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室抗浮锚杆施工8.25.doc
19页第一章 施工条件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由57#-58#栋、59#-60#栋、61#-62#栋3栋高层主体大楼及四周纯地下室组成,主体大楼建筑高度为57#-58#栋55.75m、59#-62#栋46.75m,主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约87000平方米地下二层,基础400厚,基础埋深-8.5m,抗浮设计水位为59.000m,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85KN因此,拟采用抗浮锚桩设计方案对建筑物整体抗浮,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三、地层概况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场地自上而下各土层工程特征如下:1、杂填土层,厚度0.5-7.5m(局部分布); 2、耕土层,厚度0.5-1.4m(局部分布);3、淤泥层,厚度0.6-2.6m(局部分布);4、粉质粘土层,厚度0.5-7.2m(局部分布);5、圆砾层,厚度0.3-2.6m(局部分布);6、粉质粘土层,厚度0.5-6.0m;7、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度1.0-5.9m;8、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厚度37.01m以上第二章 抗浮桩(锚杆)设计与基本试验 本工程设计的抗浮锚杆为永久性预应力锚杆,完整的抗浮桩(锚杆)是在基础底板下土层内形成有效直径130mm、有效长度进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大于7m的锚杆,锚杆有效长度内设置ф6.5@2000的钢筋定位支架,以达到永久抗浮之目的。
一、抗浮锚杆结构设计主要参数 1、抗浮锚桩(杆)总数:208根(详锚杆平面布置图) 2、钻孔体:锚孔直径130mm,锚杆孔深大于或等于10m3、固结体:砂浆强度等级M30,杆体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二、抗浮锚杆拉力设计参数 1、锚杆设计拉力:650KN 2、锚杆锁定荷载:400KN 3、通过基本试验,确定最终的设计承载力 4、锚杆验收抽样数为锚杆总数的5%,且不少于3根,最大试验荷载为设计拉力值的1.5倍 5、其他有关施工及试验要求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2-2005执行三、抗浮锚杆基本试验锚杆基本试验是为设计者确定锚杆极限承载力等设计参数的重要依据,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施工手段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本工程的重要性,尤其本工程采用类比法设计,在施工前,会同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共同在现场选取合适位置,在三方的共同监督下施打试验锚杆,以确定锚杆的极限承载力等参数 第三章 施工组织和措施一、施工准备(一)施工前准备工作内容1.完成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2.水电引入施工现场;3.完成钻机、泥浆泵、管线和排浆池的设置;4.安排人员作好现场保卫工作;5.机具、人员进场;6.所需材料-水泥及砂石进场;7.设备调试和检验;8.开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二)施工场地安排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保证主楼的施工的进度,抗浮锚杆的施工从主楼部分Ⅰ区现土层标高22.4米处开始(抗浮锚杆分区图见附图)在该部分进行抗浮锚杆施工的同时,进行Ⅱ区、Ⅲ区的土方施工Ⅱ区、Ⅲ区抗浮锚杆施工面的标高为基础底板底平上500位置待Ⅱ区、Ⅲ区具备工作面后,抗浮锚杆施工随后跟进为了保证主楼施工不间断,在抗浮锚杆基本试验灌浆完成以后,载荷试验未进行之前,正式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立即组织进行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详细的做好施工记录三)施工机具配置及施工场地布置1.施工机具配置根据锚索工程量、现场配电容量、浆场地大小、机械设备施工效率和工期要求,决定安排若干套钻孔施工设备,主要机具配置如下: 序号机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锚杆机MC-30台1日本三菱2锚杆机Klemm80302台1德国BAUER3地质钻机XY-1b台4北京探矿厂4注浆泵BW250/40台35排污泵3PNL台16搅拌机ZJ—8027电气焊15KW套282.施工场地布置为了避免在锚杆施工过程中排出的水浸泡基槽和机械施工过程中扰动地基土层,在施工抗浮锚杆时,须预留至少0.5米厚土方钻孔施工设备及辅助设施的布置应根据材料运距短,便于运输和存放,水电接头方便,机具设备集中,便于指挥。
输浆管距离一般不超过20m~30m,管线太长压力损失加大,设备管线移动方便,冒浆易于处理等原则进行据此把各组钻机及相应的泥浆泵布置在基坑底部各区工作面不同位置;水泥库、一次压浆泵及其它辅助设施等组成施工后台放置在基坑上面东侧;而二次高压注浆泵及其它辅助设施等布置在基坑底部,与施工场地相对集中的地方,减少因管路过长,带来的压力损失和材料损失基坑排水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Klemm套管钻机的用水量较大,因此将该机安排在场地外侧施工,这样可以在无锚杆场地设置集水坑其他地质钻机可在钻机施工的附近无锚杆的地方设置小泥浆池,使用后就地处理四)劳动力配置1、地质钻机钻孔施工人员配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施工实行每天2班工作制,每班工作时间12小时4台套地质钻机设备的劳动力配备如下:职名工 作 内 容人数备 注队长全面组织管理劳动力协调各种关系1四台套设备1人 技术员掌握技术,控制质量,整理资料1四台套设备1人班长全面掌握施工、质量和安全4×2每班每套设备人主机手操作钻机、钻孔、移位4×2四台套人数副机手协助主机手4×2〃机修工设备维修保养 22台套设备1人电 工设备和照明用电装修,安全用电1共 计 292、套管钻机人员配置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施工实行每天2班工作制,每班工作时间12小时。
每2台套套管钻机设备的劳动力配备如下:职名工 作 内 容人数备 注队长全面组织管理劳动力协调各种关系1二台套设备1人 技术员掌握技术,控制质量,整理资料1二台套设备1人班长全面掌握施工、质量和安全2×1每班每套设备人机 手操作钻机、钻孔、移位、维修2×2二台套人数泵 工操作压浆泵2×1机修工设备维修保养 1每台套设备1人电 工设备和照明用电装修,安全用电1共 计 123、锚杆制作和灌浆人员配置职名工 作 内 容人数备 注班长全面掌握施工、质量和安全2×1 泵 工操作压浆泵2×1搅灌工操作搅灌机,灰浆泵,测灰浆比重2×1普 工倒运水泥2×2制作工锚索制作和安放2×4机修工设备维修保养 1 共 计19 4、施工人员配置共计60人二、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原则是尽量与主体施工交叉施工,少占用绝对工期 首先是锚杆钻孔工艺试验; 在完成了锚杆钻孔工艺试验后,立即需要进行基础底板下的208根抗浮锚杆的施工为保证工期,将配置5台套(其中1台套备用)以上的钻孔设备,以保证每天不少于完成8根的工程量。
在土方和抗浮锚杆施工期间,同时安排基本试验锚杆的载荷试验三、抗浮桩锚杆施工工艺流程、技术参数(一)施工工艺流程锚孔定位编号→钻机就位→钻孔→下锚→注浆拔管→二次注浆→封锚(二)施工工艺1、放线定位 1)按施工桩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定桩位,做好标记和预检; 2)桩位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2、地质钻机锚孔钻进方法 1)安装锚孔钻机、调平、调立、稳固; 2)锚孔孔径130mm,孔径偏差不大于2cm,深度偏差不大于设计深度1%,成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3、洗孔 1)锚孔成孔后,将联接空压机的洗井管置入孔内,由上往下,再由下往上反复冲洗,同时不断补充立到孔内泥浆比重小于等于1.05,沉渣小于等于30cm; 2)做好孔口维护,防止泥浆流入孔内4、注浆 1)浆液配制: 水灰比:0.4~0.5,水泥:P.O.42.5,M30水泥砂浆;2)锚固段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将注浆管插入到距孔底50cm处,用压浆机(泵)将水泥(砂)浆通入注浆管注入孔底,水泥(砂)浆从钻孔底口向外依次充满并将孔内空气压出,而水泥浆则由孔眼处挤出并冲破第一次注浆体3)试块制作,除见证取样外,每天或每20根(锚)桩做3组,规格70.7mm×70.7mm×70.7mm,取28d抗压强度值;基本试验则取同条件养护下试块强度; 4)补浆:待孔内素浆初凝后,开动注浆泵先用清水冲洗孔内泥浆,再用上述方法注浆,直至孔内浆液饱满。
四、排污措施 现场施工泥浆、度浆、水排放量较大工程施工在15m~24m深的基坑内进行,因此排污是影响施工工期、质量的主要环节之一,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及泥浆不同特性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1、锚孔成孔泥浆,洗孔泥浆,利用3PN泥浆泵由场地集水坑抽到地面后,经沉淀池过滤后排入下水道; 2、注浆施工时,泥浆可有目的排放,待凝固后清除或加水稀释用排污泵排出坑外;3、现场排浆禁止四溢,破坏锚孔,基坑基槽及边坡排水沟五、应急措施由于抗浮锚杆基本试验和正式施工同时开始,存在基本试验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风险,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经与设计初步讨论,可以采取增加数量的方法来补救,具体方案将在基本试验结果出来后另外提供六、成品保护措施1、 成品保护措施 项目部成立成品保护领导小组,项目经理卜庆龙任小组组长,生产经理高正伟任小组副组长,组员为:单劲松、李振华、张培田;现场成立5人成品保护小组,成品保护小组每天24小时在抗浮锚杆施工区域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对成品保护设施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第四章 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我公司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将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与质量检验相结合,把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为了确保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使质量管理检验工作有章可循,对施工中使用的水泥、钢筋等材料、施打的锚杆等隐蔽工程内容进行控制和检验同时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提高职工质量意识的基础上,强化了质量保证体系和岗位责任制,制定了施工质量管理、检验细则一、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中严格执行设计及有关规范规定; 2、正式开工前,技术部门召集开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贯彻设计施工工艺等各项技术要求,并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 3、健全各岗位把各工序与专人挂钩; 4、重点工序重点检查,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及验收程序; 5、现场施工所用各种原材料购入时均有厂方出具的材料合格证明及试验单,按规定对原材料进行复试,合格后即可使用; 6、进行预应力施工的设备必须进行标定后才能使用,人员持证上岗; 7、认真进行现场编录,保证各项原始记录准确真实可靠; 8、随时接受甲方及质检单位监督检查二、质量保证具体内容 1.质量管理目标:加强管理,严格施工、精心操作,加强对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工程质量达到分项工程一次检查合格率100%,单位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