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件).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80083344
  • 上传时间:2024-08-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3.05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课8/28/20241llj 参考书参考书¡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董克用、叶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吴国存、李新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华硕、刘彦杰:《危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解决方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2月¡劳伦斯·S ·克雷曼:《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8/28/20242llj 讲授内容讲授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概述4¡人力资源管理理论4¡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4¡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6¡员工的招聘与录用6¡员工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6¡薪酬管理6¡劳动关系48/28/20243llj 课程要求¡评分方法:课堂出勤与表现 30% 期末考试 70%¡积极参与¡保证出勤¡广泛阅读8/28/20244llj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2 人力资本理论¡§3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8/28/20245llj §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的当代最重要的经济理论之一。

      ¡开辟了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Ø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Ø加里·S·贝克尔(Gary S. Becker),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8/28/20246llj 一、西方与东方两个阵营的对峙¡美国——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苏联——东方社会主义阵营¡50年代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美国¡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研究视点聚焦于教育投资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8/28/20247llj 二、战后欧洲重建经验的反思¡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重建与复兴的经济援助计划Ø“具有技术知识和所有必需的技能以及学习新技术能力的工人”是马歇尔计划成功的基本条件¡欧洲迅速复兴Ø战后德国汉堡仅在5个月内,生产能力便恢复到被轰炸前的80%Ø人力资本是西欧的“长边”条件Ø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8/28/20248llj 三、经济学面临着挑战¡求解“经济之谜”是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动力Ø现代经济增长之谜:产出增长率远远超出了生产要素的投入增长率Ø库兹涅茨之谜:相对于国民收入的上升,美国的净资本形成在下降Ø里昂惕夫之谜:美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不是资本密集型的,而是劳动密集型的Ø工人收入增长之谜:收入增长与工时缩短Ø个人收入分配平均化趋势之谜8/28/20249llj §2 人力资本理论¡传统西方经济理论中的“资本”Ø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厂房、机器设备、存货等各种有形的物质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全资本”的概念Ø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8/28/202410llj 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的知识和技能被认定为资本的一种形态,称之为人力资本Ø人力资本的形成——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医疗保健投资、劳动力迁徙投资¡人力资本存量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大¡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计算方法Ø用收益率的方法计算教育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8/28/202411llj 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投资即是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收入效应理论Ø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成本的当前价值等于未来收益的当前价值8/28/202412llj 人力资源、人力资产VS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人力资产:当HR被定义为某个经济实体(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以带来经济利益时,即为人力资产。

      ¡人力资本:某特定经济主休预先投资而形成,并作为生产经营要素或获利手段使用,以取得预期收益时,即人力资本8/28/202413llj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尽管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对人的投资,但是知识、思想、理念等因素并未受到足够重视¡1980年代后期,罗默(Romer)、卢卡斯(Lucas)等人提出的新增长理论弥补了人力资本理论这方面的不足8/28/202414llj 1、罗默的新增长理论¡ 生产要素包括四个方面:资本、非技术劳动、人力资本和新思想¡ 人力资本是按接受教育的年限来衡量,而新思想是指特殊的知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专业化的人力资本不仅自身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而且会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收益递增,形成“收益递增”的增长模型 8/28/202415llj 2、卢卡斯的新增长理论¡资本区分为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劳动力划分为纯体力的“原始劳动”和表现劳动技能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后者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的积累途径Ø内生效应:通过脱离生产的正规和非正规学校教育Ø外在效应:通过生产中的边干边学,工作中的实际训练和经验积累8/28/202416llj 四、几个概念¡新增长理论Ø知识和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源一样是生产要素,由于知识产品和人力资具有溢出效应,因而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对知识和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可以持续提高一国的长期增长率。

      ¡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Ø在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8/28/202417llj 五、世界历史上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美国对英国的追赶(1871-1913年)Ø1870 年,美国人均GDP相当于英国的75.3%Ø1870-1913年,美国GDP年均增长率为3.9%,而英国为1.9%Ø1913年,美国人均GDP超过英国5.5个百分点Ø1870年,美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英国的88.3%,1913年提高到91.2%8/28/202418llj 五、世界历史上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日本对美国的追赶(1953-1992年)Ø1950年,日本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19.6%Ø1953-1992年,日本GDP平均增长率为6.5%,同期美国为3.0%Ø1992年,日本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90.1%Ø日本人力资本积累从1867年开始,1913年日本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美国的68.2%,1950年达到80.8%,1992年为82.4%8/28/202419llj 五、世界历史上三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韩国对西欧的追赶(1965-1992年)Ø1965-1992年,韩国GDP年均增长率为8.8%Ø1973年,韩国人均GDP相当于西欧国家的24.3%,1992年上升至57.5%Ø1970年代后,韩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大约每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1995年达到52%;中等教育入学率达到90%,与其他OECD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相当8/28/202420llj 结论¡经济追赶伴随着人力资本的先行追赶,因此人力资本追赶是经济追赶的先导。

      8/28/202421llj §3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管理是科学,科学由原理组成8/28/202422llj 同素异构原理¡化学中的一个原理¡用于HRM:同样数量的人,用不同的组织网络连结起来,形成不同的权责结构和协作关系,可以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要发挥1+1>2的优势8/28/202423llj ¡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用于HRM: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应摆在组织内部不同的职位上,给予不同的权力和责任,实行职位的对应和适应¡动态对应能级层序原理高层领导低层领导中层领导技术技能人际技能观念技能8/28/202424llj 要素有用原理¡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用好之人Ø“天生我才必有用”;Ø人的素质呈现多面性;Ø“横看成岭侧成峰,南北东西各不同”¡人才贵在适用8/28/202425llj 互补增值原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个体间取长补短形成组织整体优势Ø知识互补、能力互补、性格互补、年龄互补、关系互补¡北大张维迎语:未来企业竞争优势之一就是公司内部员工的知识结构有一种互补的优势¡成功案例:麦肯锡公司8/28/202426llj 系统优化原理¡人力资源系统经过组织、协调、 运行、控制,使其整体功能获得最优绩效的理论Ø系统功能由系统结构决定Ø通过目标整合、利益协调减少系统内耗Ø系统对外开放环境的适应力和内在的凝聚力决定系统的对外竞争力罗丹雕塑巴尔扎克雕像的启示8/28/202427llj 激励强化原理¡人们同时会有多种需要,只有主导需要能引起动机;¡主导需要下产生多种动机,只有强势动机才能实际产生行为。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引起达成导向满足8/28/202428llj 信息催化原理¡重视教育、培训保持人力资源质量优势;¡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人力资源E化管理8/28/202429llj 反馈控制原理¡HRM各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结,存在因果关系¡HRM要设定目标及衡量标准¡建立灵敏、准确、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适应8/28/202430llj 弹性冗余原理¡“弹性”指弹性度”,超过了某个度,弹性就会丧失¡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定额等都有一定的“度”,超过这个“度”进行开发,只会使人身心疲惫,精神萎靡不振,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损失¡在充分发挥和调动人力资源的能力、动力和潜力的基础上,松紧合理、张驰有度、劳逸结合8/28/202431llj 文化凝聚原理¡组织对个人的吸引力,或个人对组织的向心力;¡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和粘合力8/28/202432llj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