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比较探究《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备课全方案素材北师大版.doc
2页精选邹韬奋《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新课导入邹韬奋,作为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他的一生,是不怕困难、执著追求的一生,是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一生,他一生多次入狱,可革命斗志不改,可见其革命意志的坚定邹韬奋逝世后,举国哀悼,毛泽东的题词为:“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朱德在挽联中热切地称他为“爱国志士,民主先锋”积累整合字词积累1.易读错的字音承蒙(ménɡ) 心安理得(dé) 委屈(qū) 抛弃(qì) 邹韬奋(zōu tāo)2.多音宇省 应 xǐnɡ(反省) yìnɡ(应付) shěnɡ(省会) yīnɡ(应届)3.形近字滔tāo(滔滔不绝)韬tāo(韬略)诸zhū(诸多)猪zhū(猪排)储chǔ(储备)4.词语释义反省: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承蒙:客套话,受到作者介绍邹韬奋(1895—1944),现代新闻工作者、政治家、出版家。
祖籍江西余江1933年因受迫害流亡国外,先后写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游记随笔著有《韬奋文集》等背景资料1937年8月1日,结束了243天牢狱生活的邹韬奋,出席了上海救国会在“邓脱摩”饭店举行的联合欢宴在欢乐而严肃的氛围中,邹韬奋面对大厅里的几百人,发表了这篇以“务须和大众有益”为自己人生最高坐标的演讲主题总结《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表现了革命者为了革命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宁死不屈的精神境界结构图解问题探究《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中,作者在看守所内的“心安理得”和出狱后的“心安理得”的含义相同吗?不相同在看守所内的“心安理得”是因为“每自反省”“自问无错”,认为过去所做的事是合理的,所以很坦然,这是针对过去所为而说的出狱后的“心安理得”是说做救国工作是对的,今后还要坦然地继续做下去,针对的是将来所做写作特色语言运用本文语言简洁凝练,含义深刻,需细细品味方能理解其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