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一第14课.doc
2页第14课1、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霸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大约发生在 A.1842年 B.1860年 C.1898年 D.1919年2、甲午中日战争中,农村教师阎世开拒绝为日本侵略者带路,表示“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膝下人,”这一现象 ①表明甲午战争清政府坚持抗战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②体现了阎世开的民族气节 ③表明清政府能动员民众抗日 ④反映出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5、“打鬼烧书图”是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画中有一副对联,上联:“猪精邪叫自洋传,欺天地,灭祖宗,万箭千刀难抵罪下联:“狗屁妖书如粪臭,谤圣贤,毁仙佛,九洲四海切同仇该对联能反映出①农民阶级的小农意识 ②斗争笼统排外的性质③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 ④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6、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义正辞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请问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辛丑条约》7、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8、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
它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9.《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一规定主的主要危害在于 A.便于日本向中国扩张势力 B.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和经济C.列强的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D.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0.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趋势是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五个通商口岸)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中英《南京条约》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请回答:(1) 材料一中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2)材料二中日本取得了什么侵略权益?与材料一中的英国的要求相比,为什么说它更具危害性? (3)结合上述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手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选择题:C D D C D D C CDD(1)取消清政府严格控制的入内行商制度,实行自由贸易。
2)取得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权益因为投资设厂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在中国销售商品,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掠夺更加直接方便3)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