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童趣导学案(无答案)鲁教版五四制学案.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198010216
  • 上传时间:2021-09-2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91.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 11 童趣课文学习设想童年是什么?是树上的蝉,是水中的蛙,是牧笛的短歌,是伙伴的迷藏总之, 童年是无忧无虑的 , 幸福美好的沈复通过联想和想像把平常的景物或食物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获得了很多的“物外之趣你的童年时代有过这样的体验吗?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和启示的前置预习1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1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2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一、录“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例句:“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梦溪笔谈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一样,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释“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这些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这一类词很多可以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解释;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例句:“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曾子杀彘句中“欺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 但要翻译为“欺骗;“今、是属古今异义的词,要翻译为“现在、 这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另一方面得根据自己积累的古代汉语词汇. 2 / 11 进展解释三、补“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例句:“便舍船, 从口入 初极狭, 才通人 桃花源记 句中“便前省略了主语“渔人,“初前省略了主语“洞口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之这点四、添“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连贯穿顺例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此句是判断句,在翻译时需在“高尚前加“是例句:“虽鸡狗不得安宁捕蛇者说 此句应翻译为“不要说人,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内容一定要必要,二要与语境吻合,否那么就是画蛇添足了。

      五、删“删,就是删除原文有而翻译句可略的字眼例句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为弱篷, 为楫, 为壶, 为手卷, 为念珠各一 核舟记这句话中共有七个“为字,翻译时只需要保存第一个即可,其余省略不翻译,这样反而显得简洁利落文言句子中,还有些虚词也是不翻译的,也应该删除例句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句中“之是帮助宾语前置的,不翻译这种省略原文不翻译的情况虽不多,但也值得注意六、调“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拟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等, 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例句 : “屠惧,投以骨 狼 句中“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翻译为“把骨丢给它2查阅资料,了解一点作者和其作品的知识,写在下面3. 大声朗读课文三遍,把不会读的词语写在下面特别注意下面划横线词语的读音:. 3 / 11 童稚、藐小、项为之强、鹤唳云端、怡然称快、凹凸、壑、拔山倒树、癞蛤蟆、呀然一惊、驱之别院4. 结合课下注释,试着翻译文章把不能理解的句子写在下面5. 关于文章,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或者有社么发现请写在下面。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疏通文意重难点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疏通文意课堂流程学 习 内 容学法指导一目标认定2 分钟1. 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疏通文意学生齐读目标,圈出关键词语二自主学习18分钟独学独学1、作者相关知识填空:作者,字三白,朝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著有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 坎坷记愁 浪游记快中山记历 养生记道 2、为划横线的字注音童稚 ( ) 藐 ( )小项为之强( ) 鹤唳( ) 云端怡( ) 然称快凹 ( ) 凸( ) 土砾( ) 壑( ) 庞( ) 然大物虾) 蟆( ) 3、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上,朗读课文,试着划分以下句. 4 / 11 子的朗读节奏1) 见 藐 小 之物必 细 察 其 纹 理,故时 有 物 外 之趣2) 私 拟 作 群 鹤 舞 于 空 中3) 心 之 所 向,那么或 千 或 百,果然 鹤 也4) 昂 首 观 之,项为 之 强5) 作 青 云 白 鹤 观。

      6) 果 如 鹤 唳 云 端,为之 怡 然 称 快7) 蹲 其 身,使与 台 齐8) 见 二 虫 斗 草 间4、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存在现代汉语中,解释时不妨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试用解释大意的方法解释以下词语示例:怡然称快快乐得连声叫好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夏蚊成雷5、文言词的解释,有的可用加字 的方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 的方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加横线的字词第一段: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 时 有 物 外 之 趣 译文:学生独立完成,检查预习情况 5 / 11 第 二 段 : 1 夏 蚊 成 雷 , 私 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心之所向 ,那么或千或百 ,果然鹤也;昂 首 观 之 , 项 为 之 强 第二段: 2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 云端,怡然称快 第三段: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花台小草丛杂处 ,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 丛草为 林, 以虫蚁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第四段: 一日, 见二虫斗草间, 观之 ,兴正 浓 , 忽 有 庞 然 大 物 拔 山 倒 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 ,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6、翻译以下重点句子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那么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6 / 11 3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4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5 神 定 , 捉 虾 蟆 , 鞭 数 十 , 驱 之 别 院 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20分钟群学1.小组成员内交流自己的答案,进展订正并标注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巡视课堂,相机进展点拨2.班级交流3.教师总结重点内容1)通 假 字 : “ 强 : 通“僵,僵硬的意思2)词类活用:鞭:鞭打名词活用为动词3)一词多义:相机点拨,提升自己的认识学生组内讨论达成共识,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班级共同交流存在的问题,教师与时点拨提升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点拨. 7 / 11 之:藐小之物:的物外之趣:的昂首观之:代词,代指它们,蚊子心之所向:助词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项为之强:代词,代指“昂首观之这一动作使之冲烟:代词,代它们,即蚊子为之怡然称快:代词,代“青云白鹤这一景象。

      观之:代词,代“二虫斗草间这件事驱之别院:代词,代它,即蛤蟆为:项为之强:因为以虫草为林:当作;看作尽为所吞:被为之怡然称快:因为以: 徐喷以烟:用以虫蚁为兽:把观:昂首观之:看观之:看;观察“青云白鹤观:景观;景象而:使之冲烟而飞鸣:表修饰关系,不译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关系,不译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表顺承关系,然后(4)文中出现的四字短语明 察 秋 毫怡 然 自 得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展整理归纳,形成知识卡片 8 / 11 庞然大物夏蚊成雷四达标反应5 分钟1. 请在括号中写出以下句子所省略的成分1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2 见二虫斗草间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2. 请写出本文的成语,并解释,至少写三个闭卷检测当 堂 明 确 学 习效果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2. 品析文章中的“物外之趣,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3.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 , 品析文章中的“物外之趣,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课堂流程学 习 内 容学法指导一目标认定2 分钟1. 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

      2. 品析文章中的“物外之趣,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3.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明确目标,标注关键词. 9 / 11 二自主学习18分钟一、朗读激“趣第一次:读出文言味:要求自由朗读,摇头晃脑地读第二次:读出回忆味:以一个老人回忆往事的那种恬淡、悠然而又饱含愉悦的感情读第三次:读出故事味:读得有情有境,有张有弛第四次:读得滚瓜烂熟:限时抢背二、联想创“趣1、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2、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 3参考注解,试说说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 4根据作者对童年趣事的描写介绍,你觉得怎样才能得到这种“趣? 5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学 生 有 感 情 的朗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仔细考虑, 完成五个问题, 把答案 写 在 问 题 下面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36分钟小组合作群学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要求多种形式朗读,互提建议,提升朗读水平2小组合作讨论上面的五个问题,达成共识,并提出在阅读过程中还不明白的地方或问题交流点拨提升1从第一段来看, 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小组同学之间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互相提提建议小组交流,求同存异,明确问题学生思索总结,教师相机进展点小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点拨. 10 / 11 2 表达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3 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4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5第四段表现作者 “童稚的语句是什么?拨,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记录笔记四达标反应5 分钟阅读课内文段,答复以下问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_心之所向,那么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 , 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上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 课 文 空 缺 处 的 横 线 上 应 填 的 语 句 依 次 是 _ 、_、 _2以下短语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C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3解释以下文言语句1)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2) 盖一癞虾蟆,舌宁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学 生 当 堂 独 立完成,检测学习情况. 11 / 11 4文章描述“我从不失童稚的游戏中获得了“物外之趣,“物外是指 _的意思。

      5 根据作者对童年趣事的描写介绍,你觉得怎样才能得到这种“趣? 6第 1 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7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8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反思梳理学 生 自 评 学 习效果,客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