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地动仪.pdf
5页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地动仪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地动仪 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小编在此整理了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地动仪,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地动仪公元 138 年 3 月 1 日,洛阳城里文武百官正在朝拜汉顺帝 启禀皇上,京都正西方向发生了地动, 现在那里一定是房屋倒塌,江河横溢, 请皇上速派官员去慰问 一位六十多岁的大臣用焦急的口吻对皇帝说这位大臣便是著名科学家张衡顺帝问张衡: “ 你说西方地动,有什么根据呢?”张衡说: “ 我用地动仪测到的,三日内必定有人来报告散朝回来,张衡带着亲朋好友去看他六年前新手设计的地动仪那是一件铜铸的器物,模样像大酒坛,上面铸着八条龙,龙头对着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龙嘴是活动的,每个嘴里含有一颗铜球每个龙头下对着一只张嘴大蛤蟆大家仔细一看,其中向西的那条龙嘴巴禁闭,铜球已掉到蛤蟆嘴里了张衡告诉大家: “ 地动仪可以测八个方向的地动,只要远处大地一有震动, 所对的那条龙就会吐球报信,现在西面这条龙已吐下铜球,正西方向肯定发生地震了第三天,果然有人前来报告,陇西发生了大地震。
张衡发明的这架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报地震的仪器,比欧洲人发明的仪器早了一千七百多年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地动仪教案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增强民族自豪感4、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5、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张衡设计制造的地动仪重点难点:1、理解地动仪设计上的特点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插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家地震局都能准确及时地进行地震预报;将地震灭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是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进行地震预报的呢?通过学习课文,你就会明白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看图、说图意,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片 |) 2、记忆字形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2)重点分析生字3、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四、学习感悟,精读第一自然段1、全班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由汇报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二、朗读感悟1、学习课文24 自然段1)自由读第 24 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2)学习汇报读懂的内容2、学习课文第510 自然段1)默读第 510 自然段,弄清下面的的问题张衡是怎么会知道陕西会发生地震的呢?他所设计的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呢 ? (2)学生回答,老师归纳A、因为在张衡生活的年代,地震频繁,有好几次就发生在洛阳附近,引起了张衡的注意B、张衡是经过多年的探索, 制成了测定地震的仪器“ 地动仪 ”所以最先知道陕西发生的地震C、地震仪是用铜做的,直径八尺,样子像个大酒坛,在外壁上倒挂着八条龙八条龙的龙头,分别朝着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都含有一个铜球每个龙头下面,蹲着一只铜蛤蟆,哈蟆仰着头,张大嘴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对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张开,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掉在铜哈蟆嘴里D、陕西地震那天, 地动仪朝西面的龙嘴里的铜球落下来了,所以张衡知道京都西面发生了地震3、图文对照,加深理解1)先看图,想想图上所画的内容2)再读课文第8、9 自然段,看看与图上内容是否相符3)闭上眼睛,想想一下地动仪是什么样的4、激情朗读5、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6、老师引导, 这样造型美观、 精巧、灵敏的仪器, 你想不想介绍给别人呢 ? 三、讲解地动仪。
1、自由写、说 (围绕课文 8、9 自然段 ) 2、上台讲解3、评比、指导, (注意条理性、语言通顺,内容充实) 四、延伸小结张衡通过多年的摸索, 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的仪器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能学科学、用科学也能成为一名发明家,造福人类点击下一页查看地动仪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