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白沙芥菜系列品种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394233
  • 上传时间:2018-06-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白沙 11 号早包心芥菜种子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 138—2003广东省农业地方标准DNB440500/T52 —2003白沙芥菜系列品种种子生产技术规程2003-08-21 发布2003-08-21 实施广东省汕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NB44DNB440500/T52 —2003I前 言 本文由本文由【【中文中文 word 文档库文档库】】 搜集整理搜集整理中文中文 word 文档库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免费提供海量教学 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 word 文档文档本标准由广东省汕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汕头市农业局、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汉藩、林奕韩、陈捷凯、詹国勇、杨培新DNB440500/T52 —20031白沙芥菜系列品种种子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白沙芥菜系列品种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的定义和术语、特征特性、良种繁育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白沙 11 号早包心芥菜、白沙短叶 6 号晚包心芥菜品种种子的生产2 定义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2.1 白沙11号早包心芥菜白沙11号早包心芥菜是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于1986年育成的,1998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 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审定编号粤审菜1998004 2.2 白沙短叶6号晚包心芥菜 白沙短叶6号晚包心芥菜是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于1996年育成的,2002年3月通过广东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菜200208 2.3 大株留种是在包心芥菜达到商品性状成熟期挑选符合该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为母株,移植于另一留种田进行 留种的方法 2.4 小株留种 苗期通过春化,不经结球就直接抽苔开花生产种子的留种方法3 特征特性3.1 白沙 11 号早包心芥菜 3.1.1 植物学特征 植株半披生,株高35㎝~45㎝,开展度50㎝×55㎝,叶阔卵圆形,黄绿色,叶缘浅缺刻,叶片厚, 叶面微皱,中肋扁阔肥厚;叶球扁圆形,纵径12㎝~15㎝,横径13㎝~16㎝,结球紧实,球叶黄白色, 单株重1.5㎏~2.5㎏,叶球重0.8㎏~1.5㎏ 3.1.2 生物学特性 适应于微酸至中性的沙壤土种植潮汕地区快菜栽培,播种期4月~12月,植株不包心或半包心; 结球栽培,适播期8月下旬~9月上旬,育苗移栽,苗期18d~22d,定植后40d~60d始收,延续采收期 5d~10d。

      3.2 白沙短叶6号晚包心芥菜 3.2.1 植物学特征 中迟熟,生长势旺,株形矮壮植株披生,株高32㎝~40㎝,开展度70㎝~75㎝叶葵扇形,叶色 浓绿,叶缘有锯齿状浅缺刻,叶片厚,微皱,中肋扁阔、肉厚叶球近圆形,纵径19㎝~20㎝,横径 18㎝~20㎝,结球紧实,一致,球叶绿白色单株重2.5㎏~3.0㎏,叶球重1.5㎏~2.0㎏净菜率 (60~65)% 3.2.2 生物学特性 适应于微酸至中性的壤质土种植潮汕地区播种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苗期18d~22d,定植至 采收约70d~85d,延续采收期5d~10d 4 良种繁育DNB440500/T52 —20032采用大株留种和小株留种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株留种生产原种,用原种通过小株留种生产良种大株留种应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特性的植株作母株小株留种应在苗期和抽苔开花前进行除 杂去劣 4.1 大株留种 4.1.1 播种期和规格大株留种适播期:白沙11号早包心芥菜品种8月下旬~9月中旬,白沙短叶6号晚包心芥菜品种为10 月下旬~11月上旬;早包心芥菜定植株行距40㎝×50㎝,晚包心芥菜定植株行距60㎝×65㎝,植双行4.1.2 选种田的栽培 栽培方法与商品菜的栽培相同。

      4.1.3 选种 白沙 11 号早包心芥菜在定植后 45d~60d,白沙短叶 6 号晚包心芥菜在定植后 70d~85d,植株商 品成熟期为选种的时间包心芥菜选留母株的标准:外叶较短、整齐,叶柄扁阔,叶脉粗且伸至叶端, 叶球紧实肥大,外面的球叶达叶球中心,耐抽苔,无侧芽,无病虫害,且具有本品种典型的特征特性 的植株 优良种株要经过三次选择:第一次初选,在收获前 10d 左右,根据选种标准进行母株选择,将中 选植株挂上标记;第二次复选,在母株移植前进行复选,对初选的种株淘汰非标准株;第三次决选, 在移植后进行,根据种株的分枝性、叶、茎、花等性状进一步淘汰非标准株 4.1.4 母株“解球” 由于包心芥菜结球紧实,花苔抽出困难,需要进行“解球” ,以帮助花苔抽出 “解球”应在晴天 下午进行具体操作:将叶球的外叶切去部分,应注意把包在叶球内的碎叶片清除干净;也可用刀在 叶球上切“十”字形,但不要损伤主茎,否则对抽苔不利在留种过程中,一般需“解球”2 次~3 次4.1.5 留种地的选择及隔离措施 留种芥菜的生长期长,宜选择保水保肥性好,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留种地周围要求 1000m 内不种同种或同类作物。

      也可利用建筑物、防护林等天然屏障隔离,防止串粉母株应种在留 种田中央,必要时可罩隔离网 4.1.6 母株移植 经挑选后的母株一般移在一起种植,以利于管理及隔离在母株花苔抽出时可进行移植移植的方 法是:以植株根部为中心,土团直径 25㎝~30㎝处沿周向下挖约 30㎝,下面逐渐修小,最后将植株连 土团搬起,挑到留种地种植,种植深度以植株的土团平面为准 4.1.7 田间管理 4.1.7.1 留种田的清园 包心芥菜开花结荚经历的时间长,容易感染病虫害,注意田间的清洁,母株定植后要及时将黄叶、 烂叶清除干净,以免腐烂,引起植株染病同时,要经常检查植株,发现植株感病,及时处理处理 方法:用小刀削去病部,用 0.2%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净,然后涂上多菌灵粉剂 4.1.7.2 肥水管理 4.1.7.2.1 用肥要施足基肥,一般在犁翻后起畦前每 667㎡施入腐熟土杂粪 1500㎏、饼肥 50㎏、复合肥 30㎏追 肥应掌握前期轻、中间重、后期不施或少施的原则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 7d~8d,用 0.5%的硫酸钾 复合肥水淋施;第二次在定植后约 20 d,每 667㎡追施硫酸钾复合肥 10㎏;第三次在现蕾期,施重肥, 每 667㎡追施硫酸钾复合肥 20㎏;第四次在结荚时施一次壮荚肥,每 667㎡追施尿素 5㎏~8㎏。

      4.1.7.2.2 用水DNB440500/T52 —20033根据土壤条件、物候期、天气情况科学供水定植后淋足定根水,以后一周内每天早晚各淋水一 次;抽苔前要控制水分,抽苔期要适量浇水,初花后小荚形成应增加浇水量,结荚中、后期水分逐渐 减少,种荚采收前 6d~7d 停止供水 4.1.7.3 病虫害防治4.1.7.3.1 病害防治:定植后,用1000倍液的井岗霉素淋施防病,连用2次~3次;软腐病可用 (150~200) ug/g的农用链霉素喷洒或用敌克松500倍~1000倍液灌根;丝核菌叶片腐烂病用1000倍液 井岗霉素淋施,连用2次~3次;病毒病可用1.5%植病灵1200倍液或20%病毒A500倍液每7d~10d 喷1次, 连喷2次~3次4.1.7.3.2 虫害防治:母株移植前喷药 1 次,防虫害蚜虫可用 10%一遍净 1000 倍液或 24%万灵水 剂 1000 倍液或 40%乐果 1000 倍液及时防治;菜螟、小菜蛾可用 5%卡死克 1500 倍液~2000 倍液或用 0.2%天力粉 500 倍液进行防治 4.2 小株留种 4.2.1 播种期及规格 白沙 11 号早包心芥菜播种期为 10 月,白沙短叶 6 号晚包心芥菜播种期为 12 月。

      定植株行距25㎝×40㎝,植二行;株行距 20㎝×30㎝,植四行 4.2.2 苗期假植小株留种定植前要进行假植,假植的方法是将播种后 18d~22d 的幼苗,选择生长健壮,具有本品 种典型性状者,移入假植苗床假植假植时间 10d~15d,规格 10㎝×15㎝小株留种应尽可能延长苗 龄,使植株组织坚实,为抽苔结荚打下良好基础 4.2.3 除杂 整个生长期一般进行三次除杂第一次在幼苗期,除去老、弱、病、挤苗;第二次在假植期间, 除去病、杂苗;第三次在抽苔开花期,除去抽苔早、产生其它变异的不符合留种要求的植株 4.2.4 留种田的清园 参照 4.1.7.1 中的规定 4.2.5 隔离措施留种地周围要求 1000m 内不种同种或同类作物也可利用建筑物、防护林等天然屏障隔离,防止 串粉 4.2.6 肥水管理 4.2.6.1 用肥 留种田应施足基肥,一般在犁翻后整畦前每 667㎡施入腐熟土杂粪 1500㎏、硫酸钾复合肥 40㎏, 撒施全生育期追肥 2 次:定植成活后施一次薄肥,每 667㎡施尿素 10㎏;抽苔开花期施重肥,每 667㎡施硫酸钾复合肥 20㎏、氯化钾 10㎏ 4.2.6.2 用水 出苗后至抽苔期以控水为主,开花至小荚形成需水量大,结荚中、后期水分逐渐减少,种荚采收 前 6d~7d 停止供水。

      4.2.7 病虫害防治参照 4.1.7.3 中的规定 4.3 种子采收芥菜从抽苔至种子成熟需65d~75d当植株花枝基部种荚腊黄即可采收,应分批收获,先熟先收 种荚收割后放于通风、干燥的房间内后熟3d~4d然后脱粒,晒干,密封保存DNB440500/T52 —20034参考文献[1] 蔬菜选留种及栽培经验总结 广东农林学院 1976 年 10 月[2] 中国芥菜(1996)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年 3 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