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doc
6页注:这个范本是根据师兄留下的遗产修改而成,基本了概括整个实验的流程,为了大家不要雷同,所以只写了标题,但是还是有一些小环节没有记录进去,如油镜的使用,但是这些我们之前都学过了,所以有所取舍吧大家认真看看吧里面也许编号有点不合理或者什么的,请大家根据自己情况修改,不用写电子报告的实验的同学,也请按照这份报告写在纸质版的报告册上,假如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和遂和联系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年级专业:学号:姓名: 1.实验目的:(重要写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此外附加一些辅助实验的目的,如了解并熟悉微生物实验操作方法,实验方法等等) 2.实验器材:(还没有写完) 接种针、接种环、油性笔、打火机、试管架…………3.实验方法与环节:3.1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制备的一般程序: 3.2空气、手指皮肤的细菌学检查3.3细菌的分离与培养: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取脓汁标本在普通平板表面划线,取粪便标本在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菌,在37℃培养18~24h ,从而分离出单个菌落3.4细菌的纯培养:取脓汁标本在普通平板上的黄色、白色单菌落,粪便标本在伊红美蓝平板上的紫黑色、淡粉红色单菌落接种在四个斜面培养基,标记,在37℃培养18h。
3.5细菌的形态学检查3.5.1革兰染色法观测细菌形态涂片 → 干燥 → 固定→染色涂片:取一玻片在玻片的左右两侧上加生理盐水3~4ul,2滴,分别取黄色和紫黑菌菌苔少许(1mm小菌落的半量)与左右两侧盐水混匀,涂成1cm2干燥:在空气中放置至干燥固定:在酒精灯上来回横穿2到3次对其进行固定染色:结晶紫 → 初染1分钟→水洗→卢戈碘液→媒染1分钟→水洗→95%乙醇→脱色约20秒钟→水洗稀释→复红→复染1分钟→水洗→吸干,镜检3.5.2取另一玻片,取白色和粉红色菌苔,操作与上述同3.6细菌的生化实验 3.6.1糖发酵实验 用接种针分别挑少许紫黑和粉红色的细菌接种到葡萄糖发酵管和乳糖发酵管中,在37℃下,培养24小时,观测其产酸产气情况3.6.2细菌药物敏感性实验 接种环分别取黄、白、紫黑、粉红色四种菌液3~6ul×2环,各自在四个平板上,作平板密集划线接种细菌(纱窗样)设计三点,三点之间等边三角距离,点距离平皿边沿约15mm作标记:青、链、庆镊子火焰消毒,夹取相应的药物纸片,平贴在已设定的位置上,按压,最后镊子火焰灭菌37℃18~24小时培养,观测结果3.6.3血浆凝固酶实验 取二滴兔血浆置于洁净的玻片上,分别用接种环取白色和黄色菌苔(2~3个菌落的菌量)与血浆研磨混合,涂匀呈云雾状,立即观测结果。
3.6.4半固体接种法 接种针斜面取四种不同颜色的细菌,各自接种进四个半固体培养基,从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垂直刺入,到达培养基底部4/5处,再循本来的路线,退出接种针 在37℃下,培养24小时,观测结果3.6.5 痢疾血清玻片凝集反映 取载玻片1张,滴加痢疾血清和生理盐水各15ul,2滴用接种环挑取少许紫黑色菌落和粉红色菌落,各自与上述混合液液滴混匀,观测结果4.结果观测,记录,分析讨论4.1结果观测(注:凡是有实验现象的都记录下来,可以放图片,最佳和实验记录相相应,有如何的实验观测就有相应的实验记录)4.2实验记录(我只提供部分的登记表格,也可以用文字记载,有一些需要大家自己作表格;此外,里面的表格有一些是附表,不是实验登记表)4.2.1空气的细菌学检查 采样时间(min)采样地点菌落形成单位(CFU) 15 4.2.2手指的细菌学检查………………………4.2.3菌落抑菌圈直径(mm)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黄色菌落白色菌落紫黑菌落粉红菌落药敏实验结果分析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黄色细菌白色细菌紫黑细菌粉红细菌注:耐药-,中度敏感±,敏感+4.2.4常见肠道感染细菌重要生化反映特性葡萄糖乳糖半固体(动力)大肠埃希菌⊕ ⊕+福氏志贺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幽门螺杆菌不分解糖类+变形杆菌⊕ - +糖发酵、动力实验结果判断紫黑菌落粉红色菌落葡萄糖乳糖半固体葡萄糖乳糖半固体分解糖产酸不产气+;分解糖产酸又产气⊕;不分解糖-细菌有鞭毛+;细菌无鞭毛-肠道杆菌科各菌属生化反映鉴别表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半固体埃希菌属⊕⊕⊕⊕√ - 志贺菌属+√√+/--/+-沙门菌属⊕/+-⊕⊕--霍乱弧菌+-++++变杆菌属⊕-√-√++产酸或阳性, ⊕产酸产气,-阴性, +/-多数阳性, -/+多数阴性, √不拟定。
4.2.5血浆凝固酶实验记录………………4.2.6痢疾血清实验记录………………由上述实验结果可得脓汁和粪便标本细菌检测结果如下表:标本菌落形态血浆 凝固酶葡萄糖乳糖半固体培养基痢疾血清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结论脓汁黄色G+球菌白色G+球菌粪便紫黑G-杆菌粉红G-杆菌+ 产酸或阳性, ⊕ 产酸产气,- 阴性, +/- 多数阳性, -/+ 多数阴性, √ 不拟定4.3实验结果与讨论4.3.1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