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8338659
  • 上传时间:2023-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组合作的思考——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合作交流在教学中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被很多老师所接受但怎样摒弃形式主义,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效应,仍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拟结合案例,谈点体会,以期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一、 是主动,还是被动?[案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A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B教学: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同学们有困难吗?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 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

      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二、 是环节,还是方式?[案例5]《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课始A教学: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生:是角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生:……B教学: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