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炼钢厂技术操作规程(全).docx
17页炼钢厂技术操作规程(全)操作规程转炉冶炼根本工艺操作规程1 开新炉1.1 开新炉在保证烧结炉衬的同时,炼成合格钢水1.2 当铁水Si+P缺乏1.2%,装铁水前向炉内加FeSi配至1.2%1.3 渣料:石灰第一批20-30kg/t,开吹后一次参加,其次批50-60 kg/t,开吹后五分钟开始小批参加,拉碳前三分钟加完 萤石一批料加2-3 kg,二批料酌情参加,但总量≧4 kg/t1.4 第一次拉碳时间≥25分钟,出钢≥1730℃ 1.5 运用氧压0.7MPa,根本枪位1010mm 1.6 开炉前10炉,必需连续冶炼,不得保温 2 正常炉操作 2.1 装入制度2.1.1 每班接班第一炉测量液面一次,以作为适宜装入量及吹炼枪位的依据 2.1.2 以出钢量计,当班装入量波动不得大于±1吨 2.1.3 分阶段定量装入,铁水+废钢(或铁块)量见下表按炉龄分段装入量表炉龄 装入量(t) 1 36 2-101 34 101-200 36 ≥201 38 2.1.4 回炉钢水不得大于装入量的1/2 2.2 冷却制度以废钢和生铁块为冷却剂炼钢用各种冷却剂和非冷却剂冷却效果与影响终点温度参考表(以废钢冷却效果为1)见下表。
冷却剂和非冷却剂的冷却效果参考表冷却剂 冷却效果 每炉加101kg影响终点温度(℃) 废钢 1 4-5 石灰 1 4-5 铁皮 3 12-15 铁块 0.5 2-2.5 白云石 1.5 6-7.5?25?2.3 供氧制度2.3.1 采纳分期定压、恒压变枪位操作氧压低于0.4MPa不得吹炼各阶段氧压参考表炉龄 氧压(MPa) 2.3.2 枪位限制根本枪位900-1101mm,波动枪位800-1200mm枪位调整要做到勤动少动正常状况应限制≧200mm/次以根本枪位为主要吹炼枪位,为快速成渣,在起先吹炼时或炉渣返干时允许适当提高枪位严禁过高枪位操作冶炼末期要采纳低枪位操作,时间最少不少于60秒 2.3.3 采纳三孔喷头吹炼,喷头参数φ27×3-11,氧枪漏水时应刚好换枪 2.4 造渣制度 要求吹炼全程化渣2.4.1 除后吹炉次外,均采纳留渣操作工艺即出完钢后,先向炉内参加石灰、白云石混合物,稠化炉渣,后吹炉次必需倒净炉渣,不得先加石灰,后倒渣2.4.2 铁水Si>0.8%时应采纳双渣操作炼钢用废钢、生铁要求和石灰、白云石、萤石、氧化铁皮技术要求另见原材料标准 2.4.3 散状料参加量2.4.3.1 石灰参加量=【〖2.2(Si+P)%R〗/CaO%有效】×1010kg/t铁终渣碱度R:平凡钢2.8-3.5,优质钢3.5-4.0,R=CaO/(SiO2+P2O5),CaO%有效 = 石灰CaO%-R×石灰SiO2%2.4.3.2 萤石参加量≧2kg/t钢,补炉后第一炉≧3kg/t钢。
硬线钢≧4kg/t钢 2.4.3.3 视铁水温度和化渣须要适量运用铁皮和白云石 2.4.3.4 终渣MgO:7-11% 2.4.3.5 终渣FeO含量≤18% 5.4.4 渣料参加方式: 头批渣料在开吹时参加,为总量的1/2-1/3,以后每次少量参加,提倡多批少量, 应在拉碳前3分钟加完,在非正常炉次,需在末期参加冷却剂或造渣剂调整时,应经过补吹或点吹方可作为终点 2.5 终点限制及出钢要求合理限制过程温度,化好过程渣,提高终点命中率,使钢水的成分、温度同时到达终点2.5.1 终点温度:吹炼终点必需测温 1 0.7 2-50 0.9-1.0 >50 1.0-1.1 ?26?终点温度限制表钢种 普碳钢 低合金钢 第一包 1700℃-1730℃ 1730℃-1740℃ 连浇炉次 1660℃-1690℃ 1680℃-1710℃ 2.5.2 终点成分:普碳钢、低合金钢C>0.08%,S>0.040%,P>0.025%(普碳钢),P>0.020%(低合金钢) 2.5.3 紧要后吹炉次,出钢前炉内需加铁块预脱氧2.5.4 转炉实行挡渣出钢,挡渣球比重3.2-3.5克/厘米3,出钢1/2-2/3时,投入炉内出钢口旁边;钢包钢水必需加保温剂保温。
2.5.5 实行红包出钢,出钢前检查钢包,不运用带渣盖钢包,以防托浮合金料2.5.6 钢包内钢水在含碳量偏低时,允许普碳钢及低合金钢加碳化硅(低品位)增碳,参加量应<1.5kg/t钢2.5.7 制止出钢过程下渣,出钢时间<1.5分钟时须修补或更换出钢口 2.5.8 冶炼其它品种钢时,执行《分钢种规程》以上或其它钢种如有新规程时,执行新规程 2.6 脱氧合金化2.6.1 合金参加量(kg/炉)=〖(成品成分中限-钢中剩余成分)/(合金元素含量×汲取率)〗×1010×钢水量 普碳冷静钢汲取率:FeMn 85-95%;FeSi 70-80%2.6.2 硅铝铁的参加量:普碳冷静钢0.4-0.8kg/t,依据钢水氧化性酌情调整 2.6.3 合金料参加时间及依次 出钢1/4后起先加合金料,依次为FeMn→FeSi→FeAlSi(由弱到强),出钢至3/4时 合金料加完,严禁预先参加包底2.6.4 冶炼普碳钢时,CaSi参加量0.5-1.0 kg/t钢 2.6.5 冶炼其它品种钢时,按《分钢种规程》执行 2.7 钢包精炼制度2.7.1 普碳钢必需取样视察脱氧状况,包内允许加合金微调成分:普碳钢≤2kg/t钢,低合金钢≤4kg/t钢,应尽量采纳喂丝微调成分。
2.7.2 炉炉测包温,吹氩后包温限制见下表钢种 普碳钢 低合金钢第一包 1640℃-1660℃ 1640℃-1660℃ 连浇炉次 1610℃-1640℃ 1610℃-1640℃ ?27?包温高时,包内可加同钢种废钢或同钢种浇余微调至限制范围2.7.3 冷静钢必需吹氩处理顶吹氩压力0.17-0.22MPa;吹氩枪插入深度:枪头距包底200-250mm;吹氩时间:普碳钢冷静钢≥1.5分钟,低合金钢≥2分钟,底吹氩按底吹氩规程执行2.7.4 假设需微调成分和温度,先进展微调处理,而后吹氩处理,吹氩时间应延长30秒,吹氩处理后,不得进展成分、温度微调2.7.5 其它品种钢按《分钢种规程》执行,如由新规程执行新规程 2.8 补炉2.8.1 炉容量达33吨时起先补炉(可根侵蚀状况提前或退后),依据侵蚀状况确定补炉详细时间、次数和补炉位置2.8.2 采纳铁水、浇余助烧结烧结时间:补大面60分钟,补小面及贴喷补70分钟,补炉底70分钟2.8.3 老炉阶段依据炉衬侵蚀状况刚好补炉 2.9 煤气回收操作2.9.1 新炉前10炉、贴补炉第1炉、停吹3小时第1炉及浇余≥10吨不回收煤气。
2.9.2 正常炉次开吹3分钟降罩,第4分钟起先回收,回收时间7分钟2.9.3 氧压<0.75MPa,降罩起先及回收时间延长1分钟,刚好调整喉口开度,保证煤气质量氧压<0.6MPa不得回收2.9.4 铁水[Si]>0.80%或[S]>0.070%时,降罩与回收时间延长1分钟 2.9.5 回收时保证炉口微正压转炉炉衬砖修砌要点1. 爱护砖修砌 爱护砖必需竖砌、靠实挤严,砖后要灌泥浆 1.2 熔池修砌两圈镁碳爱护砖 1.3 熔池以上余下部位修砌小镁砖 2. 炉衬修砌 2.1 高档砖由第四层起砌至炉内上卡板,合计38层,出钢口部位砌宽20块,高13层高档砖 2.2 出钢口部位的高档砖必需层层打胶泥2.3 杈豁必需打胶泥,在大面部位杈豁,搂砖不许>40mm(即背后只能加一块40板的厚度) 3. 接底泥料卤水参加量适当,接好销钉、销板后,落炉底车,在炉底下东南、东北二点垫销子板,再顶炉底车,将销子板打实 4. 销子打实后,炉内炉底接缝应砌好爱护砖5. 摇炉后要重新打实各销子板(打其次遍),然后将销子板与销钉点焊坚固 ?28?炼钢厂连铸根本工艺技术规程1. 中间包的修砌与打算 1.1 中间包修砌1.1.1 中间包包衬由永久层、填充层、工作层组成。
1.1.2 中间包永久层为浇注料浇注成型,脱胎后要依据浇注料要求进展烘烤1.1.3 装水口座砖:装座砖时中间包放置于水口对中台架上,中间包内外的残钢残渣,将别是方眼和包底水口处的粘钢必需清理干净,座砖要放平、放正,保证水口位置偏差小于5mm,同时保证水口砖下端面突出包底大于10mm,然后四周用专用泥料夯实 1.1.4 修砌工作层(绝热板)⑴ 砌绝热板时,先砌底板,后砌壁板底板从水口座砖处起先修砌,以保证绝热板水口孔与座砖对中壁板从冲击区起先修砌,三期连铸还要留意将挡墙夹紧⑵ 装板时先在板子接缝处匀称抹好胶泥,装好后板缝<2mm用胶泥抹好全部接缝并用φ12mm~φ16mm圆钢支撑,或用卡子卡牢,不得有扭曲,然后用专用填砂将绝热板与永久层间填实最终将中间包内清扫干净1.2 中间包打算 1.2.1 安装上水口砖1.2.1.1 安装上水口砖前,将中间包内及座砖孔内垃圾去除干净1.2.1.2 安装上水口砖时,座砖孔与上水口砖四周应匀称带泥,旋转放入,做到平、正、紧,且突出包底大于10mm,然后去除多余泥浆 1.2.2 盖中间包包盖1.2.2.1 去除包盖上的残渣、残钢,包盖紧要变形者要更换 1.2.2.2 吊放中间包盖要平稳,严禁撞击塞杆。
1.2.2.3 包盖必需盖正,位置偏差≧20mm 1.2.3 中间包烘烤1.2.3.1 中间包车升至烘烤位置,将上下烧嘴分别与中间包盖孔及水口对准 1.2.3.2 先点水口烘烤器(小烧嘴),听通知点燃大烧嘴,大烧嘴烘烤时间30~60min 1.2.3.3 中间包烘烤完毕停火到开浇时间≧5min1.2.3.4 烘烤所用转炉煤气CO≥45%小于45%时,要适当延长烘烤时间 2. 开浇打算2.1 谨慎检查所属设备,正常前方准送引锭,同时检查风、水、电、氧、乙炔、液压等动力源符合工艺要求,各项必备工具和辅料打算就绪2.1.1 开通结晶器冷却水,确认符合以下技术条件:水量90~110 m3/h,水压0.4~0.6 MPa,进水温度≤40℃ ?29? 共7页: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2.1.2 开通结晶器冷却水,各水咀正常喷水,无缺、堵现象,水条对中,发觉问题刚好处理 2.1.3 结晶器内腔外表光滑,无划痕及损伤,不得有渗漏现象 2.1.4 凡连续两次发生裂纹漏钢或连续两炉铸坯有裂纹、菱变缺陷的结晶器必需更换 2.1.5 结晶器振动应平稳无摇摆,振幅和频率符合工艺要求。
对振动参数有特别要求的钢种执行分钢种操作规程2.1.6 冷却水的水位应处于正常状态,事故水塔要保证发生停电停水事故时结晶器供水压力≦0.2MPa,且不连续供水15min以上 2.2 送引锭2.2.1 引锭头应清洁枯燥,不得潮湿或粘有废钢2.2.2 送引锭前,二操工要谨慎检查所属机械、电气及液压设备正常,拉矫辊升降自如,剪机工作正常然后,同一操工取得联系,将铸机状态选择开放拨至“送引锭”位置 2.2.3 送引锭时,先提升拉矫辊至最大开口度,并把拉矫液压缸压力切换到送引锭状态 2.2.4 将引锭杆用升降装置送至拉矫机后,防下拉矫辊,启动拉矫机引锭头进入二冷室后,出浇钢工安装引锭钩头,以0.6m/min的速度点动进入结晶器内200mm后,再向下拉至距下口80mm位置,然后,再向上送至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