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集料作业指导书.doc

4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04874901
  • 上传时间:2023-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0.02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6-2010第1版 第0次修订 第六章:砂、石第一节: 砂,石技术指标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JGJ52-2006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线下)技术要求(梁)标准规范1筛分及细度模数细度模数2.3-3.0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2含水量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3吸水量≤2.0%≤2.0%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4含泥量≤2.5%≤2.0%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5泥块含量≤0.5%≤0.1%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6表观密度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7堆积密度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8硫化物含量≤0.5%≤0.5%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9有机物含量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10轻物质含量≤0.5%≤0.5%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11氯离子含量≤0.02%≤0.02%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12坚固性≤8%≤8%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13碱活性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14云母含量≤0.5%≤0.5%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6-2010第1版 第0次修订 第六章:砂、石第一节: 砂,石技术指标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JGJ52-2006 碎石技术规范: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线下)技术要求(梁)标准规范1筛分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2含水量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3吸水量≤2.0%≤2.0%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4含泥量≤1.0%≤0.5%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5泥块含量≤0.25%≤0.1%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6表观密度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7堆积密度≥1500≥1500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8空隙率<40<409硫化物含量≤0.5%≤0.5%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10有机物含量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11压碎指标≤10%≤10%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12氯离子含量≤0.02%≤0.02%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13坚固性≤8%≤5%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14碱活性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15针片状含量≤10%≤5%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16母岩抗压强度≥1.5砼强度≥2.0砼强度铁科技(2005)120号 铁科技(2005)101号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6-2010第1版 第0次修订 第六章:砂、石第二节:砂、石取样方法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JGJ52-2006每验收批取样方法应按下列规定执行:1. 从堆料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应先将取样部位表面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子为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2.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口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份,石8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3. 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除筛分外,当其余项目存在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进行复检当复检仍由一项不满足标准要求时,应按不合格品处理注:如经观察,认为各节车皮(汽车,货船间)所载的砂,石质量相差甚为悬殊时,应对质量有怀疑的每节车皮(汽车,货船)分别取样和验收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6-2010第1版 第0次修订第六章:砂、石第三节:砂的筛分试验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JGJ52-2006实验目的本方法使用于测定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及细度模数适用范围实验仪器1.实验筛------公称直径分别为10.0mm, 5.0mm 2.5mm 1.25mm 0.63mm 0.315mm 0.16mm的方孔筛各一 只,筛底和筛盖各一个;筛筐直径为300mm或200mm其产品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003.2的要求2.天平-----秤量1000g,感量1g3. 摇筛机4.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5. 浅盘,硬,软刷等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其颗粒的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0.0mm。

      试验前应先将来样通过公称直径10.0mm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称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试验步骤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特细砂可称25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孔在上,小孔在下)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为5.00mm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定紧,筛分10分钟;然后取下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并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按这样的顺序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子全部筛完为止. 注: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到恒重,再进行试验2. 试样在各筛子上的筛余量均不的超过按式()计算得出的剩留量,否则应将该筛的筛余试样分成两份或数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之和作为该筛的筛余量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6-2010第1版 第0次修订第六章:砂、石第三节:砂的筛分试验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JGJ52-2006 Amr =300 式中 mr------某筛上的剩留量(g) d------筛孔边长(mm) A------筛的 面积分(mm2) 3.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到1g),所有个筛的分计筛余量个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结果计算1. 计算分计筛余(个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到1﹪2. 计算累计筛余(该筛上的筛余与筛筛孔大于该筛的个筛的分计筛余之和)精确到1﹪3. 根据个筛两次实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到1﹪4. 砂的细度模数应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01        (β2+β3+β4+β5+β6)-5β1  μf= -------------------------- 100-β1 式中 μf-------砂的细度模数 β1 β2 β3 β4 β5 β6--------分别为公称直径5.00mm,2.50mm,1.25mm,0.63mm,0.315mm,0.16mm,方孔筛上的累计筛余; 5.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到0.1.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6-2010第1版 第0次修订 第六章:砂、石第四节:砂的含水率试验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JGJ52-2006试验目的: 本方法是用来检测砂的含水率适用范围试验仪器1. 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2. 天平――――称量100g 感量1g3. 容器――――如浅盘等试验步骤由密封的样品中取出各重500g的试样两份,分别放入已知质量的干燥容器(m0)中称重,记下每盘试样于容器的总质量(m2)。

      将容器连同试样放入温度为(105±5)的烘箱重烘干到恒中,称量烘干试样于容器的总质量(m3) 砂的含水率(标准法)按下时时式计算精确到0.1% m2-m3 ωwc=-----------------×100% m3-m1式中 ωwc―――――砂的 含水率% m1――――――容器质量g m2--------------未烘干的试样于容器的 总质量g m3――――――烘干后的试样于容器的总质量g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6-2010第1版 第0次修订 第六章:砂、石第五节:砂的吸水率试验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JGJ52-2006试验目的 本方法使用于测定砂的吸水率,即测定以烘干质量为基准的饱和棉干吸水率.适用范围试验仪器1. 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2. 饱和面干试模及质量为(340±15)g的钢制捣棒3. 干燥器,吹风机,浅盘,铝制料勺,玻璃棒,温度计等4. 烧杯------容量500mL5. 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试样制备饱和面干试样的制备,是将样品在潮湿的状态下用四分法缩分到1000g,拌均匀好分两分,分别装入浅盘或其他适用的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0mm左右(水温控制在(25±5)℃).用玻璃棒连续搅拌5分钟,以排除气泡.静置24小时以后.细心的倒出试样上的水,并用吸管吸余水,在将试样在盘中摊开,用手提吹风机缓缓吹入暖风,并不断翻拌试样.是砂表面的水分在个部位均匀的蒸发然后将试样松散的一次装满饱和面干试模中,捣25次(捣棒端面距试样表面不超过10mm,任其自由下落),捣完好,留下的空隙不再装满,重垂直方向徐徐提起试模. 试验步骤立即称取饱和面干试样500g,放入已知质量烧杯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