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届河南省漯河高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8)含解析.doc
19页2016 年河南省漯河高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年河南省漯河高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8))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共小题,共 48 分,在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全分,在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全 部选对得部选对得 6 分,对而不全得分,对而不全得 3 分,有选错的分,有选错的 0 分,其中第分,其中第 14-18 为单选题,第为单选题,第 19-21 为多选题)为多选题) 1.如图所示.三物体 A、B、C 均静止,轻绳两端分别与 A、C 两物体相连接且伸直,mA=3kg,mB=2kg,mC=1kg.物体 A、B、C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0.1,地面光滑,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 B 物体拉动,则作用在 B 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值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g=10m/s2) ( )A.3 NB.5 NC.8 ND.6 N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电压表与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 为 r,闭合电键 S,电压表的示数为 U,电流表的示数为 I,现向左调节滑动变阻器 R 的触头 P,电压表的 示数改变量的大小为△U.电流表的示数改变量大小为△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小B.变大C.电阻 R1的功率变大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3.如图所示,将质量为 2m 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 的环,环套在竖直固 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小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 d,杆上的 A 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 B 点在 A 点下 方距离 A 为 d 处.现将环从 A 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到达 B 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B.环到达 B 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C.环从 A 到 B,环减少的机械能大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D.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4.小船从 A 码头出发,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渡河,若河宽为 d,渡河速度 v船恒定,河水的流速与到河岸的距离成正比,即 v水=kx (x≤,k 为常量) ,要使小船能够到达距 A 正对岸为 s 的 B 码头,则( )A.v船应为B.v船应为C.渡河时间为D.渡河时间为 5.已知地球半径为 R,质量分布均匀,匀质球壳对其内部物体的引力为零.设想在赤道正上方高 h 处和正 下方深为 h 处各修建一以地心为圆心的环形真空轨道,轨道面与赤道面共面.A、B 两物体分别在上述两 轨道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对它们均无作用力.则两物体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线速度大小、角速度、 周期之比正确的为( )A. =()2B. =C. =D. =6.图甲所示的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3:1,图乙是该变压器 cd 输入端交变电压 u 的图象,L1、L2、L3、L4为四只规格均为“9V 6W”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 输入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uab=27sin100πt(V)B.电流表的示数为 2A,且四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C.流过灯 L2的电流每秒钟方向改变 50 次 D.ab 输入端输入功率 Pab=18W 7.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方固定着电荷量大小相等的两个点电荷 q1、q2,一个带电小球 (可视为点电荷)恰好围绕 O 点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 O、q1、q2在同一竖直线上,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A.圆轨道上的电势处处相等 B.圆轨道上的电场强度处处相等C.点电荷 q1对小球的库仑力是吸引力 D.q1、q2可能为异种电荷 8.一个矩形金属框 MNPQ 置于 xOy 平面内,平行于 x 轴的边 NP 的长为 d,如图(a)所示.空间存在磁 场,该磁场的方向垂直于金属框平面,磁感应强度 B 沿 x 轴方向按图(b)所示正弦规律分布,x 坐标相同 各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当金属框以大小为 v 的速度沿 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 d=l,则线框中始终没有感应电流B.若 d=,则当线框的 MN 边位于 x=l 处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最大C.若 d=,则当线框的 MN 边位于 x=处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最大D.若 d=,则线框中感应电流周期性变化的周期为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第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129 分)分) 9.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被测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金属丝的另一端与刻 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则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为 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测量结果如 图乙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阻值为 5Ω 的金属丝电阻 a.若选用图丙所示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若选用图丁所示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b.实验电路应采用图 (填“丙”或“丁”)所示电路. 10.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 的劲度系数 k 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 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 0、10、20、30、40、50、60 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 0 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 x0;挂 有质量为 0.100kg 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 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表所示(n 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 9.80m/s2) .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 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 11.88cm. P1P2P3P4P5P6 x0(cm)2.044.066.068.0510.0312.01 x(cm)2.645.267.8110.3012.9315.41 n102030405060k(N/m)163①56.043.633.828.8(m/N)0.0061②0.01790.02290.02960.0347(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 ;② .(2)以 n 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n 图象.(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 n 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与其圈数 n 的关系的表达式为 k= 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与其自由长度 l0(单位为 m)的关系的表达式为 k= N/m. 11.如图所示,一杂技运动员骑摩托车沿着一竖直圆轨道做特技表演,若摩托车运动的速率恒为 v=20m/s,人和车的总质量为 m=200m/s,摩托车受到的阻力是摩托车对轨道压力的 k 倍,且 k=0.1.摩托车通过最高点 A 时发动机的功率为零, (摩托车车身的长不计,g=10m/s2)求: (1)竖直圆轨道的半径. (2)摩托车通过最低点 B 时发动机的功率.12.如图甲所示,以竖直的 Z 轴为中心轴、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棱柱区域内有匀强电场 E1,电场方向沿 x 轴 正向,棱柱以外空间充满匀强电场 E2和匀强磁场 B,方向均沿 Z 轴负向,电、磁场的分布俯视图如图乙(Z 轴未画出) ;一质量 m=1×10﹣6kg 的带电液滴以初速度 v0=2m/s 沿 Z 轴正向从原点 O 射出,一段时间后恰好水平经过棱柱某一侧面上 M 点(未画出)进入柱外的电、磁场区,并恰能在 M 点所在的水平面内运动,已知电场强度大小 E1=E2=10V/m,磁感应强度 B=5T,g=10m/s2.求: (1)液滴的带电种类及电量;(2)M 点的坐标; (3)液滴从 O 点出发至第二次到达棱柱侧面,共经过多长时间?选考题:共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物理题、道物理题、3 道化学题、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 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物理物理--选修选修 3-4】】 13.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 PO 方向射向一上、下表面平行的厚玻璃平面镜的上表面, 得到三束光线Ⅰ、Ⅱ、Ⅲ,若平面镜的上下表面足够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束 I 仍为复色光,光束Ⅱ、Ⅲ为单色光 B.玻璃对光束Ⅲ的折射率大于对光束Ⅱ的折射率 C.改变 α 角,光线Ⅰ、Ⅱ、Ⅲ仍保持平行 D.通过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光束Ⅱ产生的条纹宽度要大于光束Ⅲ的 E.在真空中,光束Ⅱ的速度要等于光束Ⅲ的速度14.如图所示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 t1=0 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 t2=0.2s 时刻的波形. (i)若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且这列波的周期 T 满足:2T<t2一 t1<3T,则这列波的波速多大? (ii)若波速大小为 65m/s,则波的传播方向如何?【【物理物理--选修选修 3-5】】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光子静止时有粒子性,光子传播时有波动性 B.某放射性元索的原子核经过两次 α 衰变和一次 β 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 3 个 C.红外线、紫外线、γ 射线都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辐射出的 D.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E.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太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16.如图所示,质量 M=1kg 的长木板 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水平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 C 离长木板左端的距离 L=2m,可视为质点的小木块 A 以初速度 v0=6m/s 从长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板, 已知小木块 A 的质量 m=0.5kg,g 取 10m/s2. ①若长木板上表面光滑,求弹簧被压缩后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②若弹簧的自由端 C 和长木板左端之间是粗糙的,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其他地方光滑, 试分析小木块滑上长木板后弹簧会不会被小木块压缩.2016 年河南省漯河高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年河南省漯河高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8))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共小题,共 48 分,在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全分,在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全 部选对得部选对得 6 分,对而不全得分,对而不全得 3 分,有选错的分,有选错的 0 分,其中第分,其中第 14-18 为单选题,第为单选题,第 19-21 为多选题)为多选题) 1.如图所示.三物体 A、B、C 均静止,轻绳两端分别与 A、C 两物体相连接且伸直,mA=3kg,mB=2kg,mC=1kg.物体 A、B、C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0.1,地面光滑,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 B 物体拉动,则作用在 B 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值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g=10m/s2) ( )A.3 NB.5 NC.8 ND.6 N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先以 A 为研究对象,要用力将 B 拉动,绳的拉力至少等于 A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由摩擦力公式 求出绳的拉力最小值,再以三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求解 F 的最小值.【解答】解:A、B 间最大静摩擦力为 fm1=μmAg=0.1×30N=3N, BC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2=μ(mA+mB)g=5N 所以 BC 一起向左运动,则当 B 刚要拉动时,右侧绳子的拉力至少等于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