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京剧名家资料(辛苦收集整理).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7185989
  • 上传时间:2017-09-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3.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京剧名家资料马连良(1901 年 2 月 28 日 - 1966 年 12 月 16 日),回名尤素福,原籍陕西扶风,生于北京,字温如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 之首,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青风亭》、《四进士》、《失空斩》等父马西园与著名京剧演员谭小培熟识,三叔马昆山在上海唱戏,家庭的熏陶,使马连良从小热爱京剧艺术9 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23 岁自行组班,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自 1920 年代至 1960 年代盛行不衰20 世纪,他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1931 年马连良在天津与 周信芳同台演出,因他们 技艺精湛,各具风采,被誉为“南麒北马”1966 年“ 文化大革命” 时期,因主演《海瑞罢官》而被 迫害致死杨宝森(1909 年~1958 年)京剧老生演员,著名吉剧表演艺术家,四大须生之一,杨派艺术的创始人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诞辰:1909 年 10 月 9 日,宣统元年(己酉)八月廿六日;逝世:1958 年 2 月 10 日,农历丁酉年十二月廿二日, 2 时。

      出身梨园世家八岁学艺曾拜陈秀华、鲍吉祥为师,学余派(余叔岩创)后带艺搭班入斌庆社科班十四岁登台1939 年组建宝华社挑班演出出科后与筱翠花(于连泉)、程砚秋、荀慧生等合作演出,以《失空斩》、《捉放曹》、《桑园寄子》、《托兆碰碑》、 《杨家将》、《汾河湾》、《卖马》等余派戏为主余叔岩(1890 年 11 月 28 日-1943 年 5 月 19 日),原名余第棋,又名余叔言,早年艺名小小余三胜,京剧老生名第祺,湖北罗田人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派(鑫培)艺术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演唱技巧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余派”诞辰:1890 年 11 月 28 日,光绪十六年(庚寅)十月十七日;逝世:1943年 5 月 19 日,农历癸未年四月十六日;代表作品《搜孤救孤》、《王佐断臂》、《战太平》童祥苓:1935 年出生,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他的妻子张南云也是梨园界人士江西南昌市人,自幼酷爱京剧,8 岁学戏,先后向刘盛通、雷喜福、钱宝森等学艺,多演余(叔岩)派戏后又拜马连良、周信芳为师,余、马、麒各派剧目均能演出童祥苓文武兼备,演唱富有韵味,做功细致,善于刻画人物。

      擅演剧目有《龙凤呈祥》 、 《桑园会》 、 《群英会》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等周信芳(1895~1975)出身艺人家庭是我国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 麒派”的创始人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艺名麒麟童,1895 年 1 月 14 日江苏清江浦(今淮安清浦)人,1959 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1975 年 3 月 8 日逝世代表作品:《徐策跑城》 、 《乌龙院》 、 《萧何月下追韩信》 、 《四进士》 、 《扫松下书》 、 《斩经堂》 、 《清风亭》 、 《坐楼杀惜》 、 《义责王魁》 、 《打严嵩》等谭小培(1883-1953):京剧老生,湖北江夏(今属武汉市江夏区)人幼入小荣椿班习老生,后该班报散,转入小洪奎社他长期为名角挎刀,与尚小云、程砚秋等合作多年1917 年,谭小培与其父在吉祥园父子同台演出《碰碑》 ,台上台下两父子   ,传为佳话中年后在家课子传艺,与其父商定送子谭富英入富连成学艺富英享名时,小培傍其子演出《捉放曹》 ,饰吕伯奢,新一代父子同台后为其子组社搭班充任管事因嗓音条件,高亢不足,但苍凉浑朴韵味醇厚,所演剧目亦系其父常演之戏,继承其父风格常演剧目有:《二进宫》 、 《黄鹤楼》 、 《黄金台》 、 《碰碑》 、《问樵闹府》 、 《卖马》 、 《失街亭》 、 《战蒲关》等,被称为谭派第一人。

      谭富英(1906.10.15 – 1977.3.22),生于北京,京剧老生演员,谱名豫升,小名升格出身梨园世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须生之一生于北京,祖籍湖北武昌曾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中国共产党党员出身于京剧世家祖父谭鑫培,父亲谭小培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其父辈影响后入富连成科班,向萧长华、王喜秀、雷喜福等学艺,工老生坐科六年,在严师督导之下,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擅长靠把戏,后又在其父谭小培和老师余叔岩的教导下继承"谭派"和"余派 "风格,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酣畅流漓,朴实大方,技艺大进,他的演唱被人们称为"新谭派"谭元寿(1928~ )京剧武生、老生谭富英的长子出身梨园世家曾祖父谭鑫培为京剧老生谭派创始人,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均继承谭派谭元寿是当今谭门的代表人物他嗓音高亢,功底扎实,文武兼备他较全面地继承了谭派的艺术风格,又借鉴了余派传人李少春的表演,是一位文武兼备的京剧老生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具有自己丰富的创造代表作品《沙家浜》《红鬃烈马》《定军山》《南阳关》等谭孝曾,男,1949 年出生,著名京剧老生演员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梨园世家,谭门第六代嫡传人,系京剧名角谭富英之孙、谭元寿之子。

      第23 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和中美文艺贡献奖获得者历届 CCTV 全国青京赛评委近年来,多次出访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谭孝曾的妻子阎桂祥是著名京剧青衣、旦角演员代表作品《定军山》、《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群英会》等盖叫天,1888 年生于河北高阳县原名张英杰,号燕南他长期在上海、杭州一带演出他继承了南派武生创始人李春来的艺术风格,又广泛吸取京剧与昆曲、地方戏中各流派武生和其他行当表演艺术的长处,并借鉴武术以丰富的武打技术和人物形体美的造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盖派” 表演艺术他擅演全部《武松》 (包括《打虎》 、 《狮子楼》 、 《十字坡》 、 《快活林》等) 有“ 江南活武松”之誉1934 年,他在演出 《狮子楼》时折断右腿,但他忍痛到大幕落下1952 年和 1956 年,他因演《十字坡》 、 《武松打虎》 ,获文化部授予的荣誉奖1971 年 1 月15 日在北京逝世耿其昌,男,1947 年 3 月 25 日(农历丁亥年闰二月初三日)出生,北京人中国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老生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连续多次参加 CCTV 春晚京剧演唱他的妻子是我国著名京剧演员李维康。

      他先后主演过《红鬃烈马》 、 《逍遥津》 、 《连营寨》 、 《四郎探母》 ,并排演了《李清照》和现代戏《智取威虎山》 、 《红灯记》等于魁智,1961 年 12 月 15 日出生,辽宁沈阳人,回族,著名京剧老生演员现任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兼艺术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九届、十届、以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常委、文化部青联主席以及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对京剧艺术执著追求、努力继承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形成自己严谨规范、忠于传统、清新流畅和自然洒脱的表演风格2004 年,在世界音乐之都 ——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国粹之声,开中国京剧艺术之先河多年来,数次率团赴港澳台地区演出,多次出访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国家,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积极贡献代表作品《弹剑记》《满江红》《将相和》等张建国,男,1958 年出生,河北晋州人中国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奚派杰出传人1990 年在上海第二届戏剧表演艺术白玉兰奖大赛中,以传统名剧《打金砖》荣获白玉兰主角奖;1991 年在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以奚派名剧《哭灵牌》荣获最佳表演奖;1993 年在梅兰芳金奖大赛中,以奚派名剧《哭灵牌》和《碰碑》荣获梅兰芳金奖。

      1996 年被推荐为“中国京剧之星”陈少云,男,1948 年生,湖南人国家一级演员,上海京剧院著名麒派老生,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少云出身梨园世家,师承方航生、侯育臣、达子红等,工文武老生后向著名麒派老师张信忠、明毓昆、杨派老师曹世嘉学戏,1980 年拜著名麒派老生赵麟童及戏剧导演阿甲为师,现又得到京剧名家小王桂卿指点他在新编京剧连台本戏《狐狸换太子》中饰演的陈琳、在新编京剧《十五贯》中饰演的况钟都大获成功,被认为是当今优秀的麒派艺术继承人杜镇杰,男,北京京剧院一团领衔主演著名京剧演员,工余派、杨派老生生于 1961 年,祖籍山东省烟台市掖县(今莱州市沙河镇西杜家村) 1974 年入山东掖县京剧团学戏,1979 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刘盛通、王世续、李世霖、李甫春、杨韵清、叶蓬、吴泽东等,学习了《四郎探母》 、 《红鬃烈马》 、 《空城计》 、 《击鼓骂曹》 、 《捉放曹》等剧目1982 年毕业后留在学校的实验京剧团1986 年调入 北京京剧院,成为青年京剧团主演1987 年获 CCTV 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1994 年获梅兰芳京剧大奖赛提名奖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李宏图,男,著名京剧演员,工小生,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兰芳京剧团常务副团长叶少兰少将的入室弟子1960 年生,河北省廊坊人,1976 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197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首届大专班本词条另有同名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白银市画家擅演剧目:《白门楼》 、 《打侄上坟》 、 《连环计》等张克,男,1962 年生于天津,现为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主要演员1975 年入天津市戏曲学校习艺,工京剧老生,曾受教于曹世嘉等名师1981 年毕业1984 年进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成为该团的主要演员之一,1986 年同时拜程正泰、谭元寿、马长礼及香港名票丁存坤为师,专攻杨派(杨宝森)艺术常演剧目有《四郎探母》 、 《伍子胥》 、 《大探二》 、 《杨家将》 、 《击鼓骂曹》 、 《失空斩》等在新编剧目《曹操父子》中扮演曹丕,颇有新的发挥李军,国内著名京剧演员祖籍北京,1961 年 11 月 29 日,出生于一个梨园世家现为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工余派、杨派老生中国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学员梅兰芳京剧大赛金奖得主多次参加 CCTV 春晚李军专工余派、杨派老生,他基本功扎实,嗓音条件较好,唱腔动听、吐字清晰;同时,他又有良好的驾驭角色的能力。

      表演大方、做功细腻、台风优雅,深受戏迷和观众的喜爱,是当今京剧舞台上影响甚广的青年老生演员代表作品有《汉宫惊魂》 、《失· 空 ·斩》 、 《四郎探母》 、 《红鬃烈马》 、 《伍子胥》 、 《群·借·华》 、 《打金砖》 、 《洪羊洞》 、 《郑板桥》、 《捉放曹》 、 《珠廉寨》 、 《打渔杀家》 、 《甘露寺》 、 《秦琼卖马》 、 《宋江题诗》 、 《击鼓骂曹》 、 《乌盆记》等新编京剧《野猪林》 、 《白蛇传》 、 《扈三娘与王英》 、现代京剧《沙家浜》 、 《智取威虎山》等王佩瑜,票友常称“瑜老板”,1978 年 3 月 4 日生于苏州, 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余派(余叔岩) 、杨派(杨宝森)女老生,师从王思及1992 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2001 年毕业于上海市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做票友的舅舅将其带进京剧大门开蒙学老旦,很快就以一出《钓金龟》获得江苏省票友大赛第一名后改学老生2011 年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王佩瑜扮相俊秀,演唱古朴隽永代表作品《失空斩》《搜孤救孤》《捉放曹》《文昭关》《击鼓骂曹》等梅兰芳(1894 年 10 月 22 日一 1961 年 8 月 8 日),名澜,又名 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光绪二十年(1894 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 [1]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