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墙面漆施工问题.docx
7页墙面漆施工问题粉化:即通常所说的“掉粉”墙面漆膜表面出现一薄层粉化物,擦拭就会掉落原因:施工时加入过量水稀释,造成漆膜太薄; 墙面基底碱性(PH 值大于 710)过高,漆膜被破坏通常发生于未干 透的新墙; 墙面基底及环境湿度过高,重涂时间短,通风差; 施工时墙面基底温度过低; 墙面基底(如打底的腻子)太疏松; 涂刷时未完全成膜,一般施工后 7 天才能完全成膜; 将内墙漆用于户外 解决方法:铲除粉化层; 重新选用优质的油漆,如多乐士墙面漆系列; 遵循施工规范,切勿用水过度稀释; 必要时需选用合适的底漆对墙面基底进行封固处理,提高面漆附着力 建议使用多乐士底漆系列; 保证施工环境符合施工要求 光泽不均:墙面漆膜光泽不均一,明暗分布,常出现于丝光、半光墙面漆产品原因:墙面基底疏松度不均一; 底漆、面漆涂刷厚度不均匀; 喷涂时局部应用存在干喷; 同一面墙使用不同施工工具; 同一面墙使用不同批号产品; 没有在油漆湿润时连接刷痕缝隙造成接痕明 显,即未能有效“湿接“; 墙面基底温度过高,或油漆干燥过快 解决方法:使用底漆,特别是局部修补处,必须与周边 一起上好底漆后再涂刷面漆; 无论底漆还是面漆,确保每层涂刷的厚度一 致,并且无漏刷; 确保使用统一的施工工具。
在同一面墙上使 用同一批号产品,在分格区内保证湿接; 确保施工条件、施工工艺符合施工要求; 根据不同的气候选择合适的稀释剂来调整油 漆的干燥时间 起泡、剥落:漆膜隆起成泡或破裂原因:墙面基底水分过高,水分向外扩散时其压力把漆膜鼓起,通常发生在使用了透气性差的产品的墙面; 土建时的防水处理差,导致雨水水分通过裂缝或未上漆基面进入墙体另一面的基底,或有漏水,扩散 时破坏漆膜; 墙面基底腻子以石膏粉、滑石粉、双飞粉为主,遇水膨胀所致,特别是外墙 解决方法:铲除所有起泡、剥落部分,若是由于墙面基底的腻子所引起的问题, 铲除腻子并用合适的腻子重刮; 遵循施工规范,做好墙面基底防水层施工前对墙面基底裂缝进行修补,保证墙面基底水分含量符合 施工要求,必要时在局部区域增加漆层防止雨水水分渗入 褪色、变色:漆膜颜色发生均匀或不均匀变化,整体发花, 尤其是红色或黄色原因:墙面漆中有机颜料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稳定性(即耐候性)较差,或受紫外线照射下变色; 墙面基底碱性过高,渗出后破坏漆膜中的颜料; 盐碱在表面析出; 深色的漆膜如果发生粉化(即掉粉现象),也会表现出颜色变浅 解决方法:选用较暗的颜色,通常会有较好的耐候性和抗碱性; 遵循施工规范,保证墙面基底碱性符合施工要求,尤其是修补过的部分; 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墙面基底,如多乐士底漆系列。
泛碱:漆膜表面出现盐碱析出,在表面形成白色流挂或破坏漆膜附着力原因:墙面基底水分、碱分或盐分含量过高,水汽挥发时将盐碱带出并在漆膜底层或表面析出; 土建时的防水处理差,导致雨水水分通过裂缝或未上漆基面进入墙体另一面的基底,扩散时将盐碱带出解决方法:铲除粉化层; 选用合适的油漆; 遵循施工规范,切勿过度稀释; 必要时需选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墙面基底,如多乐士底漆系列; 保证施工环境符合施工要求 附着力不佳、片状剥离:涂料施工后,漆膜经破坏后成片剥离,或局部出 现剥落原因:墙面基底处理不干净,如有油脂等存在; 墙面基底水分含量过高,或有盐碱析出; 墙面基底严重粉化或打磨处理后未除尘; 选用的底漆与墙面基底不相适应 解决方法:铲除所有受影响而失去附着力之漆膜,清洁墙面,待干透; 若墙面基底严重粉化,则应用合适的渗透性底漆对其进行封固,如多乐士的底漆系列; 遵循施工规范,做好墙面基底防水层,保证墙面基底条件符合施工要求; 选用合格的腻子,内墙建议选用耐水型的 N 型内墙腻子,外墙建议选用 P 型腻子;腻子施工后应养护 至碱性、含水率达标 遮盖力差:涂刷多遍,仍可见墙面基底的颜色,或整体颜色不均匀。
原因:底材和面漆颜色反差明显; 油漆被过度稀释,漆膜太薄; 墙面基底为凹凸面,通常凸面漆膜过薄; 鲜红、鲜黄颜色部分深色和艳色(如深蓝、鲜红、鲜黄、鲜橙等)墙面漆本身遮盖力差 解决方法:使用与面漆颜色相类似,但稍浅的中层漆或底漆;配套使用 ICI 的灰色系列底漆; 控制稀释比例,保证稀释度小于 5%; 使用滚筒施工效果较好; 对某些颜色或墙面基底应适当增加面漆涂刷层数 长霉长藻:漆膜表面有灰黑色的霉菌或绿色藻类生长,尤其是在潮湿处原因:累积在涂膜表面的尘埃带有养分,特别是在潮湿处有利于霉菌或藻类生长; 使用的墙面漆防霉抗藻性能不足 解决方法:用合适的杀霉水或漂白液清洗长霉长藻处; 若环境特别恶劣,应使用特别配方的油漆,适当增加防霉抗藻能力,建议使用多乐士 5 合 1 墙面漆系列;外墙可用高压水枪冲洗 水印:侧看漆膜,发现其表面有不规则斑块,光泽较低原因:墙面基底水分含量过高; 有漏水、渗水现象; 施工时环境湿度过高 解决方法:确保墙面基底干透; 确保墙面无漏水、渗水; 确保施工时各种条件符合要求(如墙面基底的含水率应小于 10%、相对湿度应小于 85%); 必要时选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墙面基底,如如多乐士底漆系列。
污迹:漆膜有污迹流挂,通常在窗下及靠近屋顶处出现原因:污染速度超过了漆膜的耐污性; 建筑结构使得雨水容易冲下积累的尘埃,并流挂在墙面上 解决方法:清洁墙面; 选用抗污性更强的产品,如多乐士超易洗强化 5 合 1 系列墙面漆; 改变建筑结构设计,在窗台建滴水檐,屋顶女儿墙做向内的斜坡 黄变:浅色或白色漆膜,短时间内发黄原因:内墙漆用于户外; 漆膜受碱性影响; 硫化物或其他化学物质影响; 乳胶漆受聚氨酯地板家具漆挥发影响; 受高温影响; 内墙漆用于户外 解决方法:确保将耐候性能佳的产品用于户外; 确保墙面基底条件符合施工要求; 对特殊工业环境应选用抗化学物质能力强的产品; 应在聚氨酯地板家具漆干透后才涂刷乳胶漆; 高温条件下应使用专门的高温漆 慢干或不干:漆膜涂刷后,长时间不干原因:墙面漆中混入油分,或稀释剂使用不当; 墙面基底水分含量高或有油脂等污物存在; 漆层一次施工过厚或未干重涂; 施工及待干过程湿度高,通风差; 低温施工; 双组分油漆少加或者未加固化剂 解决方法:铲除受影响漆膜; 确保漆膜一次施工不会太厚; 确保前层漆膜干透后才重涂; 确保施工时墙面基底和环境条件达到施工要求; 双组分油漆一定要按照正确的配比加入固化剂; 潮湿天气不可施工; 施工后保持良好的通风。
开裂:漆膜上生成线状、多角或不定状裂纹原因:一次涂刷过厚或未干重涂; 墙面基底过于疏松或粗糙; 施工时温度过低; 油漆系统不正确,底漆与面漆不配套 解决方法:铲除受影响漆膜; 确保漆膜一次施工不会太厚; 确保前层漆膜干透后才重涂; 必要时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墙面基底; 对于粗糙度大的内墙墙面基底,建议使用柔韧性佳的产品,如多乐士 5 合 1 系列墙面漆; 墙面基底温度低于 5℃时,不可施工墙面乳胶漆; 正确选用油漆系统; 如需要批刮,应确保腻子固化后坚固结实,如施工家具漆时不要使用水性腻子 失光:高光漆表现不出光泽 原因:施工及待干过程湿度过大; 墙面基底过于疏松; 用水过度稀释或使用不当稀释剂; 墙面基底表面不洁净,有油脂存在; 喷涂时有“干喷”,即漆雾喷到干燥的基面上,或漆雾到达基面时已干 解决方法:确保施工及待干过程环境条件符合施工要求; 确保墙面基底洁净; 确保稀释比例合适并使用配套稀释剂,施工乳胶漆时不要过度加水; 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墙面基底,如多乐士底漆系列; 喷涂时注意气压及喷枪与墙面基底的距离,周边做好挡板,防止漆雾污染已完工的部分; 如需要使用腻子,应选用合格的腻子 起粒:漆膜表面有细小颗粒。
原因:调配或稀释油漆时,使用的水质过硬或未使用配套稀释剂; 有不相容物质或杂质被混入油漆中; 施工环境不洁,有灰尘等漂落在油漆或漆膜上; 施工工具不洁或质量较差,易掉毛; 墙面基底不洁,粉尘等未被除去; 未及时清洗施工工具,油漆在施工工具上干结; 油漆曾受冻或在极高温度下储存,结胶; 油漆曾经被开盖后继续储存; 油漆储存过久,出现不易被搅开的硬沉淀 解决方法:待漆膜干透后,用砂纸打磨光滑后重涂; 使用配套稀释剂,切勿掺杂; 保持施工环境及墙面基底清洁; 使用洁净优质施工工具,施工间隙及完成后及时清洗; 油漆需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冻及高温,开罐后尽快使用; 必要时使用机械搅拌; 乳胶漆罐内表面结皮时应彻底清除结皮; 聚氨酯木器漆的固化剂开盖使用后,未用完的部分应密封好,防止吸潮后结胶导致颗粒 针孔、气泡:漆膜中有针状小孔或气泡浮出或悬浮其中原因:墙面基底或所用的腻子过于疏松多孔,内含空气; 墙面基底表面温度过高或涂刷后急剧加热干燥; 漆膜过厚或未干重涂; 喷涂时喷枪设置有误,压力太大; 滚涂时使用劣质长毛滚筒; 刷涂时刷子移动太快; 涂刷前油漆经剧烈搅拌后还没有消泡 解决方法:待干透后打磨受影响的漆膜,重涂; 确保漆膜一次施工不会太厚并在干透后才重涂; 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墙面基底,如多乐士底漆系列; 使用优质中短毛滚筒; 正确设置喷枪及控制刷涂速度; 若油漆被剧烈搅拌后应静置消泡后再涂刷。
缩膜:涂刷后油漆立即缩回,留下小孔或裸露区域原因:墙面基底上有油脂、蜡抛光剂或硅树脂; 面层与底层体系不相容,如水性漆用于油性高光漆上 解决方法:铲除受影响漆膜; 清洁并打磨表面后再重涂 流挂:涂膜呈部分下垂状态原因:油漆被水过度稀释; 漆膜一次施工过厚; 滚筒、刷子蘸料太多; 油漆干燥速度太慢 解决方法:铲除受影响漆膜; 提高施工技术,确保漆膜一次施工不会太厚; 选用合适的稀释剂加快干燥速度; 不要过度稀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