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海省:树立源头防治理念创建“四位一体”工作模式.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姜泥
  • 文档编号:282161624
  • 上传时间:2022-04-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84.7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75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类案例树树立立源源头头防防治治理理念念创创建建“四四位位一一体体”工工作作模模式式青海省一、工作背景包虫病学名棘球蚴病,是危害我国牧区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又有“虫癌”之称它是由寄生于犬科动物的细粒棘球和多房棘球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脏器引起的寄生虫病青海省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人群包虫病患病率为 0.63%,部分地区人群包虫病患病率高达 8.9312.38%包虫病病程较长,病情严重,是导致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此,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包虫病防治列为重要民生工程和健康青海重要行动,制定印发了青海省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6-2020 年),全面实施了犬驱虫、羊免疫、健康教育、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策略,组织开展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措施最强的畜疫防治攻坚行动,从源头全面遏制了包虫病流行的趋势二、主要做法(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青海省把打赢包虫病防治攻坚战同改善民生、健康扶贫、社会治理、生态建设结合起来,176加强包虫病防治组织、制度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把包虫病防治纳入各级政府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建立了省、市两级政府部门工作通报机制和定点督导联系机制,出台了青海省动物防疫条例 青海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等两部地方法规,为保障畜间包虫病防治和推进牛羊定点屠宰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各地层层组建包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防治方案,完善规范了防治档案,实行包点蹲点督导和防治月报告制度,定期召开工作座谈会、观摩会、推进会。

      在每年春、秋两季全省统一组织开展交叉检查考核,组织开展防治成效中期和终期两次科学评估,保证了高要求、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二)加强综合防治措施五年来,全省农村牧区累计登记管理家犬 240.88 万条,收容、处置流浪犬 8.04 万条实施“犬犬投药、月月驱虫”共发放犬驱虫药吡喹酮 4510.5万片,给犬驱虫 2629.4 万次推广使用“犬驱虫与羊免疫双源头控制”新技术,采购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 5039.3万头份,累计免疫羔羊 2863.2 万只;全省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八进”活动,以“健康中国行”和“青海省健康教育万里行”活动为载体,将包虫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校和各级党校的教学大纲,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卡进户工程和“小手拉大手”活动,拍摄播放包虫病防治知识专题宣传片和格桑花开微电影,持续打造包虫病防治“12345”宣传品牌三)加强创新科技推广先后组织开展了包虫病基因序列分析等十多项新技术新方法研究,系统掌握了牛羊棘球蚴和犬棘球绦虫感染危害基线,确定青海细粒棘球绦虫基因177型,积极推广“犬驱虫与羊免疫双源头控制”新技术,实施“环青海湖牧区无疫病区建设” ,加强放牧养殖生产、定点屠宰和教育方式研究,通过有机整合各个单项防治技术,不断完善“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策略,全方位提高综合防治水平。

      同时,通过包虫病防治,磨练和打造基层兽医专业技术团队,全面提高防治能力和工作水平四)加强示范引领积极组织开展畜间包虫病防治示范县创建活动,探索“技术和管理相融合”防治方式,提炼升华经验做法,实现以管理措施推进防治技术的落实,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包虫病源头控制模式,已有 14 个牧区县达到了示范创建标准,降低了包虫病病原细粒棘球绦虫虫卵污染环境的风险,提升了全社会防控知识水平,助推生态环境友好和农牧民高品质生活创建三、推进成效(一)畜间包虫病感染率大幅度降低与防治前的 2015年比较,犬棘球绦虫的感染率由 48.12%下降到 0.60%,下降47.52 个百分点;羊包虫病感染率由 19.59%下降到 4.10%,下降 15.49 个百分点;牛包虫病感染率由 15.24%下降到4.47%,下降 10.77 个百分点防治效果显著,有效持续阻断了传播链条二)人间包虫病患病率大幅度降低与防治前的 2012年比较,人包虫病患病率由 2012 年的 0.63%下降至 2019 年的 0.18%,全省人间包虫病严重流行的态势得到有效控制,突显了“源头防控”和“关口前移”的重要性,畜间包虫病防治充分发挥了“综合防治、重在源头”关键作用。

      三)各项防治指标全部达标青海农村牧区家犬规范178管理率达到 96.42%,防治密度达到 98.82%,流浪犬数量大幅减少;应免羊的免疫率达到 100%,牛羊定点屠宰开展率达到 100%,防污和无害化设施配备率达到 100%,病死动物及患病脏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 社会公众对包虫病的认知程度大幅度提高,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 93.58%,兽医专业人员和村级防疫员防治知识合格率分别达到 90.12%、96.35%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畜间包虫病防治攻坚战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次深刻革新,也是生命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体现五年间包虫病防治减少直接经济损失5.48 亿元,且有效防范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促进了健康青海建设,促进了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四、经验启示(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做好群防群治工作的基本保障政府用一个文件、一次部署、一次检查、一次观摩、一次汇报,将部门责任、属地责任和群众义务层层压实、全面落实,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配合、有效对接、环环相扣的包虫病防控长效机制和行政技术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有力保障了畜间包虫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二)优化防控策略,是措施落地生根的基本要求。

      在组织实施以犬驱虫、羊免疫、健康教育、无害化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策略基础上,结合牧区实际,加强科技创新,规范放牧生产,推进定点屠宰,完善教育方式,从点到面,从上到下,青海省已经形成了一张包虫病防控的技术网, 不断巩固提升包虫病防治成果, 坚持久久为功广大农牧民群众把“羊免疫,犬驱虫,牛羊内脏不喂狗;吃熟食,喝开水,吃喝之前要洗手”牢牢地记在了心里179(三)树立“源头防控”理念,是强化动物防疫根本原则青海省包虫病防治已实现“从被动抓到主动防,从末端治向源头控” 的新局面, 给牧民群众身心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生活更加富裕殷实,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冠肺炎防控上强调的“关口前移”总要求,同兽医界积极倡导的“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理念相一致,推动“人病兽防” “源头防治”成为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的根本原则包虫病防治工作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健康基础,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省将继续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启动新一轮畜间包虫病防治计划,巩固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持续把做好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作为提升农牧区群众健康素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行动抓实、抓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