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虹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探索.doc
28页长虹发展方向战略探索长虹发展方向战略探索第第 3 章长虹公司发展历史与概况章长虹公司发展历史与概况3.1 长虹公司概貌3.1.1 长虹公司发展历史长虹公司的前身,是创业于 1958 年总部设立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建国初期重点建设的一家军工企业1972 年,国营长虹机器厂开始研制黑白电视机,并于 1972 年将“长虹牌”黑白电视机推出市场1985 年,脸虹与日本松下公司进行合作,引进了国内第一条自动化彩电生产线,也是我国批准的最后一条彩电生产线〔12, 随后通过实施“独生子女”战略和“根据地”战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在彩电的生产和销售中,从而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和良好的品牌效应,获得巨大的成功1988 年,经四川省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国营长虹机器厂进行股份制试点,将生产民品部分的资产划分出来独家发起并控股成立了现在的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成立之后,长虹顺应国家宏观形势,将军用技术应用于民用产品,通过技术引进,创新和合作,到 1994 年,长虹公司己然成为我国研制和、生产军用、民用雷达,以及彩色电视机的重要基地同年 3 月 n 日,由中国证监会批准,长虹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并以傲人的成绩被誉为“中国第一蓝筹股” 。
在依靠“独生子女”战略将彩电产业做大做强之后,从 1995 年起,长虹开始抓住机遇向其他相关领域渗透,开始了多元化经营的征程1997 年在绵阳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竣工投产的“长虹家电城”正是长虹多元化经营的一个里程碑如今,长虹公司已经形成了彩电、空调、通讯、网络、数字试听、小家电、电池以及液晶显示、娱乐科技等等的多元化的产业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并达到与国际经营模式接轨的管理模式,长虹公司走上了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的道路1997 年,吉林长虹以及江苏长虹相继正式成立,除此之外五洲电源厂也在同年被长虹收购;2006 年,另一座长虹大厦在上海落成;2007 年,广东长虹也应时而生至此,长虹已成为了一个集多元化、跨门类、跨地区经营于一身的大型集团公司3.1.2 长虹公司总体现状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彩电、空调、器件、·通讯、小家电视听、-电池、及液晶显示、可视系统、应用电视等产业,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身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现长虹集团下辖吉林长虹、江苏长虹、广东长虹等多家参股、控股公司,历经多次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整个中国家电产业乃至中国民族经济的标志性企业公司现拥有 1700 余万台各型彩色电视机、280 万套家用空调和户式智能中央空调、50 万台精显背投彩电、300 万台可视、500 万台(套)AV 产品、300 万台可视、3 亿只绿色环保电池、巧 O 万台网络产品、300 万平方米印刷电路板、2000 万只电子调谐器、1700 万只回扫变压器、1800 万只聚焦电位器的生产能力,以及 6000余万户忠实的长虹用户。
长虹公司已经成为国内的家电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1995 年,长虹彩电累计产销量首次突破 1000 万台,至 2008 年累计产销量突破10000 万台,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销量王者长虹公司连续 13 年时间在国内彩电市场上保持着占有率第一的位置,为此,1995 年的第 50 届国际统计大会授予了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彩电基地”的荣誉称号,不仅如此,长虹公司又独家获得了大会“中国彩电大王”的殊荣而长虹公司以龙头产品彩电为带动,通过对彩电配套的前端零部件工序不断的技术改造,形成了为业界啧啧称赞的强大生产制造能力目前,长虹公司拥有着全亚洲最大的插件机/贴片机群、注塑机群、冲压机群等另外,长虹公司在 PCB、FBT、高频调谐器、红外遥控器等器件和相关包装器材-上的生产能力也能问鼎全国第一长虹除了始终坚持保持着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还长期以来与中科院以及国内著名学府如清华大学建立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十分注重技术研发以及技术创新不仅如此,长虹希望与国际的家电同行共同进步从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所以先后同东芝、飞利浦等多家国际知名家电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成立了联合实验室长虹公司还投巨资打造高技术的实验和研发中心,迄今已兴建了 CAD、CAE、CAM 工作站系统以及 EMc 电磁兼容实验室等等,使长虹拥有了在国际上都属梦于最前沿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检测设施。
3.1.3 长虹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自 1988 年四川长虹有限公司成立到现在,长虹公司已经从当初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小军工企业发展到如今拥有固定资产己达 250 多亿元,股东权益 160 多亿元的知名/公司自 1995 年依照国际品牌评价惯例对中国最优价值品牌进行评价公布以来, “长虹”品牌价值就逐年稳步提高,并且还连续多年稳坐电子行业的第一把交椅如今,长虹公司己经成长为中国民族企业的一面旗帜,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成绩,为中国的家电企业树立起了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并不断迈向世界的杰出成功企业的典范2008 年度,长虹公司的销售收入己达 568 亿元人民币,彩电年产量高达 1400 万台,连续多年占据中国彩电市场年度市场份额榜的首位3.2 长虹公司面临的主要待解决问题3.2.1 公司体制问题长虹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自 1994 年公司上市交易以来,其第一大股东长虹电子集团代表国家控股的比例始终高于 51%,与第二股东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十分悬殊,形成了特殊的“一股独大”的特点然而,这种国有体制为长虹公司的迅速发展制造了不少的阻力,使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家电行业中令长虹公司束手束脚。
政府与企业在价值取向上有着明显不同’ ,各自的出发点也相去甚远政府首要关心的问题是企业对于当地 GDP 的贡献以及利税收入状况,注重产值、就业和稳定等等宏观问题,而企业却更加注重销售、盈利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等与企业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例如,在 2007 年的年报显示中,四川长虹的业务利润仅仅为 2.7 亿元,像长虹这样四川省的利税大户的这种成绩四川省政府显然就无法对其满意而且,由于国有企业深谙政府机关的办事流程,因此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不免要用更长的时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就无法灵活改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应对有些时候,甚至为了成全地方政府的利益,企业要牺牲自身发展的利益,让机遇白白的溜走另外,政府不仅在对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的任用和调整上,还会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上干预过多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例企业强强联合的成功先例,这不只是因为家电企业目前实力不够强、规模不够大,根本原因是在于我国的强势企业大多是国有控股企业,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让地方政府不会牺牲其自身利益而允许它们擅自强强联合,这就使众多优质企业丧失了通过兼并重组等资本运作手段来发展壮大的良机3.2.2 行业竞争问题家电行业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一批行业,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国际竞争企业的加入也使这个行业的竞争早己迈入国际化,所以家电业的竞争形势可谓十分的激烈。
通过分析 2008 年长虹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可以发现,彩电产品当年销售实现 262.65 亿元,占整个收入的 4624%因此彩电产品仍然是长虹公司目前市场上的主导产品而中国在彩电产品的的产能和产量上,都早已走进了世界的前列如今,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家电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出了供过于求的状态,国内的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必须依靠扩大出口的方式来实现销售的增长虽然历经 20多年的发展以及市场的不断洗牌,彩电行业的生产厂家优胜劣汰从最鼎盛的 100 多家沙锐减为现在 10 多家,但是近几年的价格大战却使这个行业的利润变得非常微薄另外,由于技术革命的不断推陈出新,以及产能的迅速扩张,空调产业也己经形成了如同彩电业的供大于求的格局虽然在 2008 年,长虹公司顶着金融危机的压力实现了130 万套的空调销售成绩,但是销售收入却只有犯.55 亿元,毛利率仍然是负增长值得庆幸的是,长虹公司始终坚持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与 PDP相关的系列高端产品让长虹公司有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3.2.3 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长虹公司深受国营体制的弊端影响,国有股的一股独大以及所有者的实质缺失让公司的决策层和经营层出现重合,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这样以来,公司的监督机制无法得到有效地发挥,经营者的权利被放大, “独裁统治”的现象也随即产生表面上看,管理长度的缩短能够使决策的效率提高,达到令行禁止的效果,但是如此的高度集权并不利于优质管理团队的培养, “个人英雄”一也让决策的失误风险大大地提升了,例如长虹公司在 1998 年的“彩管囤积事件”就是独裁统治的明显失败案例3.2.4 研发能力问题虽然中国的彩电在销售、生产的数量上可以以绝对的优势被称之为“大国” ,但是在核心技术和研发问题上却不得不低头承认是“弱国” 对中国的大部分企业来说,最大的软肋就是技术以及研发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对外号称自己的相关技术水平领先,研发能力强,但是他们所指的技术很多都仅仅局限在应用层次上,也就是说只能在核心技术之外对设备和简单的模具实行小规模的改进,从而将产品的外观和附加功能加以变幻来提高产品的适应性事实上,这样的小技术应用能力的改进却不能等同真正的技术研发能力对于彩电行业,真正的技术核心如今基本上都掌控在国际一些名名企的手中,所以我国的家电企业虽然产量销量很高,却由于研发能力的缺失,产品的同质化很严重,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削弱很多有一组对比数据可以形象地让我们认识到核心技术的研发对于盈利能力的影响:在长虹产销量实现 1000 万台的时候,其盈利利润为 0.6 亿元人民币,而韩国三星在销售彩电 960 万台的时候,其盈利利润却高达 65 亿美元[l3]!这足以能够说明我国家电产业与发达国家家电产业整体水平之间的鸿沟。
技术可谓家电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说只有能够准确地把握和引领未来家电行业的新技术的企业,才能有可能真正成为行业的王者主导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不仅仅是长虹,整个中国的家电企业都要在技术和研发方面投入足够的力量,才能让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迈上一个台阶,和国际企业接轨3.2.5 生产和运输问题就长虹公司在生产技术方面的能力来说,公司通过多年来的经验累积已经具备了很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但是,长虹还是一直倾向于用大规模的生产方式来保持自身在价格竞争中的相对优势相对比的,国际家电名企却更加注重产品的新技术改良和个性化设计,所以在生产方式上更倾向于精益的生产这也是目前国内家电企业与外资家电企业在家电产品生产方式上的极大不同虽然目前在国内家电企业频繁发起的价格大战中,国内家电企业从国外品牌的手中夺回了一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在技术信息广泛普及的大背景之下,如果在这个分众化消费时代依然固守旧有的制造模式,是很难在这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因此,长虹公司必须要寻求一种比现有更先进且能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崭新的生产制造模式就长虹公司产品的运输问题来说,长虹公司的总部,也就是市场作战的“根据地”位于四川省的绵阳市。
绵阳市地处中国的内陆地区,在为长虹公司提供了格外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却也带来了很多的不便甚至是阻碍首先,长虹所在的地域范围内,没有相关电子产品的大类生产配套体系作为坚实后盾来支持长虹的发展,长虹如果想要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保证生产成本的优势,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来完善这一产业链条,这样不免就会增加公司的生产经营风险,使公司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组织拉长难以协调发展其次,长虹地处内陆也让产品在全国市场上的运输能力受限,额外的运输成本也制约了产品的销售,影响了产品的出口,削减了企业的利润例如在春节前夕的彩电销售高峰时,由于运输部门往往是全力保障客运而限制货运,长虹公司即使是通过铁路部门每天用 1 到 2 个专列的速度抢运长虹家电产品,再配合公水联运的方式抢运,运输能力还是没办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长虹就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