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对功利主义教育范文.docx
4页反对功利主义教育反对功利主义教育 教育追求短期行为、急功近利,背离自身宗旨和规律的功利倾向日益严重教育的功利性不仅破坏人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必将危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认清和克服教育的功利性势在必行一、功利主义教育的表现第一,在教育目标上,重成才,轻成人教育的本真是培养真正的人和真正培养人,是关注人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功利化的教育却重智育,轻德体;重特长,轻全面发展;关注成名成家,忽视如何做人其结果,教育成了智育,学生发展片面,难成大器第二,在教育价值取向上,重经济效益,轻教育质量当前的教育,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普通教育,无论是制度化教育还是非制度化教育,办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赢利学校收费大到十余万的学费或择校费,小到百十元的书本费、学杂费、服装费、补课费、上机费,等等项目之多,金额之大令人吃惊教育成了创收的手段,金钱的多少成了学生能上什么学校的分水岭结果是既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又带来了教育的不公平,影响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形象和声誉,也客观上使一些高素质人才因贫穷而流失一些函授教育和自考教育,管理松懈,乱发文凭办“教育”的是为了卖文凭,来“上学”的是为了买文凭。
有卖有买,皆大欢喜结果是有了文凭,没有水平,坑了自己,害了国家一些学校为了赚钱,无限制地盲目扩招不管学生程度如何,只要有钱就行;不管教室大小、学生多少,只要能装下就行结果钱是赚了,但牺牲的却是教育的质量一些教师教书不为育人为赚钱把学生看作捞钱的对象,为办班赚钱,课上该讲的课下讲,课内该讲的课外讲第三,在教育行为上,背离教育规律,重结果,轻过程首先,忽视学生是正处于成长中的人,无视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正常社会交往需要和人生体验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成了唯一,分数成了命根子,文凭成了终极目的这样,学校加班加点补课,学生反反复复做题教师成了教书的机器,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其次,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幼儿教育小学化,低年级教育高年级化孩子在学校和家长的要求和监督下,总是要完成远远超出自己年龄阶段的教育任务在孩子应该用心灵去体验世界和他人,应该快快乐乐地游戏的时候,童年与童真都被功利化的教育无情地剥夺了第三,谁升学有望就重视谁,谁升学无望就忽视谁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差,一切都差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往往因不堪教师的歧视和挖苦而辍学流失这种教育行为既违背教育的公平原则,也背离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第四,在教育的途径上,教学成了唯一的途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被排除在人的培养途径之外。
学校搞封闭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脱离人民教育只为考试,教书是为了分数,学习也是为了分数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离开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人的知识难于转化为能力和信仰,人的社会性难于生成,人的和谐发展也难于实现悠悠万事,分数第一;教育途径,教学唯一一些学生只把读书看作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手段,对社会,对人生都是一片漠然其结果是一些学生分数不低,素质不高,发展片面;个人主义至上,集体主义缺失;既未成人,更未成才;厌恶劳动,崇尚享受二、功利主义教育的危害教育的功利性之所以如此泛滥,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追求的无限扩大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人们对金钱、名利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教育也由一方净土成为人们追名逐利的地方教育功利性对教育本身具有极大的伤害破坏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发展首先,教育功利性使整个教育彻底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要求使每一个人都获得全面发展,而功利性的教育在排斥了一部分所谓升学无希望的学生的同时,对人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破坏在追求升学率,重视智育的旗帜下,人的德、体首先被抛弃,而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也在标准答案和题海战术中被彻底扼杀。
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出于功利的目的,教育被功利性彻底异化了其次,教育功利性破坏了人的培养规律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必须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并重然而,功利性的教育却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要名利,不要事业教书为赚钱,读书是为了考试等等功利思想和行为都在危害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在学术领域缺少大师级人物,产生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教育难辞其咎因为教育功利性与优秀人才的培养是格格不入的,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也是格格不入的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30024) 后附相关类型参考文章: 反对功利主义教育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