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用地图教学加强能力培养--以必修一第三章为例.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32889254
  • 上传时间:2021-12-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用地图教学,加强能力培养以必修一第三章为例 用地图教学,加强能力培养——以必修一第三章为例    文/李玉梅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要“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还明确要求学生能对地理图像进行描述、阅读、说明、分析、绘制、运用、收集图像以及使用电子地图等这些技能和内容的掌握不仅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其生活及终身发展都极有裨益    教地理,学地理,都离不开地图,这是由地理学科特殊的研究对象决定的下面我以必修一第三章为例,谈谈地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自然界的水循环》是第三章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图3.2直观地说明了各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2)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他们之间的补给关系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用简单的示意图分析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1)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2)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3)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教法上可以采用导读法、读图分析法、问题情境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引导和读图分析法为主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分析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在学法方面,可采用“导—读—思—绘—结—探”的学法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读图分析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归纳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难点突破时,可以这样安排:要求学生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和《全球洋流模式图》:(1)观察北半球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区,以北纬60度为中心,洋流运动的方向怎样(注意东西岸的洋流有何不同)?(2)观察北半球大西洋中高纬度海区,以北纬60度为中心,洋流运动的方向怎样(也注意观察东西岸的洋流运动方向)?(3)观察南、北半球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以回归线为中心,洋流运动方向怎样?还有其他大洋与其类似吗?你能归纳出它们的规律吗?学生读图,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归纳总结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将归纳出的洋流分布画成简单的模式图。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对图像系统的观察、想象、分析、推论等思维活动中来,变“学生读、教师讲”为师生共同读、议、讲、析,以实现教与学的高度融合,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作者单位 第二师华山中学) 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经验介绍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