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实用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在持续膀胱冲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docx
4页新型实用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在持续膀胱冲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龚云摘要:目的:探究新型实用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在持续膀胱冲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持续膀胱冲洗患者中抽选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方式膀胱冲洗干预,观察组使用新型实用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及尿液培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尿路感染者的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以及克雷伯杆菌菌落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实用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应用于持续膀胱冲洗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关键词:新型实用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持续膀胱冲洗;尿路感染近年来,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生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而明显提高,该疾病可导致不同程度排尿障碍,为降低男性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虽然具有创伤小、疗效可观等优势,但术后需开展持续膀胱冲洗干预,促使手术所致残留组织碎片及血凝块排出,降低膀胱痉挛和继发性出血的发生风险[1]本文主要分析新型实用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应用于持续膀胱冲洗治疗中的价值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接收的持续膀胱冲洗治疗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9例,均为男性。
对照组年龄(65.764.98)岁,前列腺体积(46.022.17)cm3观察组年龄(65.814.92)岁,前列腺体积(46.182.24)cm3两组持续膀胱冲洗治疗患者的资料数据均衡可比,P>0.05入选标准:均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存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指征排除标准:肝功能、肾功能、心功能异常;合并意识障碍或凝血功能异常;合并恶性肿瘤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方式膀胱冲洗干预,手术过程中留置好三腔气囊导尿管,取生理盐水对膀胱开展持续冲洗治疗,悬挂冲洗装置于膀胱平面以上60 cm位置,冲洗速度依据引出尿液的颜色调整,尽可能以最低冲洗速度,直至冲洗液呈澄清状观察组患者使用新型实用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冲洗溶液可以顺着导液管流入至多功能中转器当中,经处理以后,由中转器沿进液孔流入至膀胱开展冲洗治疗,废液则经引流孔—引流管—集液器当中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持续膀胱冲洗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尿液培养细菌菌落数情况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两组持续膀胱冲洗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06%(4/79),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5.19%(12/7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尿路感染者的尿液培养细菌菌落数比较观察组尿路感染者的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菌落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讨论膀胱冲洗为临床针对长期留置尿管和接受下尿路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术期常用护理措施,可有效清除血凝块,促进患者机体恢复传统冲洗干预可能会破坏引流系统的密闭环境,增加了细菌逆行感染的发生风险,且可能损伤患者膀胱黏膜,导致局部抵抗能力下降新型实用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为密闭性引流装置,可加压工作,促使冲洗液顺利排出,预防尿管堵塞,降低细菌逆行感染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尿路感染者的尿液培养菌落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证实新型实用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马铮铮,钮美娥,王卫珍,等.持续膀胱沖洗引流液颜色评估工具的构建及初步临床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1):47-5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