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科技大学21秋《物联网技术基础》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17.docx
13页电子科技大学21秋《物联网技术基础》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1. 下列关于EPC-96 I型编码标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版本号字段长度为8位B.域名管理字段长度为8位C.对象分类字段长度为24位D.序列号字段长度为36位参考答案:B2. 无线传感器最初用于( )应用中A.灾难预警B.战场侦察C.展览场馆D.火山探险参考答案:B3. 物联网环境中的各种智能设备通常以嵌入式技术来设计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 以下关于数据量换算中错误的是( )A.1YB=1024 ZBB.1YB=1024×1024 EBC.1YB=1024×1024×1024 PBD.1YB=1024×1024×1024×1024 GB参考答案:D5. ZigBee的哪一层负责设备间无线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结束?( )A.物理层B.MAC层C.网络/安全层D.支持/应用层参考答案:B6. 下列存储方式哪一项不是物联网数据的存储方式( )A.集中式存储B.异地存储C.本地存储D.分布式存储参考答案:B7. EPC编码有3种版本:EPC-64、EPC-96与EPC-128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8. 以下关于欧洲物联网发展四个阶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第一个阶段(2010年前)实现RFID技术在物流、零售、制药等领域的局部应用B.第二阶段(2010~2015年)针对特定的产业制定技术标准,并完成部分网络的融合C.第三阶段(2015~2020年)实现物体智能化,以及异构网络互联的标准制定D.第四阶段(2020年之后)人、物、服务与网络达到深度融合参考答案:C9. 目前,EPC Global RFID标准中EPC编码长度不包括( )A.8位B.64位C.96位D.256位参考答案:A10. 防止通信双方否认自己曾收发数据称为( )A.真实性B.防抵赖C.完整性D.机密性参考答案:B11. 物联网与互联网在基础设施上没有重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2. 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参考答案:C13. 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与气压传感器配合可实现精准定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4. 以下关于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物联网是虚拟的B.物联网是将计算机“装到”一切事物中C.物联网是可反馈、可控制的“闭环”系统D.物联网实现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参考答案:A15. 以下关于物联网产业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渗透性B.智能性C.带动性D.关联性参考答案:B16. 我国电力行业提出的智能电网概念是( )A.智慧电网B.网格电网C.超级智能电网D.坚强智能电网参考答案:D17. 以下关于物联网网络层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网络层连接感知层与应用层B.物联网网络层要正确、快速传输感知层的数据与控制指令C.物联网网络层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D.物联网的“网络层”也称为“网络传输层”参考答案:B18. 下列不属于智能交通实际应用的是( )A.不停车收费系统B.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C.探测车辆和设备D.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参考答案:C19. 在移动通信网中,负责接入用户的基础设施称为( )A.路由器B.基站C.网桥D.网关参考答案:B20. 以下关于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通常简称为“微波标签”,分为无源与有源两类B.无源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的最大工作距离大于1米,典型值为4~7米C.有源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的最大工作距离可以超过百米D.对于超高频与微波段RFID标签的读写器天线的设计没有特别的要求参考答案:D21. 以下关于移动互联网位置服务发展趋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平台化B.网络化C.专业化D.API化参考答案:ACD22. 安全审计是指识别对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恶意使用行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3. 下面关于光传感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光纤传感器工作在非电的状态B.光纤传感器重量轻、体积小、抗干扰性好C.磁光效应是指在外磁场下光通过偏振面将旋转一个角度,偏转的角度和输出的光强成反比D.摄像头是图像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答案:C24.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不包括( )A、深人的环境感知B、全面的信息交互C、智慧地信息处理D、彻底解决电力不够用的问题参考答案:D25. 基础设施即服务的英文缩写是( )A.PaaSB.SaaSC.NaaSD.IaaS参考答案:D26. 家中网络家电互联的通信技术不能采用( )A.蓝牙B.红外C.微波D.双绞线参考答案:C27. 物联网技术在健康监控中的应用案例不包括( )A.美国公司研发的智能婴儿服B.美国公司研制的救生衬衫和智能衬衫产品C.医院门禁系统D.加利福尼亚大学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人体健康监测平台CustMed参考答案:C28. 以下关于物联网数据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海量B、动态C、基础D、关联参考答案:C29. 以下关于EPC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EPC码是由四个字符字段组成:版本号、域名管理、对象分类与序列号B.版本号表示产品编码所采用的EPC版本,从版本号可以知道编码的长度C.域名管理标识生产厂商D.对象分类标识产品类型;序列号标识每一件产品参考答案:A30. RFID技术仅能标识出一类商品,而不是每件商品。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1. 以下关于被动式RFID标签工作原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读写器将接收到的标签标识信息传送给主机B.芯片电路通过RFID标签天线将存储在标签中的标识信息发送给读写器C.无源标签处于标签天线辐射形成的近场范围内,感应电流驱动RFID芯片电路D.无源RFID标签叫做被动式RFID标签参考答案:C32. 以下关于物联网接入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物联网接入层相当于计算机网络OIS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B.RFID标签、传感器与接入设备构成了物联网感知网络的基本单元C.RFID接入层采取“一跳”的无线传输方式D.无线传感网络的接入层同样也采用一跳的无线传输方式参考答案:D33. 以下关于有源RFID标签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有源RFID标签的使用时间受到读写器电池寿命的限制B.有源RFID标签的优点是作用距离远C.有源RFID标签由内部电池提供能量D.有源RFID标签与RFID读写器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上百米参考答案:A34. 以下关于网络攻击取证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电子证据的特点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准确性、不易修改性B.电子证据必须是可信、准确、完整和符合法律法规,必须能够被法庭接受的C.对计算机犯罪的行为进行分析,以确定罪犯与犯罪的电子证据D.对受侵犯的计算机与网络设备与系统进行扫描与破解,对入侵的过程进行重构参考答案:A35. 我国正式公布了数字签名法,数字签名机制用于实现哪种需求?( )A.抗否认B.保密C.完整性D.可用性参考答案:A36. CPS是环境感知、嵌入式计算、网络通信深度融合的系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7. 美国海军军官莫里通过对前人航海日志的分析,绘制了新的航海路线图,标明了大风与洋流可能发生的地点这体现了大数据分析理念中的( )A.在数据基础上倾向于全体数据而不是抽样数据B.在分析方法上更注重相关分析而不是因果分析C.在分析效果上更追究效率而不是绝对精确D.在数据规模上强调相对数据而不是绝对数据参考答案:B38. RFID物流配送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A.降低了成本B.投资回报率高C.增加了用电量D.减少了差错参考答案:C39. EPoSSL预测物联网发展的第四个阶段的开始时间是( )A.2050年B.2020年之后C.2015年D.2010年参考答案:B40. 无线传感器网采用的组网模式通常是( )A.有线局域网B.无线城域网C.卫星通信网D.无线自组网参考答案:D41. 以下关于物联网的智能物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智能物体”是对连接到物联网中的人与物的一种抽象B.智能物体据有感知、通信与计算能力C.要实现全球范围智能物体之间的互联与通信就必须解决智能物体标识问题D.物联网中统一采用IPv6地址标识智能物体参考答案:A42. 在云计算平台中,SaaS软件即服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 以下关于物联网数据内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物联网的数据反映出人与物的交互、人与环境的交互、人与人的交互B.物联网具有对人的感知、对环境的感知、对社会感知的能力C.对社会感知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揭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D.对环境的感知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互联网空间的信息参考答案:D44. Out Express的主要特点有( )A.管理多个电子邮件的新闻帐号B.可以查看多台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内容C.使用通信薄存储和检索电子邮件地址D.可在其中添加个人签名参考答案:ABCD45. 智慧地球建设不包括:( )A.物理世界数据化B.人、数据和各种物体连入网络C.建立地球与计算机的连接D.加工数据获取知识信息用以辅助决策参考答案:C46. 以下哪项不属于物联网安全技术的范畴?( )A.云计算B.窃取传感器网络发送的数据C.伪造RFID图书卡D.通过智能传播木马病毒参考答案:A47. 以下关于无线自组网特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自组织与独立组网B.对等结构C.一跳路由(多跳路由)D.动态拓扑参考答案:ABD48. 以下哪个术语与无线自组网意义不相同( )A.Mobile Ad hoc NetworkB.Ubiquitous NetworkC.Self-Organizing NetworkD.Infrastructurel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