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补贴对绿色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docx
15页政府补贴对绿色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田红娜 刘思琦Summary:基于中国医药制造业32家上市公司2008—2017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一步系统GMM法实证检验政府补贴的资助效果,并通过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分析政府补贴对绿色研发投入的非线性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医药制造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政府补贴对不同规模和所有制结构企业的资助效果存在差异化,政府补贴对小规模、非国有企业的激励作用仅在当期通过显著性检验;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政府补贴强度下,政府补贴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随着政府补贴强度的提高,政府补贴对绿色研发投入的作用弹性先增强后减弱关 键 词:政府补贴;绿色研发投入;医药制造企业;一步系统GMM法;门槛效应DOI:10.16315/j.stm.2019.06.013F 273.1: A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green R&D investment: an empirical examining based on Chinas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TIAN Hong-na, LIU Si-qi(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40,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dynamic panel data of 32 listed firms in Chinas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2008 to 2017, this study uses one-step system GMM method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Meanwhile,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non-linear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green R&D investment by establishing a threshold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ly, government subsidies have a significant incentive effect on green R&D investment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Secondly,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is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enterprises with different scale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s. The positive promotion effe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small-scale and non-state-owned enterprises only passes the significance test in the current period. Finally, the threshold effect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ouble threshold effe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under different government subsidies intensity levels. With the increase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intensity,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green R&D investment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weakens.Keywords:government subsidies; green R&D investment;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one-step system GMM; threshold effect技術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实现技术追赶和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明确了技术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技术产业之一,更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严重制约了技术创新的开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提倡在引导企业提高创新效率的同时,大力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为此,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支持创新的补贴政策,试图通过科技拨款的手段向医药制造企业提供研发资助,以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绿色研发投入作为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资源支撑,对促进企业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产生直接影响,是提高碳生产率、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共同增长的重要途径那么,现阶段我国政府补贴政策对医药制造业的绿色研发投入是否起到了激励作用?此激励作用是否存在门槛值?本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当前我国政府补贴政策体系,更为进一步完善政府补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更好地推动医药制造企业实现绿色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1]本文的创新点如下:第一,由于绿色研发投入的测度和量化存在一定局限性,故鲜有文献涉及到政府补贴对绿色研发投入的影响,本文弥补了现阶段研究的不足;第二,使用一步系统GMM法进行估计分析,有效缓解了政府补贴与绿色研发投入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第三,政府补贴对绿色研发投入的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本文充分考虑到时滞性因素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并建立了动态回归模型;第四,创新性地构建政府补贴对医药制造企业绿色研发投入的门槛回归模型,以政府补贴强度为门槛变量并对门槛值进行估算。
1 文献综述绿色技术创新的双重外部性以及R&D市场绿色资源配置失灵等问题,可能会使绿色研发投入达不到社会最优规模,这恰恰为政府补贴的干预提供了理由和动力由于学术界中关于政府补贴对绿色研发投入影响的研究十分匮乏,学者们对政府补贴与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当前学术界针对政府补贴与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观点尚未统一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政府补贴能够正向促进研发投入的增加,即政府补贴的资助效果体现为“杠杆效应”从资源属性出发,Guo等[2]认为政府补贴可以通过补充企业自身所缺乏的创新资源,降低企业创新活动的风险和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姚东旻等[3]发现政府补贴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不仅仅是简单的“锦上添花”,更具有显著的长期指引作用路春城等[4]研究同样证实了这一观点从信号属性出发,政府补贴是中央及地方政府针对国家重点发展的、市场表现良好的行业或企业提供的研发资助[5],企业获得补贴越多意味着企业的市场发展前景越好,这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促进内部研发投入增加任海云等[6]指出政府的补贴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传递出受补贴企业和创新项目得到国家认可的利好投资信号,有利于企业得到外部投资者的支持并缓解创新融资约束问题,从而促进企业增加内部研发投入。
另一方面,还有学者认为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产生负向影响,即政府补贴的资助效果体现为“挤出效应”首先,各级政府在向企业提供“援助之手”时,更加注重政企关系的密切程度,反而忽视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康志勇[7]发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通过千方百计增进政企关系来套取政府补贴,直接实现企业利润的增加,反而不愿意将内部资金投入到风险性高的创新项目中Lach[8]认为政府在实施补贴计划时,往往更倾向于资助成功率和回报率高的创新项目,而这些项目通常也会得到企业内部资金的青睐此时,政府补贴对企业来说反而是多余的,获得资助的企业会直接用政府资金替代企业内部研发投入[9]最后,在创新要素供给不变的前提下,政府补贴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对创新要素的需求,经市场机制的传导就会表现为创新要素价格的上升(如高水平研发人员的工资)[10-11],最终改变企业购买创新要素的意愿、降低企业内部研发投资的积极性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仅有零星文献提及与本文相关的内容,如何小钢[12]指出如果不存在政府补贴政策的干预,企业将不会引进或采用绿色技术,从而不利于企业绿色资金的投入Li等[13]、王娟茹等[14]认为逐利的制造企业在政府补贴的引导下,容易产生并强化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的意愿及行为,从而促进企业将绿色研发资金投入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
但上述文献并没有将政府补贴与绿色研发投入作为研究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此外,政府补贴对医药制造企业绿色研发投入是否存在非线性作用机制是学术界的一个空白点本文拟建立动态模型,采用一步系统GMM法阐释政府补贴对医药制造企业绿色研发投入的影响,通过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拓展分析,明确政府补贴对绿色研发投入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并识别出具体的门槛数和门槛估计值2 研究设计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医药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通过国泰安和Wind数据库收集企业年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由于我国2007年新执行的会计准则中对研发投入的处理方式做了很大改动,同时本文所需的数据部分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该年鉴尚未公布2018年的数据,因此本文将样本时间跨度确定为2008—2017年样本企业的筛选过程具体如下:首先,剔除表示连续两年亏损的ST上市公司和连续3年亏损并收到退市警告的*ST上市公司;其次,剔除2008年及以后年度上市的医药制造企业;最后,选取32家在2008—2017年间连续经营的医药制造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2.2 变量定义与测量1)被解释变量绿色研发投入(GRD)的测算借鉴殷宝庆等[15]的做法并进行了改进,将各医药制造企业所在省份的环境规制引致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增加部分视作企業的绿色研发投入。
具体测算步骤如下:第一,构建各省份环境规制影响研发投入的模型,测算各省份θ1、θ2、θ3的取值其中:γ为常数项,i和t分别表示省份和年份,θ表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θ1表示各省份的研发投入对环境规制强度的弹性,也可近似看作企业研发投入对其所在省份环境规制强度的弹性),RD为各省份的内部研发投入,REG为各省份的环境规制强度,用人均GDP来近似衡量[16],RDS表示各省份的政府补贴,VA表示各省份的工业增加值上述指标数据中各省份的研发投入和政府补贴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人均GDP和工业增加值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第二,分别将θ1和各医药制造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及其所在省份的环境规制强度代入式(2),即可对医药制造企业绿色研发投入进行测算其中医药制造企业内部研发投入的数据披露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开发支出”科目和附注中的“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或“管理费用”的明细项中此外,考虑到物价变动因素可能对绿色研发投入产生影响,本文将使用R&D价格指数对企业绿色研发投入进行平减处理,转换为2002年不变价关于R&D价格指数的构建,本文借鉴学者们普遍认可的做法,将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的比重定为0.4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比重定为0.55,即R&D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0.4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0.55[17]。
同时,为了避免异方差现象的产生,对平减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