题的能力》……小课题的确立,为课题教师确定了研究目标,使研究工作正式进入了研究阶段第二阶段为研究阶段(2014年3月—2015年1月)1.我们的研究通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学习了“思维可视化技术”的一些理论知识,初步将“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在研究中,我们思考:我们研究的课题《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促进小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仔细思考后我们形成了共识:自主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主体,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平台,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而“思维可视化技术”只是一种工具。
我们的研究就是要充分利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欲望明确了方向后,我们将“思维可视化技术”逐步应用到教学实际中,主要是“思维导图”的初步应用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感悟思考问题时的“过程再现”,帮助学生拟清思路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初步应用了创作型“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拟清作文思路,学生借鉴教师的方法,提高了作文效率课题教师王荣明在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习作时是这样做的:用思维导图列作文提纲作文要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训练)写一写老师不在场时,你和小伙伴之间发生过的故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坏事,都可以写下来自己给习作定个题目)学习分析:小学生每当遇到这样的作文不知所措,无从下笔由于学生本身写作思路不太清晰,再加上要写这种混扎的场景,往往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想面面俱到,可什么都没写到,东一言西一语,杂乱无章,被摆弄得六神无主创设情景:老师在课堂上交待了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后,故意借学校开紧急会议之机离开教室,10分钟以后才返回教室解决方案:学会用思维导图列作文提纲,快速突破学生思维限制,利用思维导图牵引学生思维拓展、发散、创新、聚焦……学生作品1学生作品2导图注释:(1)以“自定题目”为中央图,突出作文主题,以“老师没在”和“老师来了”作为两个主干,搭建起作文框架。
2)主体部分的主要任务抓住“面”与“点”的有机结合即先对整体场面叙述,再抓个别典型此时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最好方法就是运用思维导图的“多层放射性思考模式”,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使用比喻、夸等修辞手法具体刻画典型个体,“多层次放射性思考模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打开写作思路,而且更能使学生的写作思路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而这恰恰正是作文最关键的部分所在通过作文思维导图的引导,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增强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自信心、培养作文思维能力和拓展能力,激发了小学生对写好作文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写作的习惯在作文互评环节,学生展现出来的那份自信、自豪,那份快乐这才真正体现学生的“乐学”在中、高年级的数学的复习中,教师大胆的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来归纳,应用归纳型思维导图组织复习,学生采取小组互助,共同学习的模式来绘制“思维导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数学老师王德萍在组织学生复习运算定律时是这样做的:在复习《运算定律》候,学生学习了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减法的性质与除法后,我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并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要求他们用思维导图整理本章的容,十几分钟之后一幅完整的图就呈现在眼前, 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一目了然,起到了很好复习效果很好,由于是孩子自己归纳总结的,记忆就很深刻。
然后,我就组织孩子介绍自己的思维导图,利用投影仪的展示功能,孩子将自己的思路、想法展示出来不同的构思、大胆的思维,细微的思考,让我在惊奇中感到欣慰在语文分析段落的讲解中,教师们应用分析型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提炼关键词,拟清文章脉络,提高了学习效率首先,阅读方面: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而进行阅读;学习用思维导图来帮助理清文章的脉络比如,我班同学星宇在预习完《麋鹿》一文后,绘了下边这幅思维导图:从这幅图上看,这位同学的整个思维过程清晰可见,而且,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条理清楚,对理解课文有极大的帮助这幅图足以体现出她在预习时的积极性、自主性,再这样继续训练下去,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一旦形成习惯,她将终生受益在英语的复习中,朱汝萍老师应用了思维导图,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我校英语教师在引导孩子学完三年级上册第十模块“Body”时引导学生绘制一幅关于身体各部位名词的思维导图(如图1所示),以新单词为基础,根据词形、读音、意思等向外发散联想已学单词,依照规律记忆单词,这样不仅提高复习效率,还优化学习效果图一2.我们的培训“不断学习是提升研究效果的推进剂”为更好的做好研究,我们积极开展课题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学习。
积极参加市电教馆总课题组组织的相关培训,与校级培训;同时邀请专家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2014年上半年,我校与红枫一小共同邀请清镇一中的课题专家波老师为我们做“关于课题研究相关问题的通识培训”以与”如何由问题上升并转化为具体研究培训”;2014年下半年,邀请息烽永靖中学良锋老师对教师进行“思维可视化技术”的专项培训,在培训中,良峰老师将永靖中学成功的经验与我们分享,自己对“思维可视化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取得的成效与我们进行了交流,通过学习,教师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什么是思维可视化技术;如何应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如何绘制思维导图;2015年3月,聆听了市教科所雷颖善老师主讲的《课题追效》的培训,对课题的申报,研究主题的选择、研究目标的明确、容的精心设计、研究思路、总结成果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以与更加深入的了解3.我们的交流交流活动分校、校外在校,我们将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高效的整合在一起,利用思维可视化课题组教师的引领作用,引导全校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利用校公开课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互学、互议、共同提高的共进学习氛围定期召开课题推进会,会上,请在研究中有特色的教师进行经验介绍,展示创作优秀的思维导图,分享优秀课例的设计,讨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亮点和不足,分享研究行程中的苦与乐,对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作小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作安排。
开展竞赛活动,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思维可视化”作品参赛,通过竞赛活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校外交流,是积极推进我校课题研究的有效手段在研究过程中,在总课题组的精心组织下,我们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交流活动2014年9月19日,参加了三十四流活动;2014年10月14日参加了市息烽一中的思维可视化课题研讨活动;2015年4月17日,到息烽黑神庙中学参加了市教科所电教馆组织的《思维可视化技术提高农村初中学科课堂教学效能的实践研究》课题交流活动,通过听课、说课以与评课,对思维可视化在教学中的运用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时借鉴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因而受益匪浅,课题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第三阶段为总结、结题阶段(2015年3月—2015年10月)在此阶段,我校思维可视化课题组,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对结题、总结阶段进行了安排,将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的科目分成了三个组(语文、数学、英语)结合学科,对研究阶段的案例、论文、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回顾,提炼研究经验,初步构建结题报告的框架现在,正在进行中二)实施与条件保障学校领导对本项课题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任副组长,主要研究人员任组员的课题领导小组,积极鼓励年轻教师、骨干教师进入课题研究团队;按要求保证课题组成员研究时间;从奖励制度、考核制度等方面调动课题组成员积极性,提高课题研究的价值认同感;按计划保证课题研究经费,设备建设适应课题研究的需要,投巨资改建了校园网,每个教室都装配了“电子白板”教学系统,课题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学校大力支持课题研究人员参加相应的课题培训、会议交流、参观学习等活动,从课题研究的申请到现在共计投入资金30000元左右,支持教师培训和教学交流。
不含学校硬件投入)(三)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注重了研究材料、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与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材料的分析提炼观点、总结经验、撰写论文但由于课题教师初次接触课题研究,对资料收集没有经验,资料收集不够完善二、阶段性研究成果丰富1.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加强了教学研究,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