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旅游行业管理}第九章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pptx

142页
  • 卖家[上传人]:卓****库
  • 文档编号:140768910
  • 上传时间:2020-08-01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1.06MB
  • / 1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章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1,第一节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概述,2,一、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概念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是指那些以社会风情为主体,反映社会风貌、人文意识、人文教育以及人文文化等内容,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的活动性、过程性旅游资源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一类,主要强调在人类文化的影响下,人类文化行为的过程性和传承性包括了人格化的自然环境,人在自然环境下的文化行为民风习俗、民族风情是人文活动的具体体现人文活动作为一种习惯,对民族群体的思想和行为有着很大的约束作用3,二、人文活动的旅游特征 1.社会政治性:是指这种资源是在一定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制约下形成的,展现、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产品,也必然反映本社会政治、文明之人文风貌如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风情旅游,主要展现民族团结和睦的风貌,展现历史上的盛大与衰弱和现今自强不息的人文风貌那些低级的、黄色的和带有迷信色彩、殖民色彩的不健康的人文活动,应排除于旅游资源之外4,,2.民族文化性:无论是社会风情,还是社会艺术乃至饮食等内容,都是归属于一定的民族,展示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即社会性同民族性水乳交融,缺乏民族性就不足以体现其社会性。

      尤其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突出这一点,将使我国以民族风情为主体的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更加丰富5,3.地域差异性:由于我国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东西部的经济差异,各地各民族的活动方式、饮食、服饰等也具有很大的不同如在中国的饮食习俗中,南鱼北肉,南米北面,南甜北咸,表现出强烈的地域差异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依托一定的地域空间,因此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特征6,,4.形式多样性: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连续而没有中断,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从饮食到起居,从服饰到装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种文化活动广阔而深厚,礼仪文化、风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可谓包罗万象,形式多样7,,5.展示体验性: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当然也可以通过实物展示,但更重要的是依托一定的文化活动过程,向游客展示生动、独特、新奇、神秘、有趣的文化内涵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关键在于活动过程的组织,在于提供给游客的活动过程设计,在于可参与程度及体验性8,三、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分类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是新提出的人文旅游资源类型,2003年5月1日实施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将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划分了4个亚类和16个基本类型。

      亚类(基本类型)分别是:人事记录(人物、事件)、艺术(文艺团体、文学艺术作品)、民间习俗(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民间节庆、民间演艺、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宗教活动、庙会与民间集会、饮食习俗、特色服饰)和现代节庆(旅游节、文化节庆活动、商贸农事节、体育赛事活动)9,,四、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 首先,人文活动是文化参照的对象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民俗,在居住、饮食、服饰、生产、婚姻、家庭、村寨、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游客出于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和认知心态,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体验其文化内涵如厌倦大都市生活的现代人,从平面化、模式化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追寻那些现代人失落的传统文明,或者追求自己生活中所没有的新奇和刺激10,其次,人文活动是审美参照的对象旅游活动本身就含有审美娱乐的成分,游客对人文活动的满足,大多由审美娱乐活动获得因此,最能吸引游客的是各民族包含宗教仪式在内的艺术活动在游客的眼里,艺术形式甚至成为他们认知不同民族的标志11,,第三,人文活动是向外界展示本土文化的窗口,是对自身文化的肯定。

      人文活动作为旅游内容,其吸引对象是外来人,具有向外域文化展示本土文化的特殊意义同时,加深了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接触和交融,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乡土自豪感 最后,人类活动作为旅游资源,是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可带来可观的效益,对于带动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高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12,第二节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13,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个不同的民族都相对集中地聚居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既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渊源,又反映了特定自然环境的影响,民族文化是我国最重要的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 二、主要的民族文化 1.民族文学 2.民族服饰 (1)汉族的服饰 (2)少数民族服饰 炎热地区的轻薄短紧型 内地平原的轻便型 寒冷地区的厚重宽大型14,三、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中最主要的是民族风情,最典型的内容是民族节庆活动,特别是那些与现代生活有一段距离、带有民族古老传统的活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保留有很多的独特的风俗与传统15,,四、民俗文化 1.民俗的特点 民俗,即民间风俗,它是一种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

      它包括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工艺、家庭、村落、社会结构、民间职业、岁时、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各种禁忌、道德礼仪、口头文学、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它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的作用下,形成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主要特点:,16,(1)民俗的社会性民俗事象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喜好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并靠群体流传下来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只有同社会习俗相结合,才会得到社会承认,融于社会的民俗中例如蒙古族是古老游牧民族,逐草而居,地域辽阔,部落相距很远,有一种族外抢婚风俗,一旦成功,喜庆之情是可以理解的因而“婚礼歌”就贯穿婚礼整个过程至今抢亲婚俗没了,但婚礼歌仍保存下来17,,(2)民俗的稳定性民俗一旦形成,社会每个成员都必须共同遵守,并成为约束行为的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模式之后,就按这一模式代代相传如蒙古族婚礼歌由祝词家宝音达来演唱,包括劝嫁歌、迎亲歌、献奶歌、献花歌、赴宴歌、送亲歌、婚仪歌等18,(3)民俗的传播性民俗是以一种传统方式出现的,是大规模的时空连续载体在时间上,他们要把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在口头和行为的流传中能有一些变化,但稳定的核心和“母题”部分被保留卞来,例如,过春节的习俗延续了几千年,每一个时代可能都有变化,但除夕通宵的庆祝活动、北方的吃饺子,喜庆拜年活动等一直保存下来。

      民俗的传播性,还表现在空间的地域性例如西北“花儿”习俗,即为回、汉、东乡、撤拉、土、裕固族等共同的“花儿”民歌演唱会,形成西北地区“花儿”文化圈19,2.民俗与旅游 民俗,是以民众生产生活的活动为旅游资源客体,同旅游者更贴近,尤其古老民族,历史久远,特色突出,更易进到旅游范畴,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受到当今旅游者的青睐 (1)民俗是活跃的旅游资源,以她的独特形式出现在今天的旅游舞台上,成为与山水、文物古迹并驾齐驱的重要旅游产品角色我国56个民族,以历史悠久、文化淀积深厚,风俗独特著称于世像苗族的古歌、藏族的“格萨尔”、维吾尔族的“阿凡提”、蒙古族的“江格尔”和彝族的“阿诗玛”等传奇人物,既是本民族英雄人物的杰出代表,又是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灿烂光彩20,,(2)民俗更完整、更集中地反映地理环境和旅游景点,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因为一地居民群体,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与一定地域的地形地貌(山地、丘陵、高原、平原)、水体(江、洞、湖、海)、气候变化、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打交道,从而形成与地理环境和景观相一致的习俗,从习俗中反映环境特征21,譬如汉族发源于黄河流域,是个农业民族,对一年四季农时变化的观察细致、深刻,在观念上颂赞忠、孝历史人物,因而汉族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都反映一年农时劳动等的变化。

      再如白族的女孩最喜欢白、蓝、红三色,因为她们从周围环境中红色的茶花、蓝色的洱海碧波、白色的苍山积雪得到启示,汲取美学观念,因而多是白色头饰和上衣,红色的马夹和蓝色长裤,不仅色调搭配协调、鲜艳,而且线条优美22,,惠安地区女子所谓封闭的头,开放的肚皮,成为该区一大人文景观,引得人们不解,实际是同她们在海滨参加重体力劳动相适应惠安地区男子多出海或到海外谋生,女子要参加重体力劳动;用头巾裹着头,抵挡强劲的海风,保护脸;衣服短,可自由运动,不影响上肢用力担挑沉重物体,而且上衣短,下裤宽松,与式样众多的头巾一起,很得体、美观23,(3)民俗对各地旅游者有一种新奇感,与生活贴近,最易产生认同,便于他们参与,一同生活,一同庆祝,亲身体验另一地域文化特征譬如,古代汉族青年结婚坐花轿仪式,吹吹打打,有趣的婚礼程序吸引海外度蜜月旅游青年,他们要亲身体会一下东方人度过“洞房花烛夜”这一生难忘的一天傣族的四月泼水节,适应热季到来前晴朗的炎热天气,迎接傣族新年,旅游者参与当地人泼水、赛龙舟、赶摆等活动,会感到新奇而高兴24,,3.各地民俗主要特征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目前认为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地理背景之下,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及生活习俗,因此,我们可以从地域上可看到多姿多彩的民俗特征。

      25,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黎族,,,傣族,,苗族,,彝族,,,鄂伦春族,蒙古族,,藏族,侗族,,,独龙族,返回北方,返回藏族,返回南方,26,东北地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粗犷、豪放特别突出的是蒙古族的摔跤、赛马,鄂伦春人的狩猎,鄂温克人驯养四不象,赫哲人制作鱼皮工艺品和朝鲜族敬老爱幼和能歌善舞等27,蒙古族一年一度欢庆丰收与畜牧业兴旺的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大会,28,蒙古族的服装,鄂温克族群众驾驶自制的桦皮船,29,西北丝绸之路地区少数民族的风情特征:热情、奔放、欢快、勇敢颇具特色的民族活动如哈萨克的姑娘追、叨羊,维吾尔族的盘子舞、手鼓舞、沙巴依舞,锡伯族的射箭活动等撒拉族,30,保安族,维吾尔族,31,哈萨克族姑娘弹奏冬不拉,32,毡房是哈萨克族民间建筑,33,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族的马上游戏刁羊,34,西南地区:民族众多,民俗特点多姿多彩,极富于情调主要活动如壮族的赛歌会,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腊染,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蝴蝶会和绕三灵等活动羌族,彝族,白族,35,哈尼族,傣族,36,布朗族,阿昌族,37,怒族,德昂姑娘的至爱腰箍,38,南方服饰黎族,无领,棉质绣花短上衣,绣花筒裙,赤足或穿凉鞋,头巾,39,南方其他少数民族服饰,彝 族,苗族,40,南方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独龙族,侗族,彝族,41,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与气候,,南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区。

      这里气候炎热、降水充沛、湿度很大、太阳辐射强烈42,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与气候,气温高、空气潮湿 衣料较薄、多为棉质或丝质 无领、短小、轻便 女子穿裙、男子裤桶宽且短 脚穿单鞋 日照强烈 包头或带头巾,43,北方服饰蒙古族,蒙 古 袍,高领,袖长,棉质、皮质或毛绒长袍,宽大,44,鄂 伦 春 族 的 服 饰,狍皮宽肥长袍,毛领,长袖,狍皮靴,狍皮帽,45,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与气候,北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温带非季风区这里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风大且多西北风46,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与气候,冬季寒冷、风大 衣料较厚,以毛、呢和皮革为主 高领、袖长 带帽子、穿靴子,气温较差大 穿袍装,47,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藏族,宽大毛质、棉质或皮质长袍,宽肥长袖,帮典,藏靴 (松巴鞋),高领,48,适应早晚气温的变化,脱、穿都很方便 冬天防寒护膝 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 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长袍的功能,49,,,50,,51,52,1930年代旗袍,53,54,,55,中原地区古民风:例如北京四合院,老舍茶馆,天桥乐园,天津杨柳青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