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船借箭课件3.ppt
26页日积月累日积月累•关于三国的歇后语关于三国的歇后语•草船借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满载而归•张飞吃豆芽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小菜一碟•周瑜打黄盖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诸葛亮借箭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有借无还•张飞吃秤砣张飞吃秤砣——铁了心铁了心•孔明借东风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巧用天时•东吴招亲东吴招亲——赔了夫人又折兵赔了夫人又折兵日积月累日积月累•关于三国的成语关于三国的成语•望梅止渴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三顾茅庐 味同鸡肋味同鸡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手不释卷手不释卷 老马识途老马识途 自有妙用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神机妙算 心甘情愿心甘情愿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三国演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弄清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弄清“神机妙神机妙算算”这个词语的意思这个词语的意思介绍背景介绍背景自由朗读要求•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思考:思考:• 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它的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它的 • 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如何将课文划分段落?如何将课文划分段落?体会词义体会词义•妒忌妒忌:•惩罚惩罚:•自有妙用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神机妙算: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他。
恨他严厉地处罚严厉地处罚自然巧妙的用处自然巧妙的用处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整体感知 1.1.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起因(起因(1 1——2 2)) 准备(准备(3 3——5 5)) 经过(经过(6 6——9 9)) 结果(结果(1010))按事情发展2.在文中找出在文中找出“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起因、准备,经的起因、准备,经过和结果,把文章分成四部分过和结果,把文章分成四部分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草船借箭接受任务 诸葛亮 有知识借箭准备 有胆量草船借箭 神机妙算 有肚量如期交箭 有计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诸葛亮诸葛亮 字孔明,琅琊字孔明,琅琊((l lángyngyá))阳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蜀汉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卧龙”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谓“隆中对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主要谋士 周瑜周瑜:历史上的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性度恢廓廓”,谦让服人,有,谦让服人,有“雅量高雅量高致致”刘备称他刘备称他“文武筹略,文武筹略,万人之英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灭”,的,的“千古风流人物千古风流人物”,,成了成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冤屈的人物 鲁肃鲁肃:历史上的鲁肃: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思度宏远”,,“有有过人之明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隆中对》》有相似之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三国演义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侮的典型。
默读,请你思考默读,请你思考: 1 1、、周周瑜瑜是是怎怎样样“请请”诸诸葛葛亮亮商商议议军军事事的的??他他的的真真正正目目的的是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2、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于是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意欲加害诸葛亮,于是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名,暗里是设下陷阱,以共商军事,作战急需用箭为名,暗里是设下陷阱,假借假借“公事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从周瑜不动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声色的话中反映出他的险恶用心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和战胜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十万大军,所以不和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曹操的十万大军,所以不和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的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的“军令状军令状”,表现出诸葛亮的,表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足智多谋3、使周瑜自叹不如的是诸葛亮的什么?神机妙算知周瑜•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1.用用“如果如果……就就……”的句式来表达句子的句式来表达句子的意思;的意思;•2.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假设?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假设?•因为诸葛亮知道(因为诸葛亮知道( )妒忌他有()妒忌他有( ),),会从中阻挠,所以诸葛亮要(会从中阻挠,所以诸葛亮要( )不要告)不要告诉(诉( )这件事)这件事周瑜周瑜才干才干鲁肃鲁肃周瑜周瑜•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你借给我一些船,每只船上要有军士和许你借给我一些船,每只船上要有军士和许多草把子多草把子•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用哪句好?为什么? 第一句用了具体数字,写出了诸葛亮对船的第一句用了具体数字,写出了诸葛亮对船的具体要求用第一句好,表现了诸葛亮对计划早具体要求用第一句好,表现了诸葛亮对计划早已胸有成竹已胸有成竹。
知鲁肃•诸葛亮要鲁肃别把这事告诉周瑜,结果这样?•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1.“果然”是什么意思?•2.“事实”是什么?“所说或所料”又是什么?相符吗?•3.用上“果然”有什么作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 事实是鲁肃没向周瑜提借船的事,所料是诸葛亮让鲁肃不要提此事表现事实与诸葛亮所预料的完全相符知天时知天时•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他们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谁来读读 小结: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前两天没动静可不可以不写,直接交代: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样写多简练,这样改好吗?为什么? 小结: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对天气情况了如指掌怪不得周瑜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知地利•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么他又是怎样找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1、、“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北岸开去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档,使受箭面积大•3、、“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为什么?为什么?•4、、“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追也来不及了 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
两面受箭,既能多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 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水流方向向东,风向向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水流方向向东,风向向东,因此船受箭归来才会顺风顺水,这就是诸葛亮的东,因此船受箭归来才会顺风顺水,这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神机妙算知曹操•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功,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琴手射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琴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鲁肃吃惊地说: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诸葛亮葛亮笑笑着说:着说:“雾这样大,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1.在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怎样理解诸葛亮的笑?”•2.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吗?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怪不得周瑜长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怪不得周瑜长叹一声,说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笑自己神机妙算(自信的笑)笑曹操不敢出兵(胜利的笑)笑周瑜不自量力(胜利的笑)笑鲁肃忠厚老实(幽默、宽厚的笑)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①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②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③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①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利用有雾的天气,其借箭的妙计才能实施•②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大雾满天,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得放箭•③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用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小结: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一夜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