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探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0372447
  • 上传时间:2021-1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2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探析 唐宁 周杨【摘 要】目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主要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方法:将132例进行腋窝淋巴清扫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术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情况以及病历资料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肢体气压以及功能锻炼干预结果:本研究中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13.6%(18/132),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放疗和合并高血压等可能为影响患者术后上肢出现淋巴水肿的主要因素实施护理干预后,疼痛、上肢状况与生存质量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与护理前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其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因素较多,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可有效的改善疼痛与水肿状况,对于生存质量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关键词】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护理对策R472 A 2095-6851(2018)09--02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影响因素较多,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欠佳因此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降低其发生率与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1]本研究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进行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132例于2015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入院诊疗的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患者年龄范围为21-76岁,平均47.95.2岁;发病位置方面,69例为左侧,63例为右侧;临床分期方面,78例为I期,36例为II期,18例为III期1.2 护理方法 对术后上肢出现淋巴水肿症状的患者及时进行为期两周的肢体气压以及功能锻炼干预其中,每日进行一次30min的肢体气压干预即调整体位至平卧位后用气压治疗仪袖套部分对患肢及肩部进行包裹,再调整压力至8.00kpa(60 mmHg),并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逐渐循环充气加压功能锻炼干预中,手指功能锻炼于术后24h开始,每日进行四次3-5min由拇指开始依次屈伸手指的锻炼肘部锻炼于术后24h开始,主要在洗漱与就餐时练习使用患侧手,睡觉时则为其垫上小枕上臂功能锻炼于术后72h开始,每日进行三次3-5min上肢上举超过头部的练习摆臂运动在术后一周开始,按每日三次3-5min的强度,通过双手与脑后合十以及体侧大幅摆动,双肘于胸前90度弯曲开合以及向后展开等方式进行1.3 指标观察与评价 术后三个月通过是否存在酸痛及健侧肿胀增粗超过2cm对上肢淋巴水肿的情况进行判定。

      若为凹陷性水肿且在抬高处理后消失,属I级;若存在中度纤维化,抬高后水肿未消失,属II级;若为象皮肿,属III级疼痛判定主要依据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对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上臂与前臂差值进行测定,并结合FACTB(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其生存质量进行综合性评分结合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基本临床指标及治疗方案与术后病情特点,分析淋巴水肿的主要相关因素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多因素分析行Logistic回归分析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主要因素分析 术后切口延迟愈合与上肢功能锻炼,以及放疗和合并高血压等四项因素,均为影响患者术后上肢出现淋巴水肿的主要因素详见表12.2 护理前后疼痛、上肢状况与生存质量情况分析 本研究中共18例患者术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实施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由5.280.34分降至1.920.42分;上臂差值由0.680.32cm升至1.200.39cm;前臂差值由0.970.65cm降至0.710.69cm生存质量方面,生理状况由18.16.02变为23.16.35;社会/家庭状况由17.285.16变为21.745.03;情感状况由17.25.13升至21.95.92;功能状况由10.13.02升至15.23.96。

      统计学分析发现,上述护理前后相关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3 讨论乳腺癌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可能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等不良并发症,对其身心健康存在一定影响有研究报道指出,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约为20%本研究中患者发生率为13.6%(18/132),较现有报道略优,可能与患者自身素质良好有一定关系相关报道表明乳腺癌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与年龄以及体质量指数等均属于不良并发症的风险因素[2]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统计学分析发现,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术后上肢功能锻炼和放疗以及合并高血压等均可能为影响其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放疗对患者皮肤存在一定影响,容易出现破溃与感染情况;切口愈合速率欠佳会导致局部抵抗力降低;功能锻炼进行受阻对于上肢的功能恢复不利;高血压水钠潴留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诱导组织间液的增加及积聚,导致出现水肿通过实施肢体气压及功能锻炼干预,可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局部區域的血液与淋巴循环状态以及代偿性增生,减轻淋巴水肿状态[3-4]在本研究中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患者的疼痛评分、上臂与前臂差值以及生存质量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护理前相关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

      综上所述,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期具有积极的影响参考文献崔玉珍,王霞,齐莹佳,王媛媛,董媛媛,姜玉霞.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病人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18,4(01):53-55.季舒,柏素萍.一例乳腺癌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1):145-146.贾杰.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认知与康复治疗[J].康复学报,2017,27(06):1-4.丁艳妮,王雁,杨佩,沈斐,杜绒,王改娟.针对性护理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8):164-165.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