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注射(水针)PPT课件.ppt
52页穴位注射(水针)安化县卫生与计生局培训胡四中定义穴位注射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是将药液注入相应穴位内,以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对疾病的综合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又称之为水针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穴位注射n穴位注射大约产生于50年代,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不同于西医的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途径,而是通过中医的经穴体系注射给药,是在水针的基础上发展的,可使药物的作用明显增强,提示穴位注射的疗效是针、药、穴三者的协调作用由于它简单易行、见效迅速、有效率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穴位或特定部位注入药液(或其它)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有机结合起来,使临床疗效得以大幅提升•其中经络的作用主要有:•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3.抗御病邪、反应证候•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穴位注射的机理穴位注射的机理•针刺作用:改善循环,调节神经体液及免疫功能、具有明显镇痛效应•穴位作用:具有穴位本身的局部调节、全身调节和特异性作用。
•药理作用:具有该使用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穴位注射的机理穴位注射的机理•针刺作用:•1.镇痛作用:医学界的镇痛方法分为药物镇痛、脑内刺激镇痛和针刺镇痛三大类,针刺麻醉就是在针刺具有良好镇痛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针刺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可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对支气管痉挛和胃肠动力学均具有调整作用•3.防御免疫作用:针刺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或调整作用穴位注射的机理穴位注射的机理•穴位作用:•1.局部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比如止痛和局部封闭作用等•2.全身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协调脏腑功能•3.特异性作用:穴位对其相关脏腑功能活动具有某种特殊影响穴位注射的机理穴位注射的机理•药理作用:•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活血祛瘀,等等穴位注射药效高效性穴位注射药效高效性•有研究表明在选穴适当的情况下,穴位注射可以产生与静脉注射等同或更强的药效,药效强大而且迅速,在穴位注射条件下,药物的某些药理作用可能持续时间更长,间接起到针刺作用的效果,从而显示出药效高效性穴位注射药效高效性穴位注射药效高效性•有相关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的药效高效性可以从两方面认识:•第一,穴位注射的药物剂量明显低于肌肉或静脉注射,但疗效却相当。
•第二,穴位注射与肌肉或静脉注射的剂量相当,但前者疗效明显高于后两者穴药整合效应n穴位注射的药物特异性——同穴异药n同时不同的药物针对相同的穴位其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差异穴药整合效应•穴位注射的穴位特异性——同药异穴•有相关研究表明穴位注射能够使药物产生突出的药效高效性于穴位的选取也密切相关•第一,腧穴点具有非经络、非穴位点不可比拟的药效作用•第二,不同的穴位注射等量的同一种药物,药理作用相同,但是药效强度却有显著差别(我科比较常见的选穴有足三里、手三里、三阴交、曲池、合谷、内关等)•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水针的针具•针具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经常规消毒即可使用一般可使用1ml、2ml、5ml注射器,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10ml、20ml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 水针的药物•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以供水针用•常用药液有三类:•中草药制剂:正清风痛宁注、复方当归注、天麻注、风湿宁注、丹参注、板蓝根注、威灵仙注、徐长卿注、夏天无注、肿节风注、雷公藤注、鱼腥草注、银黄注、胎盘组织液注等多种中草药注射液。
•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等•其他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生理盐水注、盐酸普鲁卡因注、注射用水等水针的治疗方法•器械: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1、2、5、20毫升注射器,一般穴位用牙科5号针头,4~6号普通针头、深部注射可用9号长针头 •选穴处方:根据病情选择有效主治穴位选穴要精练,一般以2~4号(针)为宜,并选择肌肉较丰满处的穴位,也可选择阿是穴,或触诊时触到的结节、条索状的阳性反应点•注意剂量:应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不能超量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头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耳穴可注射0.1毫升;四肢可注射1~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如用5%~10%葡萄糖液可注射10~20毫升•操作:病人取舒适体位,用经过严密消毒所需的注射器和针头,抽好药液,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得气后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液注入•疗程:急症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一次,6~10次为一疗程水针的注意事项•应用水针疗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剂量、性质、有效期、配伍禁忌、副作用及过敏反应。
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先作皮试副作用严重的药物不宜采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应慎用②颈项、胸背部注射时,切勿过深,药物也必须控制剂量,注射宜缓慢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③避开血管、注射时回抽有血,应重新注射一般药物不能注入关节腔、脊髓腔④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为禁针穴年老体弱者,选穴须少,剂量酌减⑤注射器、针头及注射部位,要严格消毒常用穴:足三里常用穴:足三里•取法:正坐屈膝位,于外膝眼(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处•穴位解剖:•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常用穴:常用穴:足三里足三里•功用: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效•特异性: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胃之下合穴•主治: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常用穴:常用穴:三阴交三阴交•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凹陷处•穴位解剖:•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筋膜→趾长屈肌(腱)与踇长屈肌(腱)之间。
•穴区神经、血管:在趾长屈肌(腱)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经过以上诸肌腱均由胫神经支配常用穴:常用穴:三阴交三阴交•功用:是“足太阴脾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定志,调经带之功效•特异性: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交会穴•主治:此穴主治甚广,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等常用穴:常用穴:曲池曲池n取法:正坐侧腕曲肘位,肘横纹外侧端,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n穴位解剖:n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肱肌n穴区神经、血管:肱肌由肌皮神经支配,其他肌肉由桡神经深支支配常用穴:常用穴:曲池曲池n功用: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清热祛风,调和营血,降逆活络之功效n特异性:合穴,属土n主治:主治运动系统疾病如肩周炎,肘关节炎,呼吸系统疾病等常用穴:常用穴:合谷合谷•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穴位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常用穴:常用穴:合谷合谷•功用: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之功效•主治:主治运动系统疾病如腰扭伤,落枕,腕关节疼痛,及牙疼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咽喉肿痛等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容xx,女,60岁,明确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入院时主要以双腕、双手关节疼痛晨僵为主,使用非甾体类抗炎后疼痛缓解不明显,予以正清风痛宁曲池穴位注射后,病情明显得到控制•2.金x,男,31岁,明确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入院时以胃痛胃胀为主,有奥美拉唑长期服用史,予以自血疗法足三里穴位注射后,病情明显好转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定点介入疗法定点介入疗法概念 采用可控制软组织炎症的特效药物配方及独特的定点穿刺技术,采用可控制软组织炎症的特效药物配方及独特的定点穿刺技术,使药物准确地介入到所需治疗的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风湿与骨使药物准确地介入到所需治疗的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风湿与骨关节病炎症并进而达到解除软组织痛症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以细关节病炎症并进而达到解除软组织痛症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以细针准确介入全身所有关节、脊神经出口、皮神经出口、椎管内、针准确介入全身所有关节、脊神经出口、皮神经出口、椎管内、筋膜及腱鞘组织为基本特征,具有组织损伤小、无神经毒性、痛筋膜及腱鞘组织为基本特征,具有组织损伤小、无神经毒性、痛苦轻微和疗效确切的特点。
苦轻微和疗效确切的特点定点介入疗法的优势•有效解决风湿与骨关节病的慢性疼痛有效解决风湿与骨关节病的慢性疼痛--准确介入、精确的给药准确介入、精确的给药 •中西医结合道路中西医结合道路—在风湿与骨关节病局部治疗中告别了对激素的在风湿与骨关节病局部治疗中告别了对激素的依赖依赖 ,从而避免了长期使用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从而避免了长期使用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定点介入疗法的特点 • 定定点点介介入入疗疗法法与与封封闭闭两两者者有有着着明明显显的的区区别别,,封封闭闭强强调调的的是是通通过过对对神神经经传传导导的的阻阻断断和和将将炎炎性性病病灶灶暂暂时时隔隔离离来来达达到到控控制制炎炎症症,,而而定定点点介介入入疗疗法法则则强强调调将将抗抗炎炎药药物物直直接接注注入入到到炎炎性性病病灶灶内内以以消消除除软软组组织织及及周周围围神神经经的的各各类类慢慢性性炎炎症症,,即即通通过抗炎而达到镇痛和肌松的目的过抗炎而达到镇痛和肌松的目的定点介入技术•诊断思路诊断思路•技术组成技术组成 注射器的选用注射器的选用 穿刺点的定位和标记穿刺点的定位和标记 体位体位 消毒消毒 穿刺和注射方法穿刺和注射方法 •药物配比药物配比注射器的选用•0.5mm*38㎜的注射针,最常用。
此型号有三个优势:㎜的注射针,最常用此型号有三个优势: 一是针体柔软有利于针感的稳定把握;一是针体柔软有利于针感的稳定把握; 二是针体细长,可到达绝大多数病变部位,且组织损小,痛苦轻微即使针二是针体细长,可到达绝大多数病变部位,且组织损小,痛苦轻微即使针尖刺中神经组织,其损害也多能在尖刺中神经组织,其损害也多能在1周内恢复;周内恢复; 三是对鞘内及囊肿内注射后遗留针孔小,经按压后很容易封口,起到保持药三是对鞘内及囊肿内注射后遗留针孔小,经按压后很容易封口,起到保持药液的作用液的作用•0.5mm*55㎜的注射针在行椎旁神经根孔阻滞及深部软组织注射时使用㎜的注射针在行椎旁神经根孔阻滞及深部软组织注射时使用•0.7mm*32㎜注射针在行骶管内注射时使用,不建议使用更大更长的注射针㎜注射针在行骶管内注射时使用,不建议使用更大更长的注射针•0.7mm*88㎜注射针在以下情况下使用:椎旁神经根孔阻滞,坐骨神经骨盆㎜注射针在以下情况下使用:椎旁神经根孔阻滞,坐骨神经骨盆出口处阻滞出口处阻滞穿刺点的定位和标记•左手拇指在触及皮肤后,应由浅入深进行按压,明确病变部位,左手拇指在触及皮肤后,应由浅入深进行按压,明确病变部位,如筋膜、关节突、肌腱等。
如筋膜、关节突、肌腱等•对肌腱首先要用拇指将其固定后方可穿刺如欲在较小范围内寻对肌腱首先要用拇指将其固定后方可穿刺如欲在较小范围内寻找病变的位置,左手拇指不应离开皮肤,而是带着皮肤一起移动找病变的位置,左手拇指不应离开皮肤,而是带着皮肤一起移动•注射针刺入皮肤后,如欲改变注射方向,应将注射针头回移至皮注射针刺入皮肤后,如欲改变注射方向,应将注射针头回移至皮下,此时,术者用左手拇指带着皮肤,与持注射器的右手一起移下,此时,术者用左手拇指带着皮肤,与持注射器的右手一起移动,则可有效保证相邻部位的定点介入治疗动,则可有效保证相邻部位的定点介入治疗 •左手拇指是整个定点介入疗法的左手拇指是整个定点介入疗法的“雷达雷达”或或“定位器定位器”体位•让患者彻底的放松,以不看见穿刺过程为最佳,这样可避免部分患者因恐惧让患者彻底的放松,以不看见穿刺过程为最佳,这样可避免部分患者因恐惧而引致的生理反应,如心慌、出汗等而引致的生理反应,如心慌、出汗等•如果不能最大限度地使被穿刺关节的间隙张开,可在欲行穿刺的关节下垫枕如果不能最大限度地使被穿刺关节的间隙张开,可在欲行穿刺的关节下垫枕以放松相应的肌肉以放松相应的肌肉。
•总体来讲,卧位比坐位更容易让患者接受,脊柱关节和骶髂关节穿刺取俯卧总体来讲,卧位比坐位更容易让患者接受,脊柱关节和骶髂关节穿刺取俯卧位或侧卧位,颞颌关节取侧卧位,其余关节均可取仰卧位位或侧卧位,颞颌关节取侧卧位,其余关节均可取仰卧位•卧位难以充分显露的部位如上颈段、哑门及肩胛下滑囊注射取低头坐位更适卧位难以充分显露的部位如上颈段、哑门及肩胛下滑囊注射取低头坐位更适合;膝、肘、肩、腕及指间小关节可取坐位,但应注意患者是否可以接受;合;膝、肘、肩、腕及指间小关节可取坐位,但应注意患者是否可以接受;腘窝部取俯卧位,但其前踝下要垫枕以松弛腓肠肌腘窝部取俯卧位,但其前踝下要垫枕以松弛腓肠肌消毒•传统方法:是局部清洁后在用碘酊和酒精消毒,传统方法:是局部清洁后在用碘酊和酒精消毒,•聚维酮碘消毒:浓度应大于聚维酮碘消毒:浓度应大于0.3%以选用0.3%~0.5%的聚维酮碘的聚维酮碘为宜肌注用为宜肌注用0.2%的聚维酮碘不宜用作关节及椎管穿刺的消毒的聚维酮碘不宜用作关节及椎管穿刺的消毒现有部分产品其聚维酮碘含量虽为现有部分产品其聚维酮碘含量虽为0.2%,但因添加了,但因添加了0.2%氯已定氯已定和酒精,其消毒效能提高,可用于关节腔和椎管内穿刺的皮肤消和酒精,其消毒效能提高,可用于关节腔和椎管内穿刺的皮肤消毒。
毒•消毒次数:常规用三支棉签消毒三次,消毒次数:常规用三支棉签消毒三次,1分钟后再行穿刺骶管分钟后再行穿刺骶管和椎管内注射消毒四次和椎管内注射消毒四次•结果:结果:10余万例次未引起关节、软组织和椎管的感染余万例次未引起关节、软组织和椎管的感染穿刺的方法•左手拇指始终按压在穿刺点旁左手拇指始终按压在穿刺点旁3-5mm处处•穿刺点的选择穿刺点的选择---避开毛囊避开毛囊•穿刺的技巧穿刺的技巧---三步骤三步骤 1、垂直进针,针尖只到达皮下、垂直进针,针尖只到达皮下 2、改变方向,刺向病变部位、改变方向,刺向病变部位 3、针尖退至皮下,重新改变穿刺方向、针尖退至皮下,重新改变穿刺方向要点:整个穿刺过程中左手拇指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任一穿刺方要点:整个穿刺过程中左手拇指始终不离开按压部位,任一穿刺方向的确定均由左手拇指对病变部位的感知来决定向的确定均由左手拇指对病变部位的感知来决定穿刺的方法•单手操作单手操作•推药的技巧推药的技巧 1、每次只推药之间、每次只推药之间 2、反复回抽,确认针尖不在血管内、反复回抽,确认针尖不在血管内 3、一旦回抽有血,应立即改变穿刺方向或深度、一旦回抽有血,应立即改变穿刺方向或深度•穿刺成功的标志穿刺成功的标志 1、大关节推药时无阻力,小关节关节整体有膨胀感。
大关节推药时无阻力,小关节关节整体有膨胀感 2、腱鞘内推药时药液沿腱鞘方向扩展,滑囊内推药时整个滑囊开始膨胀腱鞘内推药时药液沿腱鞘方向扩展,滑囊内推药时整个滑囊开始膨胀 3、外周神经阻滞时会诱导出沿神经支配方向的放电样感觉、外周神经阻滞时会诱导出沿神经支配方向的放电样感觉穿刺后按压•因关节腔均为空腔结构,颈前部组织较为疏松,短时按压易造成因关节腔均为空腔结构,颈前部组织较为疏松,短时按压易造成出血或血肿,故拔针后按压时间应超过出血或血肿,故拔针后按压时间应超过3分钟为宜,分钟为宜, 关节穿刺的原则•被穿刺的关节要处于休息位并保持一定的屈伸度被穿刺的关节要处于休息位并保持一定的屈伸度•所有四肢滑膜关节介入的要求是一定要将药液注入腔内所有四肢滑膜关节介入的要求是一定要将药液注入腔内•关节腔内穿刺成功的标志有两个:一是推药阻力很小;二是患者关节腔内穿刺成功的标志有两个:一是推药阻力很小;二是患者无明显的痛感无明显的痛感•对于脊柱小关节,腔内介入有一定难度,须借助对于脊柱小关节,腔内介入有一定难度,须借助CT引导才能准确引导才能准确定位但作为一项门诊常规治疗,用定位但作为一项门诊常规治疗,用CT引导必然会费用大增。
现引导必然会费用大增现实的做法是尽量将药液注射至关节囊壁及囊内,通过药物渗透达实的做法是尽量将药液注射至关节囊壁及囊内,通过药物渗透达到治疗关节炎的目的到治疗关节炎的目的•关节间隙狭窄不影响关节穿刺的实施关节间隙狭窄不影响关节穿刺的实施腱鞘穿刺的原则•腱鞘炎症包括鞘内和鞘外软组织两部分腱鞘炎症包括鞘内和鞘外软组织两部分•确定需穿刺的肌腱,然后用左手拇指按压并将其固确定需穿刺的肌腱,然后用左手拇指按压并将其固定在某一位置使之相对固定定在某一位置使之相对固定•刺中肌腱是前提,若针尖在肌腱组织内,推药时会刺中肌腱是前提,若针尖在肌腱组织内,推药时会有明显的阻力,应仔细调整针尖之感觉,经调整有明显的阻力,应仔细调整针尖之感觉,经调整后如推药变得轻松或阻力减少,则药液使肌腱行后如推药变得轻松或阻力减少,则药液使肌腱行走方向上下有膨胀感,则说明药液已推入鞘内走方向上下有膨胀感,则说明药液已推入鞘内反之,如左手拇指仅感到局部膨胀,则药液很可反之,如左手拇指仅感到局部膨胀,则药液很可能在鞘外能在鞘外滑囊穿刺的原则•病变的滑囊一定要用左手拇指将其固定病变的滑囊一定要用左手拇指将其固定•针尖一点要进入囊内,最好先抽取滑液以减轻囊内压力针尖一点要进入囊内,最好先抽取滑液以减轻囊内压力•药物要直接注入囊内(小滑囊)及囊壁组织(大滑囊)。
仅靠囊药物要直接注入囊内(小滑囊)及囊壁组织(大滑囊)仅靠囊外药物的自然渗透是很难消除囊内炎症的外药物的自然渗透是很难消除囊内炎症的•强调一次穿刺成功,多个针眼时药物容易外溢强调一次穿刺成功,多个针眼时药物容易外溢•注射完成后应行局部注射完成后应行局部5-10分钟的按压分钟的按压周围神经卡压的阻滞原则•病损神经的定位:神经纤维管道或纤维骨性管道;筋膜出口这病损神经的定位:神经纤维管道或纤维骨性管道;筋膜出口这些部位是病变的易发点些部位是病变的易发点•治疗时所用的注射针越细越好,一般为治疗时所用的注射针越细越好,一般为0.5*38㎜的针头,即使刺㎜的针头,即使刺中神经干也多无永久病损中神经干也多无永久病损(但当尽量避免)(但当尽量避免)•定位准确的标志是推药时患者有放电样或麻胀感定位准确的标志是推药时患者有放电样或麻胀感•点到为止,不追求刺中神经干,靠近即可点到为止,不追求刺中神经干,靠近即可 脊神经根的阻滞原则•进针点选在棘突旁进针点选在棘突旁4-5cm处,针尖指向锥体后缘处,针尖指向锥体后缘•小心对待一是脊神经根部有根袖组织结构的存在,故治疗时不小心对待一是脊神经根部有根袖组织结构的存在,故治疗时不但要强调回抽有无回血的问题,更应强调有无脑脊液回抽的问题。
但要强调回抽有无回血的问题,更应强调有无脑脊液回抽的问题二是进针时首先要找到横突,仔细移动针尖使之从横突上缘或下二是进针时首先要找到横突,仔细移动针尖使之从横突上缘或下缘斜向神经根孔方向刺入三是注射完成后一定要观察患者一段缘斜向神经根孔方向刺入三是注射完成后一定要观察患者一段时间,以免发生意外时间,以免发生意外•注射针最好用注射针最好用0.5*60mm的针头,的针头,韧带和筋膜组织的注射法•韧带和筋膜均属于致密组织,组织内推药有相当的难度,要求针韧带和筋膜均属于致密组织,组织内推药有相当的难度,要求针尖抵至这些组织即可推药尖抵至这些组织即可推药•尽可能多点给药尽可能多点给药•筋膜的浅层面和深层面均要完成注射给药,即近皮肤一侧和近肌筋膜的浅层面和深层面均要完成注射给药,即近皮肤一侧和近肌肉的一侧均应有药液的介入,尤其是在一些筋膜较厚的部位肉的一侧均应有药液的介入,尤其是在一些筋膜较厚的部位药物组成•1)抗炎药: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直接抗炎剂量:外周神经阻滞、抗炎药: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直接抗炎剂量:外周神经阻滞、关节腔内及腱鞘、滑囊等部位注射第一次关节腔内及腱鞘、滑囊等部位注射第一次25mg,以后用以后用35mg;骶;骶管治疗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用管治疗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用15mg。
•2)局麻药: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在风痛宁发挥抗炎作用之前起局麻药: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在风痛宁发挥抗炎作用之前起镇痛作用剂量:镇痛作用剂量:1ml•3)神经营养药:维生素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6和维生素和维生素B12剂量:各剂量:各0.5ml关节穿刺法各论关节穿刺法各论 •总的原则:总的原则: 1、使关节处于休息位下进行、使关节处于休息位下进行 2、严格消毒、严格消毒腰椎小关节定点介入疗法的治疗范围•1)各种骨、关节、肌肉、软组织等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如强直各种骨、关节、肌肉、软组织等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网球肘、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网球肘、滑囊炎、腱鞘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缺血坏死等;滑囊炎、腱鞘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缺血坏死等;•2) 各型颈椎病及颈源性疾病;如颈源性头痛各型颈椎病及颈源性疾病;如颈源性头痛-头晕、颈源性高血压头晕、颈源性高血压症、颈源性胸背痛等、颈源性眼病;症、颈源性胸背痛等、颈源性眼病;定点介入疗法的治疗范围•3) 腰腿疼痛腰腿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足跟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足跟痛与足底疼痛等;与足底疼痛等;•4) 全身各部位神经卡压性疼痛;如胸廓出口综合症、腕管综合症、全身各部位神经卡压性疼痛;如胸廓出口综合症、腕管综合症、各部位皮神经卡压痛等;各部位皮神经卡压痛等;•5) 各种头面部疼痛综合症;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各种头面部疼痛综合症;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丛集性头痛、颞颌关节紊乱等;丛集性头痛、颞颌关节紊乱等;•6) 四肢关节及脊椎手术后疼痛综合症;四肢关节及脊椎手术后疼痛综合症;谢谢关注!谢谢关注!谢谢关注!谢谢关注!谢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