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养护单位——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口 胡卫平 刘建海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概况 富厚堂位双峰县荷叶镇富圫村,东距双峰县城35公里,西南距南岳祝融峰50公里它背倚半月形的鳌鱼山脚,座西朝东,方向105°,500米长的围墙沿鳌鱼山腰而筑,亦呈半月形 富厚堂头门前有一块80余平方米的半月形花岗石板坪,称之为半月台其边缘有长10米、高1.1米、宽0.6米的花岗石旗座当年大清龙凤旗、湘军帅旗、万人伞等在半月台上高高飘扬 半月台外是一口占地8000余平方米的半月形水塘半月形塘基宽9米,塘基里外用花岗石块砌成塘围 富厚堂头门两侧横贯南北有一条长100米、宽5米的花岗石板铺成的通道通道外侧靠半月塘基有长90米、高0.6米、宽宽0.5米的花岗石砌成的矮墙,从南北两边与半月台旗座相连接北端偏东有宅东门,南端偏西有宅西门来人首先务必进入宅东门或宅西门,才能通过头门进入富厚堂内从富厚堂对面的“落祖山”来看,富厚堂是一半为“尘”、一半为水的园形建筑物全宅占地面积约4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
进入头门厅,门厅左右边各有一排平房,为曾府工友的住房及轿亭、马棚之处平房对面即八本堂正宅 八本堂一字排开,有中厅、南厅、北厅三扇大门台阶边共有檐柱14根,檐柱之间有围栏,上悬各种灯笼中厅往内是过厅,向里即八本堂神龛,上挂曾氏历代先祖神位及各种匾额南、北厅大门进去即八本堂住房它们之间既相通、又是一个独立的小系统 八本堂南北两端各有一条18米长的风雨走廊与头门平房相连接中间是一块1732余平方米的大草坪因此,站在草坪之中看四周,人们觉得这里有如北京四合院 八本堂南端有藏书楼二楹,呈“L”字形长的一楹名“求 1 阙斋”,里面珍藏曾国藩的藏书,故其后人又称为“公记”书楼;短的一楹名“归朴斋”,里面珍藏曾纪泽的藏书,后人称之为“朴记”书楼二楹书楼均系通体青砖、三层的楼阁式一楼四周有花岗石檐柱,以防白蚁;二楼四周有走道,可以晒书;三楼全为木布局,砖墙只砌平窗下沿,由檐柱和金柱支撑屋举架,四周檐柱间有花格窗,便于通风防湿采光;一至三楼均有专用上下书籍、书架的通道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藏书楼宅北的“艺芳馆”藏书楼与“归朴斋”对称,规模略大后山中的“思云馆”藏书楼为二层,五开间、周围落檐的楼房。
简朴、简朴、大方曾国藩为其亲署馆名,并撰联云:“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艺芳馆书楼北侧是一亩多水面的荷花池,中有三层的“凝芳榭”,与古木参天的后山中的鸟鹤楼、绿杉亭、存朴亭、棋亭等组成“缉园”十景富厚堂是一座典型的“侯府园林” 富厚堂的设计、建筑,既显示仆人是拜相封侯的贵人;其藏书楼的精致,藏书之富,又显示这是诸侯的一座学宫,仆人那么是“学富五车”的学者 富厚堂的历史沿革 清咸丰七年(1857)二月初四,曾国藩的父亲去世,他从江西军次奔丧返家为纪念自己去世的父母,他取古代“望云思亲”之义,亲营书屋“思云馆”于祖业田庄富圫的鳌鱼山腰守制并拟将此地作自己“终老林泉”之所,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在家亲自营造的建筑物这栋被其称之为“五杠间而周围落檐、即极大方矣”的二层楼房,馆左偏是曾国藩精藏图书的“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之室”,馆右偏那么是其守制居住之处思云馆体验了150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完整无缺 咸丰九年(1859)年底,曾氏家族分家:曾国藩出世地“白玉堂”分给其叔父曾高轩;曾国藩分得“黄金堂”宅及田55亩;富坨田庄落入曾国荃名下。
同治二年(1863),曾氏夫人欧阳氏 2 嫌黄金堂“屋场不洁”,率全眷赴安庆督署,黄金堂即弃之为庄屋同治四年,曾国藩北上“剿捻”,筹划全眷返乡,由于曾氏一家在荷叶没有了正式住屋,即拟新造住屋一栋后曾国藩因思“富圫是第一等屋场”,就主动提出与九弟国荃“移兑”了富圫田庄,并嘱托四弟国潢代其修葺富圫旧庄于是,曾国潢瞒着其兄,在富圫大兴土木,仿“泮宫”之例,为曾国藩修建起“侯府”来了此次“修葺旧屋”,花了七千串钱曾国藩认为“新造一屋”亦不必花大量钱,因此,他屡屡指责其弟这次花钱过多,主要用于扩大地盘、平整土地、修建前门、半月台、半月塘、宅东门、宅西门等上面去了 同治五年十一月十一日,曾纪泽和母亲率全眷抵达富圫新庄,他随身带回曾国藩在金陵的藏书七十七大箱由于“思云馆”藏书已满,富厚堂“宅中无宽屋大楼”藏书,曾纪泽就向父亲提出修建藏书楼同治六年七月廿二夜,曾国藩批曰:“家中造楼藏书,本系应办之事,然木料分外之难,果能否?此谕宅南藏书楼二楹于同治八年竣工这是富厚堂内现存的唯一“通体青砖”的建筑物为此,曾国藩指责说:“余家造书房七间,而用钱至三千馀串之多,彭芳六办事,实太荒唐,深可叹恨。
后由曾国荃复信阐明一切,书楼风波才得停滞 同治十二年春,曾纪泽居丧之时,在富厚堂内将同治四年修葺的旧住房又举行了一次翻修,称之为“八本堂正宅”这是富厚堂的正宅住房,共48间八本”取曾国藩的“八本”家训,以作纪念与此同时,曾纪泽还在正宅之北为其弟弟纪鸿新修了“艺芳馆”藏书楼,与宅南自己的“归朴斋”相对称;后山及荷花池中的五座亭、榭也相继完工至此“侯府园林”建筑全部竣工 光绪初年(1875)至民国五年(1916),富厚堂由曾纪鸿夫人主持家政从咸丰七年(1857)至解放前夕,自曾国藩夫妇至其玄孙止,曾氏共五代人居住于此而其曾孙曾昭桓先生却是从解放前夕住于此,直到1979年去世 1949年,富厚堂由湘乡县第三区人民政府接纳1952年双 3 峰立县以后,富厚堂一向为双峰县荷叶区、乡政府机关所驻,因而得以保存 县级文物养护单位—富厚堂 “文革”期间,尽管富厚堂为攸永人民公社及攸永卫生院、粮站、供销社等单位的驻所,在破“四旧”时,还是有一些建筑艺术品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之,随着年头的长久,富厚堂的屋面、围墙也有自然的损坏,为此,历届政府领导都在财政资金慌张的处境下拔出了小量资金予以修理。
更加是原县长禹寿全同志,还屡屡拔出专款,对富厚堂的屋面、围墙举行了养护性的抢救 1988年,双峰县文物管理所向县人民政府申报,是年6月,双峰县人民政府将富厚堂公布为县级文物养护单位,至此,富厚堂的养护有了法律的依据 省级文物养护单位—富厚堂 1994年,由时任娄底行署专员赵世荣、双峰县老领导曹若梅及罗绍志等同志发起,双峰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曾国藩学术研讨会组委会,曾国藩故居修理基金会由时任副县长莫傲概括负责、文化局长熊湘义任办公室主任、陈明峰任常务副主任开展了筹备工作县文化局还抽调县图书馆馆长胡卫平,于1995年元月17日,以县委农村党建工作队队员的名义,驻富圫村一年辅助组委会开展对富厚堂举行管理组委会于1995年11月18日,在双峰告成召开了“全国首届曾国藩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旨在通过学术研究活动促进故居修复此间,基金会筹集了资金20多万元,为故居修理罗列办了几件大事: 4 ①双峰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划定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周边创办操纵地带的通告》 ②制作富厚堂修复模型 ③写出了《曾国藩故居富厚堂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④对富厚堂举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检修了片面屋面,首次抢修了宅南藏书楼;片面危房得到了修复。
⑤设立了故居罗列室,对各处建筑物、古树举行了标识,并附有文字、图片介绍 ⑥抢救了片面文物征集了“毅勇侯第”、“肃雍和鸣”、“无慢室”及“曾氏历代先祖神位”等匾额征集了曾府原物床、桌、太师椅等家具10多件 ⑦首届曾国藩学术研讨会收到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论文共100余篇,由岳麓书社出版了论文集《学者笔下的曾国藩》一书,曾国藩研究由此走向了新的高潮 1996年元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富厚堂公布为省级文物养护单位是年12月,双峰县富厚堂管理所挂牌成立,与县文管所,县纪念馆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 1999年,县文化局调原县图书馆馆长胡卫平任双峰县富厚堂管理所第一任所长兼县纪念馆党支部书记至此,富厚堂有了专职的管理干部 国务院公布富厚堂为全国重点文物养护单位 (一) 2000年春,原娄底行署专员,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省农办副主任赵世荣同志,以省政协常委的名义,通过调研,写出了《关于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文物养护与旅游开发的报告》,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长的文选德同志作了重要批示(见附件)赵世荣同志还将自己的著作《曾国藩的故园》一书向省领导及有关单位赠送 5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