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
6页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第1课时 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66页的例8例9 及“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课时目标: 1.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是0的都都是等于0” 2. 学生经历探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以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教具和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教学例8(出示情境图)观察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回答: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子去摘桃子2. 出示问题,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板书:6÷3=2(个)提问:平均每只猴能摘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算式?指名回答,板书:0÷3=谈话:同学们,三只猴子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几个桃呢?(一个都摘下到)引导:那么0÷3就等于多少呢?(0)(板书:0)提问:如果是4只猴子摘桃子呢?9只呢?它们的得数都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0÷4=0 0÷9=0引导学生说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小结:0除以或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二、互动新授1. 教学例9(出示图),提问:要求“一共需要多少个火炬”怎样列算式?(306÷3) 2. 谈话:306÷3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再算一算提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1) 估计306÷3的商比100大些2) 300÷3=100 6÷3=2 100+2=1023. 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讲述:这样写比较简便边写竖式边做如下交代: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完,十位上的0除以3直接商0,在除各位上的数提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 三、巩固练习1.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让学生是计算过程小结:从被除数的高位依次除以除数,遇到0除以除数直接商0,除得的商写到被除数的上面 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要求用乘法验算集体订正,交流错误原因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这个0一定要商在对应被除数的上面。
3.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读题,回忆图形名称同桌交流,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独立列式,集体订正4.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观察,说出图意要求605米布最多能做多少套,就是求605米里面最多有多少个3米,余下的米数不够做一套 四、课堂总结,拓展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2课时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及“试一试”“想想做做”课时目标: 1. 学生经历探究“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正确计算2.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具和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10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32÷4= 二、互动新授1. 谈话: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试着估计一下指名回答,400多除以4商大约100多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问: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能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掉,为什么?谈话:根据我们开始计算时估计,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想想我们在计算前估算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
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2. 出示试一试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问:想想第一题个位上的1不够除以3,第2题个位的2不够除以5,我们应该商机?这个0能舍弃吗?在计算中,你估算了吗?3. 提问:试一试的两道题和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小结:我们在计算除法是,除到某一位不够除时,要商0 三、巩固练习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提问:计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上某一位不够除时怎么办?小结:遇到某一位不够除时,要商0占位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要求用乘法验算集体订正,交流错误原因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小结:每6个装一盒,是看648里有几个6,每8个装一盒,是看648里有几个8,都是用除法计算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订正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读题引导“这些蜻蜓”指的是3只蜻蜓,“这些蜻蜓平均每小时捕捉多少只蚊子”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四、课堂总结,拓展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