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及技能.doc
9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及技能隆兴小学 张庆波活动一 热身活动我们将明确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结构我们将初步掌握每个环节的关键技巧参与体验后能对自己的教学有信心,并在实践中尝试这些技巧课 前 准 备做好充分的准备,思路清晰,一节课期待达成哪些目标?通过有哪些活动达成?怎样检测达成目标没有?活动三 头脑风暴一堂课包括哪些环节?• 热身导入• 目标说明• 主题活动• 展示分享• 评价总结活动四 课堂教学技能热身导入: 简短、有趣、相关• 目标:导入的活动与主题有关,有趣• 教师:自信、友好,充满活力、语言具有感召力• 学生:是否被活动吸引,引起注意,做到专注 目标说明:简洁、操作、检测• 目标:简洁、清晰,可操作、可检测• 教师:语言表述清楚、态度严谨,表述适合学生现有能力水平• 学生:明白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目标陈述方式1、描述学生的行为;2、尽量使用第一人称----亲切,易于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句式:“我们将学会……、我们的目的、我会尽量努力在描写中运用有效的这些词、我能够……我们将学会更好地……”3、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允许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 ;4、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主题活动:多样、监控、有效• 目标:任务交代清晰,适合学生现有能力水平,时间控制恰当,活动有序、多样(内容和形式) 、多元,有效完成任务• 教师:灵活和应变,节奏合理,实施监控,确保任务完成• 学生:积极参与,遵守规则,有效学习 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发生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生生互动过程• 注意力曲线学生学习活动的形式:个人活动全班活动小组活动,成对,结对活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可以是案例分析、观看录像、角色扮演、添表、画图、访谈、座谈、观察、辩论、讨论、排序、打分,以及其他根据教学内容而设计的各种游戏、练习和活动等等学生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升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以学生活动为教学设计的基本线索,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目标,重点考虑学科知识如何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呈现在学生活动中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原则• 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保持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活动围绕教学目标;• 活动内容适合学生实际水平、能过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多样;• 活动节奏快慢结合,动静结合;• 运用多种教学资源;• 在上课之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在学生感到疲惫之前停止活动;• 不要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而在活动的顺利进行中打断活动。
• 平时注意从杂志或画报上收集一些有趣的活动,结合教学内容改编为恰当的课堂教学活动,如语言游戏等有效说明任务• 确保学生都能保持安静,专心倾听• 语言清晰、简洁,易于理解• 充满自信• 使用检测性问题来检查学生是否听懂• 不同的活动选择恰当的任务说明方法• 与全班学生保持眼神交流• 清楚地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停止• (手势、拍手、符号)使用检测性问题检验是否所有人理解任务要求和规则例:这个活动用多少时间完成?你在组里负责什么?用什么方式展示?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有效的活动监控(1)确保学生明白活动目的、活动规则和自己的责任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复述活动规则,确保所有学生都明白,这样学生就会按规则有序活动;(2)教师交代完任务后在讲台上观察 30 秒再下去,在教室里四处走动,有情况立即调整或者澄清任务,避免一直在忙你的事情或停留在一个组;(3)当你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走到他(她)身边站一两分钟或将手放在该学生的桌上或轻拍肩膀,令其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4)注意和学生进行目光接触,这样学生就会知道你正注意着他们,也就减少了出现错误行为的可能性;(5)学生活动中,教师在所有学生中间穿行,特别是在小组或成对活动时要关注到所有的小组或成对,并尽量停留时间保持一致。
适当做记录,为下一步进行课堂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6)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如有困难,给予引导、提示、帮助,并记录下学生学习的情况;• (7)与学生约定一些信号,让他们知道当听或看到这些信号时开始或停止活动,或者是他们通过这些信号告诉你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 (8)避免因为纠错而打断学生的活动;• (9)留意学生身体上的困难(比如是否有在听力、视力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 ;• (10)在监控过程中,以下三个句子是很有用的 “此时,你们的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呢?” “我可以帮什么忙?” “当我来到你们身边时,请将……拿给我看 ”展示分享:平等、安全、机会• 目标:公平、机会均等、面向全体、尊重、分享、共同进步• 教师:巧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分享的积极性,引导、信任,使每个学生都有责任和分享的不确定性• 学生:学会准确表达,认真倾听,悦纳自己,欣赏别人 在分享时怎样做到机会均等?1.一次只问一个问题2.训练听说能力如果有学生没听懂问题,让另一个学生为全班重新叙述一下问题;如果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请他(她)再重复一遍一旦养成认真倾听和清晰发言的习惯,问答过程就会很顺利进行3. 避免一大群学生在课上比嗓门。
4.先提问,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后,再请学生回答5.不固守一种模式(多样的方式—抽签、编号、穿着、生日等,使每个人都注意力集中)6.注意给男孩和女孩同样的机会如 何 应 对?回答错答非所问总是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话霸)永远不回答声音小全班扯着嗓子喊根本不关注故意找碴信任、鼓励、帮助---师生关系• 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必须让学生敢于犯错误,决不讽刺一个贸然给出错误答案的学生• “你已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为最终得出正确答案做出了贡献,谢谢您的分享”• 避免学生嘲笑彼此的答案,鼓励他们的合作,可以说:“谁能补充一下这个答案?”• 课前与学生共同制定规则• 如有时间可以允许学生写下答案,这样能够保证成功率;• 等待学生回答教师在提问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作答• 对每个问题做出回应,正确加以肯定,不正确要继续引导,或问其他学生是否有不同看法、补充怎样表扬 激励学生• 1、表扬品格而不是表扬成就•成就---- “很好,你的回答真棒! ”•品格---- “很好,你上课专注,学习勤奋,用心思考,让你的回答如此精彩”• 2、留意值得表扬的行为和态度•这么难的题坚持做完-----耐心•完成小组任务---- 尽责•虽然老师没叫你回答,但能约束自己的言行----尊重•不半途而废---- 坚韧• 3、引导学生重复成功的经验•“这么短的时间你们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太让人吃惊了!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昨天预习得很好,我们都很欣赏你出色的表现,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故事• 4、表扬你希望对方培养的品格。
• 5、安排表扬的时间• 6、表扬动机• 7、表扬与纠正分开• 8、以不同的方式表扬(感谢卡、字条、特别的任务、在晨会上宣布……)评价总结:信任、鼓励、支持• 目标:为学生营造安全的氛围,不急于贴标签• 教师:尽量让学生多说,教师稍做点评和提升即可(引起学生产生共鸣和反思)• 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产生行动的欲望 语文课堂五步骤:• 热身导入: 简短、有趣、相关• 目标说明:简洁、操作、检测• 主题活动:多样、监控、有效• 展示分享:平等、安全、机会• 评价总结:信任、鼓励、支持活动五 课例研讨要求• 一、要求:• 1.每组准备 30 分钟的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其中有一个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 2.当一小组上课时,其他组进行课堂观察,反馈小组有 5分钟准备时间,反馈时间不超过 5 分钟• 3.抽签• 123 组上课,456 组反馈;456 组上课,321 组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