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填空和答案(forfree).doc
8页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填空1、筹建新中国(1)筹建大会:1949年9月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 隆重举行2)大会通过了 ;确定 为国名; 为国旗; 为代国歌;北平改名为 作为新中国首都;采用 纪年;选举国家领导人, 为国家主席起到 的作用2、开国大典(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史的开端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 ;地点: ; 为总理兼外交部长; 为解放军总司令3、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和平解放,标志着 获得基本解放二、默写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 ,标志着 ;中国人民 ;中国历史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填空1、农民的翻身解放:(1)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2)基本内容:废除了 制度,实行 所有制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 打着联合国旗帜入侵朝鲜;同时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烧至我国 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2) ,中国人民 在总司令员 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 鸭绿江 ,开赴朝鲜战场。
3)“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 丘少云 纪律中与生命,在潜伏中被燃烧着体现了高度的 爱国 主义和 英雄主义 精神4)结果: 1953年 ,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 朝鲜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胜利二、默写(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 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 制度,消灭了 地主阶级 ;农民 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 ;解放了 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 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2)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维护了 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提高了 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为新中国赢得了 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1954年9月,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1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大会选举 毛泽东 为主席, 周恩来 为总理2)宪法内容:坚持 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 ;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宪法的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中印谈判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互不侵犯 ; 互不干涉内政 ; 平等互利 ; 和平共处 。
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 1955年 ,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 万隆 举行会议我国政府派 周恩来 率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在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从而推动会议取得成功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简要概括为“ 一化三改 ”总路线的主体: 工业化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 1953年~1957年 任务:①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③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④ 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二、“三大改造”高速进行(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 农业 、 手工业 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走 合作化 道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 利用 、 限制 、 改造 、”,出现 公私合营 浪潮结果: 1956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意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 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在国民经济中占 主导 地位,是 社会主义制度 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1)时间: 1956年;地点: 北京 ;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2)评价:正确分析 国内主要矛盾 ,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的重要成果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的主要标志是: 盲目求快 ,片面追求高速度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 一大二公 ”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文化大革命开始标志: 1966年“五一六通知” ;迅猛发动标志: 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文化大革命”最大的冤案: 刘少奇 含冤病逝2、1976年 毛泽东 病逝;文化大革命结束标志: 1976年粉碎“四人帮” 3、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4、“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必须正确认识和判断国内的主要矛盾 ;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 ; 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 ; 必须把保持政治上的安定团结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第8课 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1、戈壁升起蘑菇云(1)1964年,我国在新疆成功爆炸第一颗 原子弹,标志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核技术;1966年,我国成功进行 导弹核 试验,实现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1967年,我国第一颗 氢弹 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2、“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顺利送入太空轨道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 人造卫星空间 技术,挤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3、倚天神剑显国威(1)1949年,中国海军和空军相继成立;1966年, 地地战略导弹 部队组建;我国“ 三位一体 ”的战略核力量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1、重返联合国(1)1971年,第 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2)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为实现联合国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2、“小球转动大球”——中美建交历程1972年,美国总统 尼克松 访华,这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作“ 改变世界的一周 ”;在上海发表了《 中美联合公报 》, 1978 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华发展阶段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填空1、改革开放的春雷(1)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地点: 北京 主要内容:确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和 实行改革开放 的重大决策;形成以 邓小平 为领导核心第二代领导集体。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我国走上 改革开放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正确道路2、在希望的田野上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 农村 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包产到户)作用:提高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 中国农业 的发展3、对外开放的窗口(1)5个经济特区:首先在 广东 、 福建 两省设4个经济特区: 深圳 、 珠海 、 汕头 、 厦门 ,最后设 海南 经济特区创建经济特区的意义:为进一步 扩大开放累积经验 ,有力推动我国 改革开放 和 现代化建设 的进程2)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上海 浦东新区 对外开放出现新局面二、默写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 集体公有制土地上 ,集体所有的土地 分租给农民使用,把 农民的责、权、利 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一、填空1、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农业科学家 袁隆平 培养出我国第一代 籼型杂交水稻 ,被成为“东方魔稻”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 “八六三计划 ” ;我国政府的科技战略:以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和 社会生产力 的跨越式发展。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我国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其重大举措是普及 九年义务 教育和发展 高等 教育普及 九年义务 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学法 》;到20世纪末 ,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0%2) 1977年,我国 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制度恢复;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3、文化体育事业百花齐放的表现(1)文化事业繁荣:20世纪 五六十 年代著名长编小说:《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等;茅盾文学 奖设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 ”实施2)体育事业迅速发展: 1984年,第 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人实现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实现新的飞跃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填空1、“一国两制”的构想邓小平 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 ”;其基本内涵: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国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 制度,港澳台作为 特别行政 区保持 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在解决 香港 、 澳门 、台湾 问题上实行“一国两制”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 香港 问题;1984年, 中英联合声明 成功解决香港问题;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回归祖国。
2)1987年, 中葡联合声明 签署解决澳门问题;1999年12月 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澳门回归祖国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原则:互相尊重、互补互利; 江泽民 的重要讲话全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各方面的交流 蓬勃发展,两岸经济互补互利 的局面正初步形成,为 和平统一 奠定坚实基础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填空1、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改革开放的根本大法是 新宪法 ;我国初步建立以 宪法 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2、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进典型:邯郸钢铁总厂 2)劳动就业方针:“ 劳动者自主就业 、 市场调节就业 、 政府促进就业”; 市场 导向的就业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 养老 、 医疗 、 失业保险 和 社会救济3、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亚太经合组织 ”(APEC)的宗旨是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我国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则是:“互相尊重 、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中国树立 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的良好形象。
4、高举伟大的旗帜中共十五大 通过江泽民的报告,首次使用“ 邓小平理论 ”, 邓小平理论 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旗帜第16课 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一、填空1、我们从哪里来人类始祖: 非洲南方古猿 晚期智人 ,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2、人类的种族(1)世界三大主要人种: 黄种人 、 白种人 和 黑种人 2)一般认为人种的形成是 长期自然 和 历史条件 影响的结果3、女人和男人的权利(1)人类先后经历的早期社会组织是: 母系氏族 和 父系氏族 ;反映女人 权力位于男人权力之上的神话是:该亚;反映 男人 权力开始超过 女人 权力的神话:厄瑞斯忒;原始人的艰苦生活2) 母系氏族 是人类早期出现的社会组织,亲戚关系安母系计算,妇女在生活中拥有 较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