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宾川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分析.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3054842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宾川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分析 董梦鑫摘要:宾川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对于加快宾川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使其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走出科学之路关键词:宾川县;高原;特色农业;科学发展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是一个拥有许多农业资源的大县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的优势,是实现宾川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落实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以“农业现代化、农村同城化、农民职业化、农产品质量化”为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特色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动“三农”工作全面上水平一、宾川县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宾川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一是有“热气”宾川光照充足,热量丰沛,素有“天然温室”、“热区宝地”的美称,是中国小粒咖啡的发源地,是“中国水果之乡”二是有“土气”宾川土地资源广阔,在册承包耕地面积有36万亩,实际有耕地77万亩,人均2.2亩,是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三是有“洋气”宾川县移民众多,县内4个华侨社区有归侨侨眷8967人,与25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联系。

      五是有矿产资源优势宾川地处三江成矿带,有20余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特别是无烟煤、大理石材储量大、质量优六是有明显的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优势全县水能资源相对集中,装机容量216万千瓦的金沙江鲁地拉电站已建成投产发电;宾川空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高,损失小,太阳能、风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可达2100兆瓦、680兆瓦这是支持宾川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此外,宾川县县委和县政府在政策、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截至2018年底,全县以葡萄、柑桔为重点的水果种植面积达29.4万亩,总产60万吨,产值42亿元收购烟叶10.9万担,實现烟农收入1.55亿元生猪出栏42万头,畜牧业产值13.15亿元持续推进柑桔无病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培育沃柑、默科特等优质晚熟柑桔种苗170万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17户、农业庄园26户、家庭农场176户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8个,通过有机产品认证21个,认定有机产品产地5.8万亩,出口基地备案企业32户,备案面积26.2万亩,备案作物品种21个,实现出口创汇7123万美元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宾川柑桔产区被评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拉乌乡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拉乌核桃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七彩云秘”牌阳光玫瑰葡萄被评为云南省2018年“十大名果”。

      二、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尽管在种植面积、产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特色农业尚处于低级粗放阶段农业管理方面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影响特色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现代农业格局不完善宾川县的农产品种类繁多,比如:柑桔、核桃、板栗、桃、梨、油桐、咖啡、蓝桉等宾川县以葡萄为主,引进“阳光玫瑰”、“克瑞森”、“紫玉无核”等新品种的鲜食葡萄产业发展迅猛,建成了全国县级最大的优质早熟鲜食葡萄生产基地,葡萄产业已成为宾川“种植规模最大、利益联结最紧、农民增收最快”的支柱产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上出现了如淡旺季搭配不合理、产业链不长、精加工少的现象,造成结构性、阶段性的供需矛盾二)特色农业缺乏品牌、企业、政府的带动作用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大家提起宾川,会联想到葡萄、柑桔、软籽石榴、朱苦拉咖啡、拉乌核桃等标签但总的来说,这些标签还没有完全形成品牌效应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如果不把农业品牌打响,那么农产品知名度就不高,从而影响市场占有率此外,宾川县的精加工企业数量不多,而且大部分是“小作坊”式经营,带动作用与辐射作用不强 ,因此,政府大力扶助龙头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宾川特色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农业质量标准意识较差,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大农民的种植理念老旧,没有质量标准意识,部分农民还会为了农产品能够卖高价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短期内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效益;但长远来看,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将会损害人体健康,造成土地盐碱化,污染水资源等一系列后果,不利于宾川县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四)特色农业的发展投入大,见效慢,推进难宾川县葡萄和柑桔的收效时间长,在劳动力充足、化肥成本低、产品市场价格良好等一系列的条件下,第一年投资的资金得三年以后才有效益,见效慢农民一年的收入仅够满足家庭的日常生活消费;在包田扩大生产、大疾病、婚丧嫁娶等需要用大量资金的情况下,一般都是靠银行贷款因此,大部分的农民在种植葡萄和柑桔获利较少的情况下,更愿意种植粮食,种植特色农产品的意愿减弱三、加快宾川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宾川县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特色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宾川县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政府对于特色农业要有一个合理清晰的定位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一)变新产业结构,打造现代农业格局依托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建立和完善适宜宾川县产业发展的生产经营体系首先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平衡供给和需求其次是着力打造“绿色品牌”,巩固提升葡萄产业葡萄新品种宾川区试园建设是宾川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葡萄新品种宾川区试园建设是品牌打造,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需要;葡萄新品种宾川区试园是提高葡萄技术应用推广及提供优质、可持续葡萄优良品种的需要再次,恢复发展柑桔产业,培育壮大石榴、冬桃等产业,避免产业结构单一化,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最后,加快烟叶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好“一村一品”、“一区域一品”,形成大产业小产品协调发展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二)加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及群众参与宾川县特色农业的发展特别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扶持和投入一是重点打造软籽石榴、朱苦拉咖啡、葡萄、拉乌核桃、柑桔等区域公共品牌和“楼铁源”、“七彩云秘”、“禧年”等名优水果品牌二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最大程度释放土地潜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引导农民利用电商平台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全网销售可以把宾川软籽石榴更好地销出去,增加种植户的收入而且对宾川软籽石榴品牌的建设和发展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品牌做好了,产品知名度会提高,实现品牌溢价。

      政府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农户看到“希望”,提高农户生产的积极性三)强化科技推广的力度目前,宾川的葡萄新品种试园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葡萄新品种宾川区试园建设要充分发挥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的桥梁纽带和技术支撑作用,开展葡萄品种资源的储备和品种选育,扩大适销对路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利用科技延长产业链,生产更多的高端的产品以开发和拓展市场集成技术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科技园区,在区试园建设中要有长远规划,选准功能定位,选好地址,整合资金安排栽培技术较好的技术员来管理,采用多种架式,既引进外地选进的模式,也保留在本地群众较为接受的模式,要由科技单位专人负责对接葡萄产业体系的专家,多培养一些地方人才,真正让特色产业成为宾川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模式人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的作用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户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农民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质量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种植观念,向种植农户普及绿色发展思想,巩固提升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用好用活农產品质量安全现代化管理平台,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积极创新扶贫小额信贷产品强化沪滇扶贫协作结对帮扶,积极参与“云品入沪”,宾川县已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46个本着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特色农产品为纽带,以增加农户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的互助经济合作组织但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还未充分显现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政府部门应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多推出类似于“金果贷”、“惠果通”、“金色信贷”等以水果权证为抵押物的金融信贷产品,不断提高对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为特色产业建立专项资金;同时,银行的资金也得跟上政府的专项计划,保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充足的资金另外,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保障体系,让农户切切实实感受到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为农户解决一系列的资金担忧问题四、结论目前,虽然宾川县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与成就,但是一直还存在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结构不合理、生产发展不协调、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企业、政府的带动作用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宾川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宾川县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问题,宾川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按照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大理市整体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1]徐英花.县域经济与特色农业[J].甘肃农业,2004(01).[3]吴慧,秦成逊.哈尔滨市特色农业发展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35).(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