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口号”发布背后的故事范文(3篇).docx
10页五一口号”发布背后的故事1948年5月1日,《晋察冀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五一口号”,题目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右上为毛泽东同志侧身头像五一口号”的发布,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在我国统一战线史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O1.1948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发动主动进攻,相继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为迎接全国胜利,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东渡黄河,由陕北转移到河北此时的国民党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已陷入全面危机国民党策划和制造的“较场口惨案”“下关惨案”“李闻惨案”等一系列惨案,使民主党派一些人士从“第三条道路”的幻梦中清醒过来同共产党团结合作,一起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成为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愿望和自觉选择因此,一个如何建立新中国的严肃政治课题,已经摆到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全国人民面前按照惯例,每年“五一”前夕,中共中央都会通过新华社对外发布有关纪念“五一”的专门决定,或举行集会、游行,或刊发文章、社论1947年3月,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新华社留下小部分人员组成工作队,跟随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转战陕北,大部分人员在社长廖承志的率领下转移到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涉县东西戌村坚持工作。
1948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廖承志给中央发来一封电报,请示中共中央:“五一”劳动节快到了,中央有什么重要政策决定通过“五一口号”来向全国发布?廖承志的这封电报,引起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认为该是通过“五一口号”对外公布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提出新中国政权蓝图的时候了021948年“五一”前夕,中央宣传部门拟定了“五一口号”初稿送毛泽东同志审阅毛泽东对其逐字逐句进行审核修改其中,重要的修改有:一是将新华社电头由“总社”改为“陕北”这是出于战争的需要,迷惑敌人,使其以为毛泽东领导的中央机关还在陕北转战二是将初稿第五条“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修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此条是“五一口号”的点睛之笔,公开提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向国内外宣告要建立新中国、成立新政权三是将初稿第二十三条“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万岁”划掉,将第二十四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一一中国共产党万岁”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天下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和家国情怀。
修改后的“五一口号”共23条,字字千钧有深意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晋冀察军区驻地,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通称城南庄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如何促进和迎接中国革命全面胜利的到来会上,周恩来指出,“五一口号”不是宣传口号,而是行动口号,这是形势发展的趋势,全国人民的要求经过讨论,会议决定,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布《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03《晋察冀日报》的前身为《抗敌报》,1937年12月11日由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创刊该报于1938年4月转归晋察冀,后成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1940年11月7日,《抗敌报》改称《晋察冀日报》,邓拓任社长兼总编抗战期间,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和极其简陋的工作条件下,《晋察冀日报》工作人员利用广泛的消息源,巧妙地绕过敌人的封锁线,源源不断地获取消息、坚持出版发行,担负着开展抗战政治宣传的重要使命当时《晋察冀日报》社驻地在新房村,离城南庄只有一公里远因《解放日报》已于1947年3月中央撤离延安而停刊,中央发布的重大消息都由《晋察冀日报》刊登因此,《晋察冀日报》成为首刊“五一口号”的报纸据曾任《晋察冀日报》编委会编委、编辑部副部长陈春森回忆:“快到中午的时候(注:1948年4月30日),晋察冀日报社接到上级任务,中央要求‘五一口号'一定要保证在5月1日当天见报。
那天我是值班编辑,由于这个任务特别重要,邓拓也来到编辑室和我一起值班从下午等到傍晚,稿件一直未到,我们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晚上10点刚过,毛主席审定的稿子终于送到了……事不宜迟,邓拓和我马上进行编排,迅速送印厂排出小样,我们再对小样反复校对,确保内容准确无误……凌晨,刊登着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晋察冀日报》在印刷厂开机印刷那天晚上,从社长、总编到编辑、排版和印刷工人,大家都没有合眼,整整忙碌了一夜,待报纸印刷完毕已是东方大亮我们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在5月1日那天迅速将刊登有‘五一口号’的《晋察冀日报》发放出去J1948年5月2日,《人民日报》等报纸也全文刊载,“五一口号”迅速传播到海内外,极大鼓舞了艰苦斗争中的各民主党派5月2日,李济深、沈钧儒与在港的各民主党派代表欢聚一堂,对“五一口号”进行了热烈广泛的讨论5月5日,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等12位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名致电毛泽东并转解放区全体同胞,表示响应“五一口号拥护召开新政协他们相继发表声明、宣言和通电,热烈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通电指出,中共“五一口号”“事关国家民族前途,至为重要全国人土自宜迅速集中意志,研讨办法,以期根绝反动,实现民主此后,许多代表人物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纷纷到达解放区,1949年9月参加新政协,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贡献。
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主题征文:发挥法宝作用更加凝心铸魂统一战线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法宝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汇聚磅礴力量,更加需要发挥它的法宝作用大团结大联合是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统战工作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能发挥法宝作用,说到底是它为我们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解决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问题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人心齐,泰山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战工作能够使我们分清敌友,团结多数,最大限度地分化、孤立和瓦解打击敌人,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统一战线积极发挥凝聚共识和教育引导作用,团结社会各界,为巩固新生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做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统一战线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功地探索出来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关键是要坚持求同存异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要面对不同的政党、民族、宗教、社会阶层和海内外群体等各种政治和社会力量。
统战工作的任务就是通过发扬“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优良传统,加强教育引导,统一思想共识,在尊重不同政治和社会力量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可能的一致性,在共同利益和目标的基础上结成同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的时和势、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发生了某些重大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动,我们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统一战线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上的作用更加重要新时代我们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战线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统一战线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非公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知识分子人数增多、素质提高,统一战线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统一战线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我们要深刻理解发展壮大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统战工作发挥新时代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健全制度,巩固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
新时代的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相连在长期的统战历史进程中,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党为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探索和发展出一整套的制度体系,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同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构建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我们探索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功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们创造性地提出并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保证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我们完善了宗教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我们完善了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发挥了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积极作用;我们还加强了新时代的海外统战和侨务工作,积极探索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通过各项制度安排,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发挥作用统战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广大统战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政治认同必须以制度建设作为保障,通过各种有效的制度渠道和制度安排,包容吸纳统战成员中的代表人士履行政治职能,进行政治参与等实践活动在政治实践中认识、理解、熟悉和把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价值内涵,逐步建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维护者和捍卫者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主题征文: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奋进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联合政府的行动纲领口号共有23条,其中第四条是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及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奋斗J第五条是号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J民建5月23日在上海秘密召开常务理监事会议,作出决议:“赞成中共'五一’号召筹开新政协,成立联合政府,并推章乃器、孙起孟为驻港代表,同中共驻港负责人及其他民主党派驻港负责人保持联系J这个决议,是民建在发展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民建政治立场、政治纲领的转折。
它实际上宣布民建放弃了最初成立时“不右倾、不左袒”的中间路线,在国共两党的激烈斗争中,最终选择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共团结合作的立场这一事件,为以后民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民建响应和赞成中共“五一口号”,表明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共团结合作的立场这是民建作出的自觉的、正确的历史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既是民建优良传统的核心,也为民建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正确的思想基础重温民建积极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历史,我们看到,从毛泽东和黄炎培的“窑洞对”到孙起孟提出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入宪法的建议,到陈昌智的“民主党派要敢讲铮言,不要怕得罪人”的讲话,再到郝明金提出的“新时代民建要有新担当、新贡献、新成绩”……无不证明了民建与中国共产党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重温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对于进一步坚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努力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作出新贡献,具有重要意义纪念“五一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