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BMS3.0用户手册—.doc
34页BMS3.0 电池管理系统1BMS3.0 电池管理系统用户手册BMS3.0 电池管理系统2前 言 非常感谢您选择了本公司BMS3.0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为了使您能够更好地安装、使用和维护本产品,请在安装和使用前仔细阅读本用户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BMS3.0是本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电池管理系统,能为各类动力锂电池组提供完善的保护,可实现对电池组电压、电流、温度等多种电池参数的高精度检测,对各种故障实时报警并采取应急措施,精确动态估计电池组的剩余容量,可同时控制多路大电流的电池均衡,并具备可选的充放电控制功能 BMS3.0同时提供与充电器、电机控制器等车载系统的CAN总线接口,实现协议的共享,并提供多种可选的显示单元解决方案1.1本手册内容 本手册由7大章节、2个附录构成 1 前言:介绍本手册的内容、结构 2 BMS3.0能量管理系统介绍:系统各模块的功能简介 3 系统的安装:系统各模块的安装尺寸和安装方法 4 系统的配线:系统所需线束的规格和参数 5 触摸屏使用与参数设置:触摸屏软件使用及BMS参数设置 6 故障诊断:系统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7 日常保养及维护:系统各模块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 8 服务指南 10 附录A 产品常见异常说明 11 附录B 系统配件清单 1.2 提示 本手册包含客户必须掌握的重要信息,如客户未严格按照本手册指引来安装、使用和维护本产品,本公司将不承担相关后果或责任 1.3 声明 为求准确,本手册已经过验证和复审本手册包含的指导和描述对BMS3.0能量管理系统是准确的, 但是由于技术的改进,以后的BMS3.0能量管理系统及手册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BMS3.0 电池管理系统3BMS3.0 产品突出优势 高准确率—— 采用独有卡尔曼滤波算法(SOC的 估算非常精确,误差≤8%); 高精确度——基于独有D-Filter 算法高精度采集系统,系统参数(动态电池电压、电流等)采集误差均在 0.2% 以内;电压采样精度±5mV(-20℃~85℃),电流采样精度±0.5A,温度采样精度±0.5℃; 高安全性——双重隔离电路及主动保护技术、强电安全、电磁兼容设计、多重主动保护技术(全面的安全管理和控制系统); CAN 总线通讯功能——可实现与整车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之间的CAN 总线通讯,实时提供电池的SOC、电池的最大允许放电电流,优化电池能量使用; BMS3.0 电池管理系统4高效均衡——领先的高频开关电路与温度保护技术(电池智能均衡技术)的使用,可同时控制多路电池均衡, 均衡电流达到1A,并设置温度、均衡失效等多重保护,确保均衡稳定可靠; 强电控制——将强电控制和主控模块独立设计,独立的强电控制盒可将高压控制与系统主控部分分离,避免串扰,提高电磁抗干扰能力,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系统上电自检——系统上电后对电压、温度、通讯、显示等功能进行自动检测,保证系统自身的工作正常。
上位机通讯和数据存储——通过RS485接口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并有显示屏上自带的存储设备将电池组实时信息记录下来,方便分析电池组数据;BMS3.0 电池管理系统5BMS3.0产品典型应用 电动轿车专用系统 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轿车中,BMS是整车电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BMS通过CAN总线与整车控制器、智能充电器、仪表进行通讯,对整车系统进行安全、可靠、高效的管理整车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读取BMS数据,进而由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并将数据显示在仪表盘上,同时BMS与智能充电器进行通讯 典型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轿车的BMS,主要由1个主控模块,N个数据采集模块组成 技术特点: 强大的通讯功能:通过CAN总线与整车控制器及整车仪表进行通讯,实时显示汽车运行时的各种参数;完善的系统自检功能:BMS 设置了强大的系统自检功能,系统上电后对电压、温度、通讯、显示等功能进行自动检测,保证系统自身的工作正常; 可靠性高:系统通过CAN总线及高压继电器来控制充放电,并通过EMC测试、高低温老化、振动实验等,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配备数据存储模块,可实时记录并存储汽车运行时各项关键数据,同时配备上位机软件,可完成与PC机之间的智能通讯; 均衡电流大:可同时控制多路均衡,均衡电流达到1A,国内为数不多达到安培级均衡电流的厂家。
电动大巴专用系统 对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大巴而言,BMS的抗干扰能力至关重要在大巴运行过程中,强烈的电磁干扰会影响BMS的正常工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BMS3.0能量管理系统将强电控制部分和弱电部分分开,有效地屏蔽电磁干扰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通讯方式均采用了汽车标准CAN通讯协议,从而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典型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大巴的BMS,主要由1个主控模块,N个数据采集模块和1个强电控制模块组成 BMS3.0 电池管理系统6 微型车及储能项目专用系统 微型车系列电池规格主要有48V、72V和96V48V能量管理系统是由1个主控模块和1个数据采集模块组成(每个数据采集模块最多能采集16串单节电芯),72V和96V能量管理系统均是由1个主控模块和2个数据采集模块组成能量管理系统通过总线与主控模块进行通讯和控制,并与电机控制器、充电器进行CAN通讯,将电机转速及故障发送给主控模块,储能项目的控制原理与此相同,我们会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 技术特点: 强大的通讯功能:通过CAN总线控制充放电回路,同时通过CAN总线,与整车仪表盘进行通讯; 可靠稳定:系统通过EMC测试、高低温老化以及振动实验等,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BMS3.0 电池管理系统7安全指导 安全标记说明: 危险:由于没有按要求操作造成的危险,可能会导致火灾、人身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注意:由于没有按要求操作造成的危险,可能会导致人身中等程度的伤害或轻伤,以及发生系统损坏请用户在安装、使用和维修本系统时,仔细阅读本章,务必按照本章内容所要求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操作如出现因违规操作而造成的任何伤害和损失均与本公司无关 危险用途 本系列管理系统必须用指定的电压供电,否则可能造成系统损坏本系列管理系统用于电池组信息的监控和管理,不能作为它用,否则可能引起系统故障或火灾注意到货检验 若发现系统受损或缺少部件则不可安装,否则可能发生事故装箱单与实物名称不符时,请不要安装并及时和本公司取得联系(见本手册第八章:服务指南)注意安装 搬运、安装时,请轻抬轻放,以免砸伤脚或损坏产品 本系统要远离易燃物体,远离热源 安装本系统时切勿将杂物落入其内部,否则可能引起系统的故障危险 必须由合格的电气工程人员进行接线工作,否则有触电或损坏系统的危险 接线前必须确定电源处于断开状态,否则有触电或火灾的危险注意接线 严格按照数据采集模块地址序号进行安装,否则采集到的数据和触摸屏显示不对应。
确认电池串数是否与数据采集模块串数是否相同,否则可能导致采集数据不完整 确认电压检测排线线束接线顺序是否正确,否则可能导致系统损坏 确认控制继电器接线是否正确,否则可能导致系统和电池组损坏 确认电源正负极接线是否正确,否则可能导致系统损坏危险 所有模块和控制台正确连接后方可通电,通电状态下严禁拔插线,否则有触电的危险 设置页面的参数不可轻易更改,否则可能对电池造成损坏注意 运行 运行前,请确认本系统是否在允许使用的范围内,否则可能引起系统的损坏 运行前,请确认系统控制策略是否正确,否则可能导致电池损坏危险维护检查 如果要拆卸外壳,请务必断电,否则有触电的危险 线路板有大量芯片,请勿用手触摸,以防静电损坏线路板 请指定合格的电气工程人员进行维护、检查或更换部件危险其他 禁止自行改造本系统,以免造成严重事故BMS3.0 电池管理系统8目录第一章 BMS3.0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介绍 ............................................................................................................................. P.9 1.1 产品结构 ........................................................................................................................................................................................................................... P.9 1.2 功能简介 ........................................................................................................................................................................................................................... P.91.3 技术规格参数 ................................................................................................................................................................................................................ P.91.5 主控模块 .......................................................................................................................................................................................................................... P.10 1.6 数据采集模块 ............................................................................................................................................................................................................... P.111.7 电流传感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