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科学重点大汇总.doc
17页1. 口腔: 是指由牙齿、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涎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2. 颌面部( maxillofacial region ):上起额部发际,下至舌骨水平,左右达颞骨乳突垂直线之间的区域3. 临床上,颌面部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两眉弓中间连线为第一横线,口裂平行线为第二横线4. 颌面部的解剖区域可分为: 额部、眼眶部、眶下部、颧部、鼻部、口唇部、颊部、腮腺咬肌部、耳部、颞部、颏下部、下颌下部5. 磨牙后区: 由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组成其中,磨牙后三角位于下颌第三磨牙的后方磨牙后垫为覆盖于磨牙后三角表面的软组织,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时,磨牙后垫常显红肿6. 舌乳头包括: 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7. 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上颌骨体,四突即为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上颌骨体分为四壁一腔,为前、后、上、内四壁和上颌窦腔构成的形态不规则的骨体下颌骨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支,下颌体分为上、下缘和内、外面下颌体外面相当于前磨牙区上下缘之间有颏孔开口向后上方,颏神经血管经此穿出下颌支上方有两个骨突,前者称冠突,后者称髁突 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及髁突颈等为下颌骨的骨质薄弱部位,易发生骨折 。
下颌骨血运较上颌骨少,且有强大的肌肉筋膜包绕,炎症化脓时不易引流,骨髓炎发生较上颌骨多见8. 闭口肌群(升颌肌群)主要附着于下颌支,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牵引力方向以向上为主,伴有向前、向内的力量开口肌群(降颌肌群)主要起于下颌体,至于舌骨,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总的牵引方向是使下颌骨向下后方9. 头颈部的动脉来自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颌面部血液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包括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等10. 颌面部的静脉系统可以分为深、浅两个静脉网浅静脉网由面前静脉和面后静脉组成,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面部静脉位于表情肌内,肌肉收缩可推进血流,面部静脉瓣很少,一定条件下血液可以逆流当面部感染时,特别是鼻根部和口角连线三角区内感染,处理不当细菌和毒素可以逆流到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11. 翼静脉丛: 位于颞下窝,大部分在翼外肌的浅面,少部分在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通过卵圆孔和破裂孔与海绵窦相通12. 颌面部常见的重要的淋巴结有环形淋巴结群和纵行淋巴结群前者包括腮腺淋巴结、颌上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后者包括颈浅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颈深下淋巴结。
13. 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运动神经主要是面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经眶上裂出颅)、上颌神经(经圆孔)、下颌神经(经卵圆孔). 功能:主管颌面部感觉和咀嚼肌运动面神经: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功能:主管面部表情肌的运动 .口腔颌面部的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运动神经主要是面神经三叉神经自颅内三叉神经半月节分三支出颅,即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下颌神经的分支包括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颏神经分布于双尖牙前的牙龈、下唇、颊粘膜和皮肤颊神经分布于下颌磨牙颊侧的牙龈、黏膜和皮肤14. 面神经分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非常重点!!)面神经分支神经分布损伤后表现颞支额肌、眼轮匝肌上份、耳上肌、耳前肌额纹消失颧支额肌、眼轮匝肌患侧眼睑闭合不全颊支颊肌、笑肌、提上唇肌、口轮匝肌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不能鼓腮下颌缘支三角肌、下唇方肌、口轮匝肌口角歪斜颈支颈阔肌对功能影响小15. 在颌下切口时,应在下颌下缘1.5-2cm 以下,以免损伤下颌缘支16. 三对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腮腺分泌液主要为浆液;下颌下腺分泌液主要为浆液,含少量黏液;舌下腺分泌液主要为黏液,含少量浆液唾液内含淀粉酶和溶菌酶,唾液具有湿润口腔,软化食物,消化食物,抑制致病菌活动的作用。
17. 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 2/3 为舌神经(Ⅴ的分支)分布 ,舌后 1/3 为舌咽神经(Ⅸ)及迷走神经(Ⅹ)分布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舌的运动由舌下神经(Ⅻ)支配18、牙体解剖结构有那些?牙冠、牙颈、牙根19. 牙的组织结构 ①牙釉质②牙本质 —可再生③牙骨质 —可再生④牙髓牙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牙釉质 :牙冠表面,乳白色,有光泽,是一种半透明的钙化组织,含无机盐 96%,为人体最硬的 一种组织 牙本质 :构成牙的主体,色淡黄而有光泽,含无机盐 70%,硬度比牙釉质低,内含神经末梢,受刺激时有酸痛感 牙骨质 :覆盖牙根表面的一层钙化组织,色淡黄,含有无机盐 55%,硬度与骨相似 牙髓:位于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牙髓中有血管、淋巴管、神经、成纤维细胞,主要功能为营养牙体组织并形成继发牙本质20. 舌乳头分类:丝状乳头 :刺状细小突起,上皮有角化故呈白色,数量较多,遍布于整个舌体背面菌状乳头 :呈覃状,色红,大而圆,散在于丝状乳头间,数量比丝状乳头少,含有味觉神经末梢轮廓乳头 :8~12 个,较大,呈轮状,沿人字沟排列,乳头周围有深沟环绕,含有味蕾有味觉。
叶状乳头 :位于舌根部两侧缘,为数条平行皱襞,平常不明显,炎症时充血发红,突起而疼痛21.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易遭受外伤,易早发现(2)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较强,愈合较快;出血多,局部肿胀明显( 3)解剖结构复杂:并发症多( 4)自然皮肤皮纹:指导切口( 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和功能:先天和后天(6)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颅脑和咽喉22.口腔颌面部的常用检查器械包括:口镜、镊子、探针,其他23.龋病( dental caries/tooth decay)的病因 :细菌、食物、宿主、时间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敏感的宿主,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24. 龋病1. 根据病变深度可分为 :浅龋、中龋、深龋2. 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 浅龋:窝沟龋的龋损部位色泽变黑,用探针探查时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平滑面龋一般呈白垩色、黄褐色或褐色斑点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对冷、热、酸、甜刺激也无明显反应 X 线片检查有利于发现隐蔽部位的龋损,还可采用荧光显示法或氩离子激光透射法辅助诊断2) 中龋:龋坏达牙本质浅层形成龋洞,洞内牙本质软化呈黄褐或深褐色有主观症状,刺激后有酸痛感觉,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颈部牙本质龋的症状较为明显3) 深龋:龋洞深大,达牙本质深层位于临面的深龋,外观略有色泽改变,洞口较小而病损破坏很深无自发性痛,若食物嵌塞于洞中,可出现疼痛症状遇冷热和化学刺激是,产生较为剧烈的疼痛,去除刺激后症状立即消失3. 龋病治疗方法:1) . 化学疗法:经药物处理,终止 / 消除龋坏的方法2) . 再矿化疗法:用人工方法使脱矿的牙釉质发生再矿化,以恢复牙齿硬度3) . 窝沟封闭:口腔临床最重要的预防龋齿方法之一4) . 修复性治疗:(窝洞预备、术区隔离、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充填)口腔临床最主要的龋齿治疗方法简答:龋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1)浅龋:釉质龋,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 2)中龋:牙本质浅龋,冷热酸甜敏感,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3)深龋:牙本质深龋,冷热酸甜或食物嵌塞疼痛治疗: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窝沟封闭,修复性治疗25. 简述你所知的几种常见牙体硬组织病,并对它们进行鉴别①龋是一种以细菌为主,口腔多种因素与外界因素复合作用所致的牙体硬组织进行性、破坏性疾病牙体硬组织有色、形、质的变化色:最初釉质脱矿而呈白垩色,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形:组织崩解形成龋洞质:硬组织软化。
②釉质发育不全:是牙齿发育过程中造釉器发育障碍形成其釉质缺损处光滑坚硬,常对称性出现在同期形成与萌出的牙齿上③氟斑牙:是在牙齿形成期时长期饮用含氟量较高的水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性牙齿病变,牙冠可见白垩色或黄褐色改变,但质地坚硬无软化④楔状缺损:发生在牙体的唇颊侧牙颈部的 “V” 形缺损,多见于上颌尖牙或双尖牙缺损部位质地坚硬无软化27. 急性牙髓炎1. 急性牙髓炎( acute pulpitis)的临床表现:(特别是疼痛特点)1) 剧烈疼痛: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疼痛加剧,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疼痛不能定位,化脓时可有热痛冷缓解2) 患牙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龋、充填物、深牙周袋或外伤等3) 探诊常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4) 患牙对温度刺激极为敏感,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进行牙髓活力电测时,患牙在早期炎症阶段,反应性增强,晚期炎症则表现为迟钝5) 晚期炎症的患牙有垂直向径叩痛2. 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方法: 开髓引流;切开排脓;安抚治疗;消炎止痛、针刺镇痛开髓引流(应急处理):局麻下直接进行牙髓摘除,完全去除牙髓后,放置无菌小棉球暂封目的 —引流炎症渗出物,降低髓腔高压,缓解疼痛 方法是:在局麻下以锐利的钻针迅速穿通髓腔,放置丁香油棉球止痛;安抚镇痛 —在局麻下用温水充洗龋洞,用挖匙除去龋坏组织,将浸有止痛剂的小棉球置于洞底,封洞; 药物镇痛:口服或局部使用镇痛剂; 针刺止痛:合谷或平安穴。
28.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1. 临表:1)、根尖脓肿:(1)患牙自发剧烈、持续性的跳痛,牙伸长,不能咬合;((3)松动 II-III 度;( 4)根尖部牙龈潮红,不肿,扪痛(压痛2)扣痛( ++)- ( +++);5)颌下、刻下淋巴结肿大、2)、骨膜下脓肿:( 1)持续性搏动性跳痛,自觉患牙高起;(2)扣痛( +++);( 3)松动 III 度;( 4)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压痛,深部有波动感(5)全身症状明显,体温身高,发力3)、粘膜下脓肿:( 1)患牙胀痛,咬合痛减轻;( 2)扣痛减轻;( 3)松动减轻;( 4)移行沟肿胀成半球形,波动感明显( 5)全身症状缓解2. 急性根尖周炎 (acute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的应急处理答案:缓解疼痛,消除肿胀,转为慢性后再作常规治疗髓腔开放引流:人工开通髓腔引流通道,打通根尖孔,缓解根尖部压力,解除疼痛;切开排脓:急性尖周炎骨膜下或粘膜下脓肿期,应在局麻下切开排脓,通常髓腔开放和切开排脓可同时进行;安抚治疗: — 根管外伤和化学药物刺激引起的,应去除刺激物,冲洗后封药安抚;调颌磨改; 消炎止痛:口服或注射抗菌素;急性期拔牙:无保留价值者,必要时全身用药以防感染扩散;急性根尖周炎 (acute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浆液期与急性牙髓炎的鉴别诊断答案:急性牙髓炎有自发性和阵发性,温度刺激可使疼痛加重,疼痛不能定位,常有牵涉痛,疼痛常在夜间发作,且较白天剧烈,患者常夜不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