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取证专业培训活动前压力容器检验员(RQ-1)实际操作实习记录.doc
11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2参加取证专业培训活动前压力容器检验员实际操作实习记录用人机构名称: 实习人员: 记录形成日期: 一、 综合记录我机构自 年 月 日组织了对拟参加压力容器检验员取证专业培训活动的 同志的用人机构压力容器检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先后由我单位的压力容器检验师 对其进行了检验工具、仪器设备使用的培训;由我单位的压力容器检验师 在 台压力容器的检验现场,对其进行了压力容器检验程序方法的培训;由我单位的压力容器检验师 对其进行了压力容器检验安全防护方面的培训;另外,还由压力容器检验师 采用图片、实物等方式对其进行了缺陷辨识方面的培训经培训,我单位认为,该同志已经达到《压力容器检验员(RQ-1)培训大纲》对压力容器检验实习经历方面的要求 用人机构技术负责人: 用人机构(公章) 年 月 日二、压力容器检验用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实习记录我单位容器检验师 ,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对我进行了压力容器检验用仪器设备使用方法方面的培训,通过观察培训教师的演示和自己的实际操作,我掌握了下述检验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已经能够正确使用检验用仪器设备进行相应检验工作。
□放大镜; □焊缝检查尺; □手电筒; □游标卡尺;□卡钳; □钢板尺; □卷尺; □曲线尺;□样板; □内径伸缩尺; □测厚仪; □里氏硬度计;□内窥镜; □塞尺; □线坠; □经纬仪;□观片灯; □黑度计被培训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培训教师(签名): 年 月 日三、压力容器检验实习记录我在培训教师 的指导下,参加了下述 台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我跟随培训教师,逐台对全部检验项目进行了检验操作,并填写了仅供证明我参加了实际检验工作用的检验记录、检验意见通知书(适用时)、检验报告、检验案例(适用时)上述文件得到了培训教师的确认,具体文件附后序号压力容器名称使用单位使用登记编号压力容器类别检验日期所附文件12345678910注:(1)所附文件:①为检验记录;②为检验意见通知书;③为检验报告;④为检验案例。
2)压力容器类别:①为I类压力容器、②为II类压力容器被培训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培训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四、压力容器检验安全防护实习记录我单位压力容器检验师 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在单位内以及在检验实习现场对我进行了压力容器检验安全防护方面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我掌握了如下有关容器检验安全与防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压力容器检验安全知识我了解了有关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下述知识:□压力容器检验活动中实际的和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后果;□压力容器检验人员在执行本单位压力容器检验安全程序,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包括安全应急措施)方面的作用和职责;□偏离本单位压力容器检验安全程序的潜在后果;□饮酒后、使用某些药品后或患有不宜登高、不宜承受加速度等疾病时,不参加现场检验工作□压力容器检验现场所有实际的和潜在的危险源以及采取的措施和应急措施2、压力容器现场检验安全防护通过 台容器的现场检验工作,我掌握了检验现场的如下检验安全工作有关技能:□能够对是否达到了“影响检验的附属部件或者其他物体是否已清理或者拆除”的要求进行确认;□能够对是否达到“切断与压力容器有关的电源,设置明显的警示及安全标志”的要求进行确认; □能够对是否达到“检验照明用电不超过24V,引入压力容器内的电缆应当绝缘良好,接地可靠,检验用临时用电应当安装安装漏电保护器”的要求进行确认;□能够对“搭设检验需要的脚手架、检查平台、护栏等,吊篮和悬吊平台是否有安全锁”进行确认,并且判断其安装和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能够对是否符合“压力容器的风、烟、水、汽、电和燃料系统必须可靠隔断”的要求进行确认,能够在检验前进行是否符合“被检压力容器内部介质必须排放、清理干净,用盲板从被检压力容器的第一道法兰处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者蒸汽的来源,同时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的要求进行确认□掌握了“压力容器上的人孔和检查孔盖打开,压力容器内部得到充分冷却,并通风换气,内部必须清除可能滞留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并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取样分析”的要求,在定期检验的实习中严格遵守了“容器内部氧含量符合人员进入要求”方可进入的规定□掌握了“进入设备内部检验应确认有专人监护,并有可靠的联络措施”的要求,并在定期检验的实习中严格遵守了该要求□掌握了“高处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系挂在施工作业面上方的牢固构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安全带系挂下方应有足够的净空安全带应高挂(系)低用,不得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法安全带未挂时,应将挂绳系牢,不得拖挂”的要求,并在定期检验实习工作中严格执行□掌握了“需现场射线检测时,应确认是否隔离出透照区,设置警示标志”的要求□掌握了“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在升压过程中和超压期间,停止一切检验工作”的要求,并在定期检验实习工作中严格执行。
□能够正确使用安全帽、防护服、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在检测仪器设备、作业文件、记录表格的准备工作中,能够做到齐全正确备注:被培训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培训教师(签名): 年 月 日五、压力容器检验常见缺陷辨识方面的实习记录我单位压力容器检验师 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在单位内以及在检验实习现场对我进行了压力容器检验缺陷辨识方面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我至少掌握了如下有关压力容器检验缺陷辨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 检验条件的确认(含外隔热层的拆除)□开罐后,对易燃、易爆、助燃、或者窒息性介质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后,未做取样分析,或分析结果不合格;□影响检验的附属部件或其他物品未清理干净或未拆除;□脚手架不牢固,未设置安全护栏,不符合安全要求;□对需要进行检验的表面,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裂纹性缺陷的部位,进行磁粉、渗透检测的表面,未彻底清理干净,母材表面未露出金属本体和金属光泽;□被检容器的第一道法兰处所有液体、气体或者蒸汽的来源未采用盲板隔断;□压力容器内部空间的气体含氧量未在18%~23%(体积比)之间。
没有配备通风、安全救护等设施;□高温或者低温条件下运行的压力容器,没有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缓慢地降温或者升温,使之达到可以进行检验工作的程度,易造成伤害;□对能够转动的或者其中有可动部件的压力容器,未锁住开关,固定牢靠;□未切断与压力容器有关的电源,没有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检验照明用电未达到安全要求,引入容器内的电缆绝缘不好,接地不可靠;□现场射线检测时,未隔离出透照区,没有设置警示标志;□全面检验时,没有专人监护,没有可靠的联络措施;□检验时,使用单位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没有到场配合,未协助检验工作及安全监护 □检验人员没有认真执行使用单位有关动火、用电、高空作业、罐内作业,安全防护、安全监护等规定;□检验仪器、设备未在校验或检定期内2 资料审查2.1设计资料审查□定级错误,无损检测比例不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要求2.2制造资料审查□资料缺失2.3安装竣工资料审查□未存档2.4改造或者重大维修资料审查□重大维修未做监督检验2.5使用管理资料审查□无使用登记证,制度不健全,无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以及异常情况记录,氨液介质无成分分析报告2.6检验、检查资料审查□无年度检查报告,进口压力容器没有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3 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的确定□无损检测方法选择不当4 检验方案□方案未经审批5 无专项检验要求压力容器的检验实施5.1铭牌和标志的检验□铭牌丢失或不清晰5.2 宏观检验5.2.1结构检验5.2.1.1封头型式的检验□实际与设计不符;□直边高度超差;□纵向皱折超标;□内表面形状偏差超标5.2.1.2封头与筒体的连接的检验□未采用全焊透结构;□采用搭接结构;□不等厚度板(锻件)对接接头,未按规定进行削薄(或者堆焊)处理5.2.1.3纵(环)焊缝的布置及型式的检验□采用“十字焊缝”,开孔位置得当;□焊缝间距小于规定值5.2.1.4开孔及开孔补强□按规定应当采用全焊透结构的角接焊缝或者接管角焊缝,而没有采用全焊透结构,并有新生缺陷;□开孔位置不当;□开孔几何参数不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如:孔径超过规定)5.2.1.5支承、支座、支柱、地脚螺栓、基础的检验□地脚螺栓锈蚀、丢失;□支承、支座型式或布置不合理5.2.1.6排放(疏水、排污)装置的设置的检验□锈蚀;□排放(疏水、排污)装置的设置不合理;5.2.2几何尺寸检验□筒体同一断面最大最小直径差的检验尺寸超差□对口错边量超出制造标准□棱角度超出制造标准□咬边超出制造标准□余高超出制造标准5.2.3壳体外观检验5.2.3.1内外表面的腐蚀检验□分散的点腐蚀、均匀腐蚀、局部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缝隙腐蚀、晶间腐蚀、选择性腐蚀、电偶腐蚀、氢致开裂、微生物腐蚀)5.2.3.2主要受压元件及其焊缝的检验□裂纹:焊接裂纹(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应力腐蚀裂纹;焊缝部位纵、横向裂纹,咬边处裂纹;□法兰密封面、紧固螺栓处泄漏;□ 鼓包;□变形;□机械接触损伤;□过热;□工卡具焊迹、电弧灼伤;□基础下沉、倾斜、开裂;□排放(疏水、排污)装置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