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塘水质检测及调控方法PPT课件.ppt
20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鱼塘水质检测及调控方法,*,鱼塘水质检测及调控方法,熊 小 东,2011年3月21日,主要内容,鱼塘水质主要指标,水质检测与调控方法,2,一、鱼塘主要水质指标,PH,氨氮,透明度,浮游生物,硫化物,水色,亚硝酸盐氮,溶氧,温度,水质,养鱼先养水,3,1、温度,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和生长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可分为以下三类:,温水性鱼类:适宜生活的水温为2030,如:鲢、鳙、草、鲤、团头鲂热水性鱼类:适宜水温为2534如:罗非鱼、淡水白鲳冷水性鱼类:一般认为,冷水性鱼类生存的温度范围为020,最适温度为1218,如:虹鳟、大马哈鱼一般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增加,摄食增加,生长加快4,2、PH,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体PH值范围为6.58.5,这是鱼类生长的安全PH值范围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的最适PH值为7.5,8;,成鱼养殖阶段的最适PH值为7,8.5PH值小于6.5时,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但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PH值过高时,离子NH4+转变为分子氨NH3,毒性增大,水体为强碱性,腐蚀鱼类的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严重时使鱼窒息。
强碱性的水体还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5,3、DO,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含量一般应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4mg/L以上,缺氧时,鱼类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缺氧严重时,鱼类大量浮头,游泳无力,甚至窒息而死溶氧过饱和时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有时会引起鱼类的气泡病,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而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类健康生长的程度6,4、氨氮,(1)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分子氨浓度应小于0.2mg/L,这是理想、安全的水质氨指标;,分子氨浓度0.2mg/L以下时一般不会导致鱼类发病;,分子氨浓度达到0.20.5mg/L,则对鱼类有轻度毒性,容易发病;,分子氨的浓度超过0.5mg/L,对鱼类的毒性较大,极易导致鱼类中毒、发病,甚至大批死亡罗非鱼对水质要求不高,一般水体中的氨氮在毫克/升之间,但最高不要超过1毫克/升2),氨氮的主要是由水生动物粪便、残饵、动植物尸体被细菌分解所产生水温、PH越高,毒性越大7,5、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不稳定,当氧气充足时,可以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对鱼毒性较低的硝酸盐,但也可以在缺氧时转化为毒性较强的氨态氮。
一般情况下,亚硝酸盐含量(以氮计)低于0.1mg/L时,不会造成损害;,达到0.10.5mg/L时,鱼类摄食降低,鳃呈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含量高于0.5mg/L时,鱼类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臀部底面呈黄色,某些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8,6、透明度,一般情况下,池塘水体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厘米左右,水体透明度过高或过低均不适合鱼类生长养殖前期(150克以下)需通过施肥等方法控制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养殖后期通过换水等方法控制透明度为30-40厘米9,7、硫化氢,水体中的硫化氢主要是由于鱼塘底层缺氧,底泥有机物经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产生,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渔业水质要求:,鱼塘中硫化氢的浓度控制在0.1mg/L以下10,二、水质检测方法,方法,特 点,应用情况,经验法,凭生产经验判断,人为的判断误差教大,适合过去粗放型养殖,试纸法、,试剂盒法,试纸法如PH试剂、氨氮比色法、亚硝酸盐氮比色法,试纸容易受温度、湿度、光照影响导致失效一般是粗略的测量,适用生产实践中现场快速检测,成本低廉,方法简单,易保存,化学法,化学法最大优势是检测数据准确可靠,不适合一般生产中应用1、检测过程复杂,时间长;2、需要相关仪器;3、水样送到实验室后,水样发生变化,一般只在研究所、大专院校实验室、渔业水产所等部门应用,电极法,电极法具有快速、简便、操作方便,为便携式仪器,适合养殖现场,检测数据准确,工作效率高,适用寿命长,适合中小型养殖场水质检测。
测定仪有:PH计,溶氧、氨氮、硬度测定仪,多参数水质分析仪,能同时检测多项指标,仪器自行处理数据,造作界面简单、结果直观,稳定可靠,适用于水产养殖、环境保护、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仪器价格教贵,11,专业水质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用仪器在实验室中完成,成本高、时间长简易水质测试盒,:,方便、快速、准确、容易操作在池塘边就地检测水质的一些关键指标,及时掌握水,质变化的第一手资料,保证鱼类平安渡过养殖期一般主要检测PH、氨氮、亚硝酸盐氮、溶氧12,1、温度检测与调控,检测工具:水下温度计,水温测量结果与调控:,水温测量结果,对养殖的不良影响,调控方法,上层水温高,底层水温低,温度相差5,由于上下水层温差大、密度差也大、形成分层现场,夏秋季形成分层后,使上下水层不能对流,底层形氧债,遇阵雨或夜间气温快速下降时,上下水层急剧对流,从而引起全池缺氧,导致鱼类死亡1、科学使用增氧机,消除水体分层,避免形成氧债2、加注新水,使水体对流上层水温低,底层水温高,夏季雨后,气温急剧下降,形成上层水温低,下层水温高,或在秋冬季节,寒潮来领,气温大幅下降,导致低温的上层水密度较大,形成上下水层快速对流,上层水溶氧很快消耗,致使整个鱼塘水体缺氧,13,2、溶氧的测定与调控,检测工具:便携式溶氧测定仪、DO试剂盒,溶氧的调控措施,DO测量结果,对鱼类活动的影响,调控措施,小于2mg/L,鱼类严重缺氧浮头,如不立即采取增氧措施会导致泛池。
1、立即开增氧机,同时加注新水;,2、全池泼洒化学增氧药物;,3、保持适宜的水深,以免影响上下水对流,2-4mg/L,鱼类缺氧浮头,影响鱼类活动与生长1、立即开增氧机,同时加注新水;,2、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过氧化钙等4-5mg/L,饵料系数上升,养殖效益降低,免疫力下降,易引起鱼病的爆发与流行1、合理使用增氧机,中午开机搅水使鱼水层塘上中下对流交换;2、定期加注新水;,5-8mg/L,水中溶氧充足,有利于鱼类的摄食与生长1、合理使用增氧机,中午开机搅水,促使水体交换,避免氧债的形成;2、保持鱼塘良好的日照条件和通风条件;,14,3、透明度检测与调控,检测工具:透明度盘,水库、网箱透明度控制在40,鱼塘控制在30 左右养殖前期控制在25-30厘米,养殖后期通过换水控制在30-40厘米鱼塘透明度测量结果与调控:,20,水体太肥,需要增加透明度调控措施:1、加注新水;2、用化学制剂:泼洒生石灰、漂白粉、沸石粉等,使池底沉积的有毒物质氧化,降低毒性同时杀死一些藻类,降低水体“肥度”3、使用水质改良剂30 左右,水体肥度适中,不需调控40,水体太瘦,需要降低透明度调控措施:1、施混合追肥氮磷释放比例2:1为好,炎热季节单一用磷肥即可(注意不可和生石灰碱性物质仪一起施用)。
2、使用动物粪便肥水,动物粪便最好选择发酵后的粪便3、施用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芽孢杆菌等,15,4、PH检测与调控,检测工具:试纸、试剂盒比色法,酸性水体产生原因:酸性土质、酸雨、有机质的分解,酸性环境中藻类、浮游动物等生物量很少,鱼摄食偏少碱性水体产生原因:养殖中后期投料量多、盐碱地PH测量结果与调控:,PH测量结果,形成原因及危害,调控措施,小于6,酸中毒:体色明显发白,透明度明显降低,水体有许多死藻,立即调节,上午用生石灰浆全塘泼洒,20-30斤/亩调高一个PH值1米1亩水深30斤生石灰),6-7,正常范围,稍有偏低,可定期少量泼洒生石灰,7-9,比较适宜的范围,不需要处理,大于9,碱中毒:受刺激狂游,鳃丝腐烂,水体有许多死藻,1、立即调节,用醋酸500毫升/亩;,2、加注新水,调低PH;3、红糖,16,5、氨氮的检测与调控,检测工具:氨氮快速分析盒,养殖水体氨氮的调控,测量结果,对鱼的影响及调控措施,0.2mg/L,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质良好,不需处理,0.2-0.5mg/L,对鱼有轻微影响处理措施:1、定期排出部分老水,更换新水;2、微生物制剂改善:如光合细菌、EM菌;2、二氧化氯分解,0.5mg/L,表明水质恶化,鱼类食欲减退,抗病力下降,可能导致水产动物氨中毒。
处理措施:1、及时加注新水,防止中毒加注;2、泼洒沸石粉,吸附池底有害气体及有毒物质,用量30-40斤/亩;3、合理投料、施肥、每年清塘;4、合理使用增氧机,发挥增氧机搅水、曝气功能,使水上下对流;,17,6、亚硝酸盐氮的检测与调控,检测工具:亚硝酸盐氮快速分析盒,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的调控,测量结果,对鱼的影响及调控措施,0.05mg/L,含量低,适应鱼类摄食生长,不需处理,0.05-0.1mg/L,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可采取预防措施:定期施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0.1-0.5mg/L,慢性中毒,表现为摄食量下降,呼吸困难,游动缓慢处理措施:1、使用沸石粉、聚合氯化铝或活性炭改善水质;2、泼洒食盐,20斤/亩;3、开增氧机,氧化亚硝酸盐;,0.5mg/L,中毒症状继续增加,游泳无力,导致鱼虾缺氧,甚至死亡急救措施:加注新水同时增氧,全塘泼洒增氧剂18,7、硫化氢的检测与调控,检测工具:硫化氢快速分析盒,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的调控,测量结果,对鱼的影响及调控措施,0.1mg/L,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表明硫化氢含量较低,不需处理,0.1-0.2mg/L,对鱼有轻微影响可通过增氧、改善底质等措施调控。
调控措施:1、晴天中午开增氧机,加速底质还原物的氧化;2、定期泼洒水质改良剂,如:过氧化钙粉改善池塘生态环境;,0.2mg/L,水质恶化、发黑、发臭,可引起硫化氢中毒,导致鱼类死亡调控措施:1、向水体中施氧化铁剂,双氧水等氧化剂;2、换水,同时开动增氧机;3、彻底清塘,清除池塘底部杂物及多余的淤泥19,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http:/,谢谢大家!,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