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的分类法与主题法课件.ppt
22页圖書的分類法與主題法圖書的分類法與主題法 雲林科技大學 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蔡輝振圖書分類圖書分類圖書分類是圖書館將圖書資料採購入館後,由於蒐藏的圖書資料過於繁雜,因此圖書館都會依據圖書分類法,將圖書資料依其內容主題的不同,分別歸類,給定分類號,以作為圖書館圖書整理和提供利用的工具圖書分類法:圖書分類法:是圖書館為了方便圖書收藏和借閱而採取的一種分類方法一般分類法分為:1.基本法,按主題分類2.附加法:按年代、地域、語言分類3.還可以人為按版本、規格等分類目前已經發展有好幾種分類法,可提供適合於某一特定圖書館及其 讀者所需要的存取與管理方式一般說來,每一種分類法都有一個按 規定原則將知識編列入一個有大類、中類、小類的體制圖書分類法:圖書分類法:純數字碼分類法純數字碼分類法純數字碼分類法純數字碼分類法杜威十進位圖書分類法 通用十進位圖書分類法 中國圖書分類法 賴永祥中國圖書分類法 何日章中國圖書十進分類法 日本十進分類法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圖書分類法 英數字碼分類法英數字碼分類法英數字碼分類法英數字碼分類法美國國會圖書館圖書分類法 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 1999年第四版已改名為中國圖書館分類法 冒號圖書分類法 布立斯圖書分類法 杜威十進圖書分類法杜威十進圖書分類法杜威十進圖書分類法(英文: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是由美國圖書館專家麥爾威杜威發明的,對世界圖書館分類學有相當大的影響,被許多英語國家的大多數圖書館採用。
在美國,幾乎所有公共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都採用這種分類法杜威十進位圖書分類法於1876年首次發表,歷經22次的大改版後,內容已有相當程度的修改與擴充最新的版本為2004年版該分類法以三位數字代表分類碼,共可分為10個大分類、100個中分類及1000個小分類除了三位數分類外,一般會有兩位數字的附加碼,以代表不同的地區、時間、材料或其他特性的論述,分類碼與附加碼之間則以小數點.隔開例如 330 表經濟學 + .9 表地區別論述 + .04 表歐洲 = 330.94 表歐洲經濟學杜威十進圖書分類法十個大分類杜威十進圖書分類法十個大分類000 - 電腦科學、資訊與總類 100 - 哲學與心理學 200 - 宗教 300 - 社會科學 400 - 語言 500 - 科學 (指自然科學) 600 - 技術應用科學 700 - 藝術與休閒 800 - 文學 900 - 歷史、地理與傳記 中國圖書分類法中國圖書分類法中國圖書分類法初成於1927年完成,系南京金陵大學圖書館館長劉國鈞以杜威分類法為基礎,擴增有關中國圖書的類目以便適合中國的需要編制而成中國圖書分類法首先在金陵大學圖書館試用,隨後普及全國經賴永祥增修的賴永祥中國圖書分類法至今為臺港澳各地圖書館所沿用。
兩者的綱目大體一致,但詳細的分號數碼偶有分別)由於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因素,中國大陸地區圖書館後來採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而中國大陸一些圖書館較早時期的圖書室仍然沿用中國圖書分類法中國圖書分類法十大分類 000 總類 100 哲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科學類 400 應用科學類 500 社會科學類 600-700 史地類 600 中國史地 700 世界史地 800 語文類 900 藝術類 英數字碼分類法英數字碼分類法 美國國會圖書館圖書分類法 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 1999年第四版已改名為中國圖書館分類法 冒號圖書分類法 布立斯圖書分類法 主題法主題法主題法之意義:主題法有兩種涵意,其一是指主題整序法,其二是指主題檢索語言第一種涵意,它是一種用語詞標識處理文獻、組織主題檢索工具(或檢索系統)的方法即是將眾多的文獻根據其內容主題,強制性地用一個語詞標識系統予以組織的過程其過程有二:一是主題標引,即將文獻的主題概念轉換為經規範處理的語詞標識(即主題詞);二是主題檢索,即用戶在檢索時須將其提問的概念,轉換為主題詞表已規範的語詞標識 第二種涵意:主題檢索語言,它是指文獻檢索語言(簡稱檢索語言)而言。
主題語言有兩大類型,其一是以號碼為文獻主題標識的分類檢索語言(分類語言),其二是以語詞為文獻主題標識的主題檢索語言(主題語言)前者簡稱分類法,後者簡稱主題法主題法的構成要素有四:語詞標識、字順系統、參照系統、主題檢索工具(主題目錄、主題索引、主題詞倒排檔)主題法特點:無論主題檢索語言,還是主題整序法,它們共同的基本特點有下列五點: 1.按文獻所論的事物(即主題)集中文獻 2.採用經過規範處理直接表達文獻所論述的事物的語詞 3.以參照系統等間接顯示事物概念間(即主題詞之間)的關係 4.以字順序列提供按事物名稱檢索文獻的途徑(即主題檢索途徑) 5.依主題詞的字順系統,排列款目詞之順序 主題法與分類法:主題法與分類法都是揭示文獻主題內容的方法,在標引過程中,均需對文獻進行主題分析,而且一般都要以預先編製好的、反映主題概念的工具 分類表或主題詞表為依據因而提供系統檢索主題的分類法,也可視為廣義的主題法但兩者仍存在著以下六點的差異:1.標識符號的不同:標識符號的不同:分類法通常以號碼(數字或字母)作為文獻主題內容的標識,標引或檢索時都必須使用分類號主題法則是直接以自然語言中的語詞(詞或詞組)作為文獻內容主題的標識,標引或檢索時都必須使用主題詞。
由於主題法的標記符號係以自然語言中的語詞為基礎,因而在概念表達的直觀性特點上,主題法較優於分類法而分類法的標記符號係以號碼為基礎,基本上不受語言文字的束縛,不同語種的同一主題可使用相同的分類號來表達,所以在標識的通用性乃至標準化方面,主題法則遜於分類法2.體系編排的不同:體系編排的不同:分類法的標識符號既然是號碼,其規範工具或檢索工具自然依號碼順序(數序或字母順)編排主題法的標識符號既然是語詞,其規範工具或檢索工具自然依字順(中文多依筆畫或音序,西文依字母)編排 3.語義關係的不同:語義關係的不同:分類法主題的內在關係主要通過上下位類、同位類以及交替類目、參見類目和注釋來顯示尤其在體系分類表中,類目間等級關係可以通過類目排列的位置、縮格形式,乃至字體直接且明顯地展示出來因而分類法的系統性、等級性較強,便於族性檢索,並可根據檢索需要進行擴檢或縮檢主題法的主題內在關係,主要通過廣義詞、狹義詞和相關詞等詞間參照系統的方式來顯示,此外也通過詞族索引、範疇索引等進行分類顯示所以,主題詞表中相關主題之間的關係比較難以直接地、一目了然地展示出來,因而在族性檢索,尤其是較大範圍課題檢索中,不如分類法4.集中分散的不同:集中分散的不同:分類法以學科內在聯繫為基礎來組織主題概念,將具有同一學科性質的、研究不同不同對象的文獻聚集在一起。
例如將茶、稻、麥等各種農作物的栽培方面文獻聚集在農藝類下,而將有關這些農作物的加工和營業方面文獻聚集在農產加工和農產品業之類下即同一對象的文獻,因其研究角度的不同,因而在分類檢索系統中分散至各處 主題法係以事物主題名稱的字面形式來組織文獻,將從不同角度研究同一對象的文獻按主題詞聚集在一起例如將有關茶的栽培、運銷、價格、營業、加工等各方面的文獻都集中於“茶”這個主題詞之下 總之,分類法按學科集中,而主題法則按事物集中因此可以說,在分類檢索系統中集中於某一類目之下的文獻,在主題檢索系統中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主題詞之下;反之,在主題檢索系統中集中於某一主題詞之下的文獻,在分類檢索系統中往往分散在不同的類目之下 5.適應性能的不同:適應性能的不同:分類法因受學科體系及標記符號的束縛,增添新主題或改變原有主題位置的難度都比較大,更無法合理安置那些學科關係不明或關複雜的主題,分類檢索系統中所容納的知識體系也往往落於科技發展之後 主題檢索系統中的主題標識按字順排列,增刪主題詞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結構,只需變更個別主題詞之間的參照關係,因此可隨時根據學術文化的發展與文獻實際情況增補新詞,刪除和調整舊詞,使系統中所容納的主題容易與學術保持同步。
6.組織文獻的不同:組織文獻的不同:利用分類法和主題法皆可以建立檢索工具或檢索系統,但是由於分類法系統性強,分類標記簡短、易寫、易排,因而可以發揮其系統組織文獻的功能,用於分類排架、編制文獻通報及分類統計等主題法基本上缺乏這方面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