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3页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1 学科名称:力学类型:学术研究型一、研究方向1. 损伤及断裂力学 2. 固体动力学 3. 结构力学及软件工程 4. 复合材料与结构力学 5. 先进复合材料性能表征与失效分析 6.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分析、评价一体化 7. 复杂结构工程可靠性及优化 8.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9. 水下航行体流体动力学及控制 10. 工程系统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11. 非线性动力学二、课程设置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时间 备注S0800000Q 思想政治理论课 32 3 秋第一外国语 32 2 秋S0612033Q 数理方程 32 2 秋S0612036Q 变分法与最优控制 32 2 秋S0612038Q 矩阵分析 32 2 秋公共学位课(GXW)S0612040Q 数值分析 32/8 2 秋S0118001Q 力学中的数学方法 32 2 秋S0118052Q 常微分方程与运动稳定性 32 2 秋S0118020C 张量分析与连续介质力学 32 2 春S0118002C 高等弹性理论 32 2 春S0118003Q 高等结构动力学 32 2 秋S0118004Q 计算力学 32 2 秋S0118058Q 近代力学实验方法 II 32/16 3 秋学科基础课(XW)S0118005Q 近代力学实验方法 I 16/16 2 秋S0118006C 流体动力学理论基础 32 2 春S0118007Q 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力学 32 2 秋S0118014Q 弹性动力学 32 2 秋S0118015Q 损伤力学 32 2 秋S0118009Q 非线性振动 32 2 秋学位课程学科专业课(XW)S0118008Q 高等动力学 32 2 秋S0118059C 非线性动力学基础 32 2 春S0118010C 工程系统健康监测与故障诊断 32 2 春S0118011Q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32 2 秋S0118012C 实验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 32 2 春 S0118013Q 断裂力学 32 2 秋S0118050Q 冲击动力学 40/8 3 秋S0118017Q 新材料的性能表征与评价 32 2 秋S0118018C 细观力学 32 2 春S0118034Q 飞行器可靠性工程 32 2 秋S0118061C 结构振动控制 32 2 春S0118062C 振动信号处理 32 2 春选修课程(X)S0118019Q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32 2 秋S0300001Q 固体物理 32 2 秋S1026023C 本构理论 32 2 春S0300047C 材料分析方法 32/10 2 春S0201003Q 飞行器关键结构件 CAD/CAM 集成技术 32 2 秋S0200024C 纳米科学与技术 32 2 春S0400040Q Matlab 及其应用 24 1.5 秋S0118021C 高温固体力学专题 16 1 春S0118022C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专题 16 1 春S0118023Q 固体结构中的振动与波专题 16 1 秋S0118024C 断裂力学专题 16 1 春S0118025Q 先进复合材料及其结构进展专题 16 1 秋专题与实践环节(ZT)S0118057Q 有限元及工程软件 3 32/16 秋实践环节补修课(BX) 导师选定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1开题报告 1论文环节中期检查 1注:补修课的学分按原课程学分的一半填写。
对学术交流的要求:学校在夏季学期为研究生搭建和提供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主要包括各类高水平学术讲座、学术论坛或会议、暑期学校和科技竞赛等,同时结合需要聘请海外学者进行讲学授课学生应在夏季学期参加 3 次各类学术活动,按要求撰写心得,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在课程学习阶段结束时,将经导师签字后的心得交院系研究生秘书保管,并记 1 学分三、课程学习要求1、学分要求32-36 学分2、选课要求学位课程≥19 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3 学分;第一外国语:2 学分;数学基础课:4 学分;学科基础课:4-6 学分;学科专业课:4-6 学分选修课程:6-8 学分专题课与实践环节:3-6 学分学术交流:1 学分开题报告:1 学分中期检查:1 学分院(系)审核意见: 学位分委员会审批意见:(教授委员会)签字: 签字:日期: 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