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适《醉后赠张九旭》原文翻译赏析(Word可编辑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
  • 文档编号:167663564
  • 上传时间:2021-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优质文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适《醉后赠张九旭》原文翻译赏析(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 高适《醉后赠张九旭》原文翻译赏析来自诗词2021年最新推荐此类别包括醉后赠张九旭阅读答案;生查子;出塞;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琵琶行;蜀道难;醉后赠张久旭 赏析;清平调三首其一;出塞马戴翻译;最后赠张久旭;醉后赠张九旭主人形象;醉后赠张九旭刻画了怎;醉后赠张九旭拼音版;醉后赠张九旭试题案;醉后赠张九旭诗歌答案;醉后赠张九旭 古诗词鉴赏等内容,欢迎关注  《醉后赠张九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适其古诗全文如下: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前言】  全诗在章法上虚实结合,虚写处内蕴丰富,而不显得空虚;实写处形象具体,但笔调轻灵,而无板滞胶着之感这种巧妙的结合,使诗人的感情与诗中主人公的形象融为一体,产生出动人的艺术力量另外,此诗语言清新明朗,与诗中欢快活泼的情绪相适宜,真切动人。

      如果说第一联只是诗人对张旭的总的印象,是虚写,那么,以下各联即转入了对张旭形象的具体刻画,是实写字里行间,倾注着诗人对张旭无比钦敬的感情  【注释】  ①张九旭:即张旭字伯高,吴县(今属江苏)人,排行第九以草书著称,人称“草圣”又喜饮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玄宗时召为书学博士  ②漫相识:轻易随便地认识、结交  ③殊不然:根本不是这样  ④书自圣:书法上自然而然地超凡入圣  ⑤颠:颠狂  ⑥老:在这里是久经其事的意思  ⑦青云:这里是青云直上之意指玄宗召张旭为书学博士一事  【翻译】  世上的人随便交朋友,而这位老人却不这样兴致一来书法自然天成,醉酒之后语言尤其豪放癫狂头发白了而恬然自乐,不问他事;眼睛里只有天上自由漂浮的白云床头上放着一壶酒,人生能有几回醉呢  【鉴赏】  首联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张旭的与众不同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大意是,世上很多人即使天天见面,给人的印象也不深,而张旭这个人却不一样翁”,是对张旭的尊称,在这一抑一扬之中,张旭的形象如高峰突起,给人以强烈印象,令人肃然起敬这一联好像漫不经心,随意道来,却起得十分有力  如果说第一联只是诗人对张旭的总的印象,是虚写,那么,以下各联即转入了对张旭形象的具体刻画,是实写。

      字里行间,倾注着诗人对张旭无比钦敬的感情  张旭有两个称号,一是“草圣”,二是“张颠”,为世所公认,实写时即先从这两个称号着笔:“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张旭精楷书,尤善草书,逸势奇状,连绵回绕,自创新的风格,人称“草圣”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就有“张旭三杯草圣传”的诗句又《新唐书文艺传》说:张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这一联对句互见,是写张旭在酒醉兴来之时,书法就会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言语也更加狂放不羁,一副天真情态诗中表现了对张旭书法、性格的由衷的赞美,同时暗示了艺术重在性灵的自然流露  接着进一步赞美了张旭泊然于怀、不慕荣利的高贵品质:“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青云”这里指隐逸这一联写得十分传神,读者仿佛看到一位白发垂垂、蔼然可亲的老者,不问世事,一身悠闲,轻松自得正因为不乐仕进,具有隐者的风度和情怀,才能够性情旷放,因此也才能够时时保有天真之态,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不同流俗的极高的成就这一联乍看似与第二联平列,而实则深入了一层,将诗意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深度  尾联承接上联,继续推进,描写张旭的醉眠生活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两句化用了《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一个典故:“孔文举(即孔融)有二子,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

      孔融是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文举,诗文皆善,为人恃才负气,狂放不羁这里以孔文举比张旭,足见推重之意但这一联写张旭生活情形,不是平直叙述,而是以问句出之,显得格外亲切意思是:您老人家床头那壶酒,怕会被家中子、孙偷喝吧,能伴您几次醉眠呢?意思已略带调侃,但又极有分寸,包涵着丰富的意蕴一方面,表现张旭平时经常醉眠,形象更为生动可感另一方面,诗人在老前辈面前竟然开起玩笑来,这位老前辈的豁达可亲自然可以想见,而诗人自己的天真发问,也愈显得醉态淋漓至此,宴席间的热烈气氛,宴饮者的融洽关系,皆如在目前这是以醉写醉,以自己的旷放衬托张旭的旷放,使题目中的“醉后”二字,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张旭的可敬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全诗在章法上虚实结合,虚写处内蕴丰富,而不显得空虚;实写处形象具体,但笔调轻灵,而无板滞胶着之感这种巧妙的结合,使诗人的感情与诗中主人公的形象融为一体,产生出动人的艺术力量另外,此诗语言清新明朗,与诗中欢快活泼的情绪相适宜,真切动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