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窦娥冤比赛一等奖教学设计.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41837930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通辽一中高一语文组学案设计 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 制作人:郑建宏 张素君 张萌:记笔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学时: 《窦娥冤》学案设计(教师版)预习案计划课时:3课时第1课时用于完成有关戏剧及《窦娥冤》的常识掌握,后2课时用于教材《窦娥冤》的学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杂剧知识包括元曲、元杂剧、杂剧作家认识元杂剧特点识记要点)2.了解关汉卿识记要点)3.积累字词识记)4.熟悉《窦娥冤》剧情识记主要情节)5.把握《窦娥冤》主要矛盾,窦娥形象理解内容并分析讨论)6.理解作品主题7.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思考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回答)(二)、情感态度价值观8.学习窦娥有正义感、敢于抗争的精神过程与方法】:四设计,六环节【设计意图】:人教版必须课程安排只有这一个单元的戏剧,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所有学生共同掌握关于戏剧的常识性知识,元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也需要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根据这些情况,确定1-3目标戏剧剧本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有其特殊性,也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要发挥其语文教育中的功能。

      基于这一点,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窦娥冤》剧情,认识窦娥这一光辉的人物形象,把握戏剧主要矛盾,理解作品主题,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反抗精神等,同时感受元杂剧的形式特点、语言风格所以根据这些情况,确定4-6目标每条目标后面提示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应该达到的标准目标1-4第一课时完成,目标5、7、8第二完成,目标6、7、8第三课时完成自主预习】:1.了解杂剧知识(1)什么是元杂剧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记笔 【设计意图】:了解元杂剧概念 (2)查阅资料,完成下表,弄清杂剧与元曲的关系我们学过的《天净沙 秋思》属于元曲中的小令,其特点是一宫调一曲子,与小令并列的是一个宫调内几支曲子,叫(套曲);小令和套数合在一起叫(散曲);(元杂剧)与散曲合在起起称为元曲说明:请根据上面这段话,用几个大括号表示小令、套曲、套数、杂剧、元曲的关系记笔 【设计意图】:结合学过文学作品及推荐阅读作品,认识元曲、杂剧、套数、套曲、小令的外延关系3)查阅资料,完成下面题目。

      元曲作家最著名的四个人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关汉卿 杂剧 《窦娥冤》马致远 散曲 《天净沙·秋思》 杂剧 《汉宫秋》白 朴 杂剧 《墙头马上》 《梧桐雨》郑光祖 杂剧 《倩女离魂》 《王粲登楼》四大家之外,与关汉卿齐名的世界级剧作家是王实甫,代表作是(《西厢记》)元代戏曲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他在元代剧坛高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所作杂剧六十七种,今存十八种;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其中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设计意图】:了解元杂剧代表作家,详细了解关汉卿4)查阅资料,完成下面题目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窦娥冤》共几折?有楔子吗?都有哪些角色?能唱的角色是谁?全剧四折一楔子,课文节选前三折窦娥 梼杌 蔡婆婆 张驴儿 张驴儿父亲 窦天章 窦娥【设计意图】:了解元杂剧的本体特点:结构、角色,通过了解窦娥冤的结构、角色特点来认识元杂剧的结构角色特点记笔 2.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楔子(xiē) 盗跖(zhí) 嗟怨(jiē) 应验(yìng) 前合后偃(yǎn) 罪愆(qiān) 亲家(qìn) 衔冤(xián) 连累(lěi) 湛湛青天(zhàn) 恓惶(qī) 错勘(kān) 亢旱(kànɡ) 主角(jué) 鳏寡孤独(ɡuān) 埋怨(mán) 尸骸(hái) 提防(dí) 变徵(zhǐ) 哥哥行(hánɡ) 嫡亲(dí) 看觑(qù)  蓦然(mò) 绣闼(tà) 缥缃(piǎo xiāng)刬的(chàn) 捱(ái) 鞴(bèi) 祗(zhī) 桃杌(wù)    亲眷(juàn) 孛老(bó) 杳无音信(yǎo)【设计意图】:识记生字生词。

      3. 请用简要的话概括《窦娥冤》三折一楔子的基本内容窦娥七岁被卖,做蔡家童养媳窦娥拒绝改嫁,窦娥蒙冤入狱窦娥含冤被斩,临刑前发三桩誓愿  【设计意图】:熟悉《窦娥冤》剧情,训练学生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为实现下一步的教学目标打基础第一课时:展示预习成果活动设计: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任务完成情况,展示预习成果如有不足,加以补充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任务为驱动,促进交流合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展示与校对,强化知识的记忆,实现学习目标我的疑惑: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题地位,让学生及时记录疑惑。

      新课导入案导入:有一首小曲是这样唱的“小白菜啊,地里黄啊,两三岁啊,没了娘啊”同学们听过吧?!这是连续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的主题曲,它还原了满清的第一大冤案当你看到剧中的“小白菜”和“杨乃武”的命运以冤案悲剧告终,会有什么感受呢?(预设答案:为之感伤;冷静的去思考悲剧后面的原因)(故事梗概,清末,余杭士子杨乃武应乡试中举,摆宴庆贺房客葛小大妻毕秀姑颇有姿色,人称“小白菜”她本是葛家童养媳,曾在杨家帮佣余杭知县刘锡彤曾为滥收钱粮敛赃贪墨,被杨乃武联络士子上书举发,断了财路,心怀怨隙他儿子刘子和用迷药奸污了毕秀姑,又把她丈夫葛小大毒死嫁祸于“小白菜”和“杨乃武”最终杨乃武目击毕秀姑奉懿旨,被押解尼庵削发为僧,自己虽保住了命,却已一身伤残,几为废人,连举人功名也不准恢复,不禁黯然自问:“我这冤案是昭雪了么?大清真有青天么?……一曲冤歌传百年,长伴遗恨说青天?”):记笔 我的感受: 【设计意图】:创设和课文相似的情境,让学生快速走近的氛围,用学生熟悉的电视剧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问作为导入启发学生的思考。

      创设的问题和下面设计的课文探究很好的衔接探究案【合作探究一】:(探究戏剧矛盾冲突、及其中表现出来的主人公性格)1、优秀的戏剧作品一定 “有戏”,就是说人物与人物之间要有矛盾冲突读完剧本后,你认为窦娥都与什么人有矛盾冲突?主要矛盾是跟谁的冲突?请分析这些矛盾冲突的表现与根本原因是什么完成下面表格填完表格后与同组同学交流,然后到全班展示)设计意图】;欣赏戏剧的首要任务是把握戏剧主要矛盾,没有戏剧冲突就没有戏剧通过本问题让学生理清主要人物的矛盾关系2、你认为窦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概括分析其中,画出第三折里最能表现窦娥特点的语言,有感情朗读,感受窦娥情感变化的过程,然后做简要分析,写在下面要求:尽量全面,先主后次填完表格后与同组同学交流,然后到全班展示)设计意图】:在把握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把握主要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和矛盾把握可以理解戏剧的主题掌握窦娥形象,可以充分理解其悲剧根源,认识悲剧的价值引导学生重视人物台词,通过台词感受人物精神世界窦娥矛盾对象矛盾表现主要矛盾后面画√矛盾冲突中窦娥表现出来的性格张驴儿父子张驴儿误把自己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饱受封建压迫、苦难深重反抗意识太守桃杌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被判以死罪有反抗精神的、不屈服婆婆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善良的、符合当时道德标准的良家女子、孝顺婆婆【合作探究二】:(探究形成人物性格的主要社会根源):记笔 1、我们一般强调自己受冤时就说“我比窦娥还冤”呢,现在读了课文,请分析窦娥冤在哪里?有多冤?通过她的悲剧,我们认识到什么?把你的答案写在下面。

      完成后与同组同学交流,然后到全班展示)冤,即无辜受屈窦娥怕连累婆婆而屈招,可恨的是官府竟偏听偏信,毫不作调查研究,更不作情理剖析,严刑逼供,草草结案造成窦娥冤案的是官府的昏庸和残暴、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设计意图】:1、通过这一问题的分析掌握戏剧主题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正义精神,批判精神,同情弱者,批判昏庸与残暴,社会黑暗与腐败2、前面这三个问题的设计是整体的,是鉴赏戏剧的基本步骤,也是通过这三个问题教给学生鉴赏戏剧的方法可以用于学习后两篇课文的学习2、本剧的题目全名叫“感天动地窦娥冤”,为什么叫“感天动地”?作品中具体指什么事情?现实中会发生这样的事吗?作品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你还能举出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例子吗?把你的答案写在下面完成后与同组同学交流,然后到全班展示)有感天动地具体指窦娥死后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亢旱三年这一超现实的情节首先是表现窦娥反抗精神的需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窦娥是无力辩白自己的冤屈的,她的故事到她被斩就结束了这样,她强烈的反抗精神便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为了突出窦娥的反抗精神及其巨大力量,作者安排了这样的超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