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市西城区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调查报告.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6525408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02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京市西城区“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调查报告 何敏【摘要】 老字号是凝结中国千百年商贸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以西城区57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为例,对当前老字号企业的发展近况和发展瓶颈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从有效推进传承与创新、建设老字号特色集聚区、建立健全协调服务机制、提高老字号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振兴和发展中华老字号企业的政策建议关键词】 中华老字号 企业 振兴与发展 传承与创新“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老字号的独特技艺、文化传承和经营理念等为当地的商贸文化积累了宝贵的财富然而,当前老字号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进一步开放,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一些老字号如全聚德、同仁堂等及时抓住机遇调整经营战略,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一些老字号却不能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面对国内新品牌的兴起和外来品牌的冲击陷入困境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老字号企业发展近况如何?存在哪些困难和发展瓶颈?应该从哪些关键因素入手,更好地推动老字号的发展?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57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为例,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以下调查报告一、“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发展现状2006年,商务部公布了全国首批434家“中华老字号”名单,其中有67家位于北京,37家注册在西城区;在2012年商务部公布的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名单中,北京的38家“中华老字号”中有20家在西城区目前,西城区经商务部两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共57家,这些老字号的经营领域主要涉及餐饮、医药、文化休闲等行业1、“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1)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西城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西部,为皇城文化代表之地,是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商贾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保留了大批的传统老字号绝活工艺目前,西城区57家“中华老字号”的平均年龄为154岁;百年以上的“中华老字号”31家老字号品牌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鹤年堂、六必居、柳泉居、荣宝斋、王致和、烤肉宛、桂馨斋、天福号、砂锅居、小肠陈,均创业于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见表1其中,最年长的是药业老字号鹤年堂,创始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迄今有610年的历史大部分“中华老字号”创始于清朝,见表2悠久的历史为中华老字号带来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现有的57家中华老字号中,具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老字号绝世技艺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笔无形资产,提升了老字号的内在品牌价值,见表32)地域分布集中,业态分布广泛受历史形成的影响,西城区老字号品牌集聚,所处位置大多集中在繁华的商业街,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商业街、琉璃厂文化街和什刹海商业街的门店最为集中,它们为繁荣核心城区的商业、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大栅栏街区有全聚德、张一元、月盛斋、天福号、内联升、义利、步瀛斋、瑞蚨祥、谦祥益、大观楼等;琉璃厂街区有荣宝斋、一得阁、戴月轩、清秘阁、中国书店等;什刹海商业街有爆肚冯、同和居等这些中华老字号行业分布广泛,几乎覆盖了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行业,見图1其中,有23家分布在餐饮行业,11家食品加工类企业,7家为商业零售类企业,3家集中在医药行业,5家为茶业,5家文化休闲类,3家为服务业可以看出,餐饮行业的中华老字号最多,占总数超过40%3)改制程度不一,隶属管理相对集中西城区的老字号经过解放初期社会主义改造,绝大部分实现了公私合营,逐步转变为国有企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区属老字号企业自上而下进行改制,大多成为国有资产控股、参股企业原来老字号归口管理的委办局则转变成为集团公司,股权掌握在华天饮食、全聚德、金座投资等几家主要的公司手中,形成老字号隶属相对集中的管理格局,许多老字号企业是这些公司的二级、甚至三级子公司但也有老字号企业彻底脱离国有资本的参与,成为个人资本控股的企业,如表4所示2、“中华老字号”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缺乏市场竞争,老字号企业在通过“全行业公私合营”转为国营企业后,多数经营良好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加入WTO之后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西城区老字号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的发展状况业参差不齐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1)发展势头强劲,领先所在行业第一个层级是一部分从原来的小作坊、单体店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的中华老字号这些企业规模大、竞争能力强,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如同仁堂、全聚德、西单商场等均已申请上市,取得长足发展全聚德于2007年上市,到2012年营业收入已达到19.44亿元,利润额达到2.16亿元西单商场于1996年上市,营业额从2006年的10亿元发展到2012年的32.3亿元,见表5。

      这些企业或为上市公司,或为隶属于国有参控股的大型商业集团,其自身或母公司实力雄厚,企业经营规范有序,成为北京乃至全国行业内的领跑企业,品牌价值逐年提升由于调研拿到的最新数据不够完整,根据现有资料分析,这部分老字号约占总数的15%~20%左右2)发展健康平稳,速度和活力有待提高第二个层级是一大批发展平稳的老字号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整体发展平稳,但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管理创新、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仍然有待提高在市场对外开放和北京宏观环境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这些老字号发展速度与发展活力表现较好,其规模约占西城老字号的60%~70%左右如鸿宾楼、烤肉宛、烤肉季、柳泉居、峨眉酒家、护国寺小吃等老字号,虽然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但随着消费者偏好和市场的多元化,这些中华老字号也面临着成本上升、人才难留等一系列问题除餐饮行业外,食品加工类的王致和、义利、天源等,以及在商业零售、文化休闲、茶业、医药行业部分老字号也属于这个层级3)发展不容乐观,有的濒临危境第三个层级是企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的企业这些老字号约占20%,由于经营不善、经营场地拆迁等各种原因,个别老字号企业甚至濒临停业如北京地毯五厂,由于市场萎缩以及人工成本提升导致的“工人荒”、经济管理不善等各方面因素,该厂连续亏损,2011—2012年企业利润率达到-40.8%,目前仅靠政府支持和补贴勉强维持。

      医药行业的德寿堂也面临困境,2012年亏损39万元,营业额仅为0.8万元,发展前景十分令人担忧二、“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调研可以看出,“传承”和“创新”仍是老字号发展的永恒主题总体来讲,“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老字号品牌价值流失严重老字号品牌是老字号的核心价值,是不可复制的无形资产然而,造假者利用“老字号”或“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仿造产品牟取暴利,导致老字号的品牌形象严重受损,这一点在门坎相对较低的餐饮行业和食品加工行业尤为明显例如,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打着老字号旗号的爆肚店,如“老满爆肚”等这些冒牌老字号的存在,不仅使真正老字号的生意受到了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败坏了老字号的名声他们打着老字號的旗帜哄抬物价,欺瞒消费者,又做不出老字号该有的风味,对于不了解北京特色的游客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另外,这些冒牌老字号还存在着不尊重宗教习俗等现象,引起很多传统清真老字号和消费者的愤慨老字号品牌价值的流失还体现在其他一些方面:一是老字号品牌价值没有得到有效评估因为没有相关老字号品牌评估体系,导致老字号品牌评估进入股本困难,或者在实际议价中老字号品牌价值被低估二是老字号的品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由于不实际拥有老字号品牌,使得一些改制后的民营企业或者老字号的实际经营者对老字号品牌价值提升的认识不够,维护品牌的动力不足,出现经营上的短视现象,导致品牌价值流失三是一些老字号由于法律等相关知识的欠缺或是企业资金有限,老字号品牌注册等保护不到位例如,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缺乏资金或认识不足,致使许多老字号企业域名没有注册,这将会对中华老字号企业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改革不彻底“老企业,老机制”的现象在老字号企业中比较普遍,传统的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因循至今虽然许多企业已经改制,但改革不彻底和经营理念落后导致老字号的发展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成为阻碍老字号企业发展的根本瓶颈例如,老字号企业改制成为集团公司或投资运营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之后,管理层级多,体制固化,使得老字号在经营上没有自主权由于利润上缴母公司,因而企业难有资本实现扩大再生产或尝试新的经营方式,导致老字号企业在经营决策上跟不上市场的快速变化,在人才引进上不能与市场接轨,无法实现通过投融资扩大规模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制约了老字号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在改制时国有土地、老字号品牌等并没有作为股本进行评估入股,导致产权经营关系不明晰,这也为推动老字号市场化运作、引入新的资本带来困难。

      同时,我们还发现有许多老字号的经营理念落后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些老字号依然故我,不仅在工艺、包装、机制、产品推陈出新上缺乏创新思变意识,在市场定位、质量和服务上也不能与时俱进,被新生和外来品牌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前面提到的北京地毯五厂和德寿堂就是典型的例子3、人才匮乏首先,人才构成趋于封闭,人才引进存在困难老字号企业的管理人员多是企业改制之前的老员工,人才构成整体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学习与应用接受度较差其次,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要学会、学精,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技艺传承人多是企业基层员工,且都是大专以下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其行业流动性大,面对社会上一些相对简单、工资相对丰厚的工作,老字号的技艺传承、薪酬福利、企业文化、规划培训等方面都欠缺吸引力,由此造成老字号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存在较大困难,这也制约了老字号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三、“中华老字号”保护振兴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振兴发展老字号,无论对于老字号企业自身,还是对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京城著名的老字号,是近代民族工业和传统商业的历史见证,不仅展现了商业文化,而且也体现了宗教、教育和饮食文化,对于展现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独具魅力的巨大旅游文化资源。

      西城区作为北京重要的老字号品牌集聚区之一,老字号在其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2010—2012年,西城区老字号企业的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6%,高于同期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4个百分点,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做出较大贡献近年来,西城区政府不断加大对区域老字号的扶持和保护力度,从政策方面引导老字号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向主题化、多元化、体验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把企业做大做强西城区政府出台并实施《西城区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若干意见》,以“做精做强一批,提升发展一批,恢复改造一批”为工作目标,从2012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支持2000万元,营造多元化投融资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促进老字号发展的合力经过多年发展,西城区已经形成一批集团化运营的老字号企业,一些老字号如张一元、内联升等通过连锁经营不断发展展望未来,西城区振兴发展老字号的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有效推进传承与创新,提升老字号品牌(1)更新发展观念,提升服务意识老字号的发展,说到底是老字号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提升的问题一是产品设计和生产经营理念的更新和提升。

      要保持对新技术新理念的高度敏感和开放的态度,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