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世说新语》全本及注释和全译文ppt课件.ppt

67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47650842
  • 上传时间:2020-10-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4K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陈太丘:陈寔参看德行第6则注期:约定时间日中:日到中天;中午委:抛弃引:招引;拉 【译文】太丘长陈寔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寔不管他,自己走了,走了以后,那位朋友才到当时陈寔儿子元方才六岁,正在门外玩耍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家父等了您很久,见您不来,已经走了那位朋友便生起气来,说道:“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是跟家父约定中午走的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那位朋友听了很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再也不回看一眼2) 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

      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其见礼如此 【注释】宗世林:宗承,字世林,以德行为世所重曹操年轻时,想和他结交,遭到拒绝司空:官名,是三公之一曹操在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为司空,总揽朝政见疏:被疏远曹操后来只是在礼节上厚待宗世林,但是压低他的官职文帝兄弟:指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等曹丕为魏文帝造:前往;到床下:坐床前 【译文】南阳郡人宗世林,是和魏武帝曹操同时代的入,他很瞧不起曹操的为人,不肯和曹操结交曹操到做了司空,总揽朝廷大权的时候,曾经安闲地问宗世林:“现在可不可以结交呢?”宗世林回答说:“我的松柏一样的意志还没有变宗世林因为不合曹操心意被疏远以后,”官职很低,和他的德行不相配但是曹丕兄弟每次登门拜访,都是以晚辈的身分,特别在他的坐床前行拜见礼他就是这样地受到尊敬3) 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客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注释】受禅(shn):接受禅让帝位,指曹丕登位称帝公元220年农历正月,,其子曹丕继位为汉丞相,十月,曹丕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自称皇帝陈群:字长文,东汉末,曹操召他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迁御少中丞曹丕即帝位后,迁尚书令。

      戚容:忧伤的神色应天受命:指登帝位帝王都认为自己是顺应天意、接受天命而登位的华歆:字子鱼,曹操召他为议郎,后任尚书令、御史大夫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禀承曹操意旨领兵入宫收杀皇后伏氏,灭其族曹丕即帝位后,迁为司空服膺先朝:指不忘汉朝两人都当过汉朝的臣子,要表示不忘汉室之恩服膺,谨记在心中圣化:圣人的教化,这里指盛世按:陈、华二人一直依附曹魏,当然不会对汉朝的灭亡感到痛心疾首这里听说的话有说是其子孙,门客的附会 【译文】 魏文帝称帝,陈群面带愁容文帝问他:“朕顺应天命即帝位,你为什么不高兴?”陈群回答说:“臣和华歆铭记先朝,现在虽然欣逢盛世,但是怀念故主恩义的心情,还是不免要流露出来4) 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其母既亡,则无五子五子若殒,亦复无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注释】郭淮:字伯济,魏朝时任雍州刺史,齐王曹芳嘉平元年(公元249年)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在关中(今陕西省地)三十多年,功绩显著。

      都督:官名,地方军政长官,战庸:战功庸即功劳王凌:历任司空、太尉,密谋废立,司马懿当时为魏朝大将军(晋朝时追尊为宣帝),亲自领兵讨代他,便自杀坐凌事:因王凌事获罪征摄:收捕戒装:准备行装克日:定期徇:谋求身首:这里指性命 【译文】郭淮出任关中都督期间,很得民心,也多次建立过战功郭淮的妻子,是太尉王凌的妹妹,因为王凌犯罪事受株连,应当一起处死派来逮捕她的官吏要人要得很急,郭淮让妻子准备好行装,限定日子就要上路州和都督府的文武官员和百姓都劝说郭淮起兵反抗,郭淮不同意到期打发妻子上路,百姓号陶痛哭、一路跟着呼唤不舍的有几万人走了几十里路后,郭淮到底还是叫手下的人去把夫人追回来,于是文武官员飞跑传命,好像救自家性命那么急夫人追回来以后,郭淮写了封信给宣帝司马懿说:“五个孩子哀痛欲绝,恋恋不舍,思念他们的母亲如果他们的母亲死了,我就会失去五个孩子五个孩子如果死了,也就不再有我郭淮了司马懿于是上表魏帝,特准赦免了郭淮的妻子5)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

      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注释】“诸葛亮”句:诸葛亮任蜀汉丞相,东联孙吴,数次北伐曹魏公元234年出兵干渭水南五丈原攻魏,魏遣大将军司马懿领兵防御蜀兵远来,利在急战,司马懿却屯兵以候其变八月,诸葛亮死,汉兵退次,指临时驻扎魏明帝:曹睿(ru),魏文帝曹丕的儿子诸葛亮伐魏正是他在位的时候晋宣王:司马懿魏咸熙元年晋国初建,追尊他为宣王;他的孙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又追尊他为宣帝辛毗(p):字佐治,任行军司马,将军府的官员,平时总理事务,作战时负参谋之责按魏志辛毗传):“明帝乃以毗为大将军军师,使待节”,则是军师阵”,排列成阵诱橘(ju):诱惑欺诈按:司马懿以前曾多次与诸葛亮交锋;害怕战败,不敢出战,想拖垮诸葛亮据说诸葛亮送他妇女戴的头巾,欲激怒他出战,他只好故意向朝廷请战以张声势,魏明帝懂得他的用意,也怕战败,就派辛毗持君命来阻止,其中也有力司马懿遮羞之意觇(chn);侦察老夫:老年男子黄钺(yu):用黄金装饰的斧,是帝王赐给主管征伐的重臣的这里表明辛毗奉命监军 【译文】诸葛亮屯兵在渭水南岸的时候,关中地区人心震动魏明帝非常害怕晋宣王司马懿出战,便派辛毗去担任军司马司马懿和诸葛亮隔着渭水列成阵势以后,诸葛亮千方百计地设法诱骗他出战,他果然非常愤怒,就打算用重兵来对付诸葛亮。

      诸葛亮派间谍去侦察他的行动,回报说:“有一个老人拿着金斧,坚定地面对军营门口站着,军队都出不来诸葛亮说:“这一定是辛佐治呀6)夏侯玄既被桎梏,时钟毓为廷尉,钟会先不与玄相知,因便狎之玄曰:“虽复刑馀之人,未敢闻命考掠初无一言,临刑东市,颜色不异 【注释】夏侯玄:字太初,魏齐王曹芳时任太常,为九卿之一,主管礼仪祭祀之事当时司马师以大将军辅政,后中书令李丰因司马师专权,密谋以夏侯玄代替他,事泄,李丰被杀,夏侯玄被捕交廷尉审理,随后被杀,桎梏(zhg):脚镣和手铐;拘捕延尉:官名,九卿之一,掌管诉讼刑狱之事钟会:是钟毓的弟弟钟会因夏侯玄为名士,曾经想结交他,被夏侯玄拒绝了当钟毓审理夏侯玄案件时,钟会在座参看言语第11则注狎(xi):亲近而不庄重.刑余之人:受过刑的人闻命:听从命令这里说未敢闻命,意即不愿与之交往东市:行刑的地方;法场汉代在长安东面的市场行刑,故后代通称法场为东市 【译文】夏侯玄被逮捕了,当时钟毓任廷尉,他弟弟钟会先前和夏侯玄不相交好,这时趁机对夏侯玄表示狎昵夏侯玄说:“我虽然是罪人,也还不敢遵命经受刑讯拷打,始终不出一声,临到解赴法场行刑,也依然面不改色7)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

      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注释】夏侯泰初:即夏侯太初、夏侯玄陈本:字休元,曾任郡守、廷尉,迁镇北将军弟弟陈骞,字休渊,当时还年轻,任中领军(掌管卫兵)可得”句:夏候玄因为和陈本友好去拜见其母,当时陈骞的年龄、德位都不如夏侯玄,他想和夏侯玄交往,就应该先登门拜访阵骞回家和夏侯玄相见,不合乎礼,所以夏候玄说:“可得同,不可得而杂结果陈骞退出来了 【译文】夏侯泰初和广陵郡人陈本是好朋友当陈本和夏侯玄在陈本母亲面前宴饮时,陈本的弟弟陈骞从外面回来,一直进入堂屋门口于是泰初站起来说:“相同的事可以一齐办,不同的事不能混杂在一起办8)高贵乡公薨,内外喧哗司马文王问侍中陈泰曰:“何以静之?”泰云:“唯杀贾充以谢天下文王曰:“可复下此不?”对曰:”但见其上,未见其下 【注释】高贵乡公:指曹髦(mo),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未登位时封为郯县高贵乡公大将军司马师废魏齐王曹芳后,立他为帝他在位时.司马昭继承哥哥司马师的职位,专国政,自为相国,曹髦想除掉他,反被司马师的党羽贾充率兵杀死 【译文】高贵乡公被杀,朝廷内外群情激愤,议论纷纷文王司马昭问侍中陈泰:“怎样才能使舆论平静下来呢?”陈泰说:“只有杀掉贾充来向天下人谢罪。

      司马昭说:“可以不可以再考虑一个比这轻一些的处理办法呢?”陈泰回答说:“我只知道有比这更重的,不知比这更轻的9)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峙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还,问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质如初 【注释】和峤:字长舆,任侍中,迁中书令多次向晋武帝司马炎谈起担心太子不能继承国家大业,武帝不以为然东宫:太子居住的宫室,这里用来称太子圣质:资质圣”字是敬辞 【译文】和峤是晋武帝所亲近、器重的人,有一次武帝对和峤说:“太子近来似乎更加成熟、长进了,你试去看看和峤去了回来,武帝问他怎么样,和峤回答说:“皇太子资质同以前一样10)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仇,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泗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注释】诸葛靓(jng):国时在吴国做官,吴亡后,到晋国首都洛阳因为他父亲诸葛诞被晋武帝的父亲司马昭杀了,所以不肯在晋室做官回到家乡终身不向朝廷所在的方向坐着,除:授官;任命大司马:官名,八公之一起:出任诸葛妃:指司马懿的儿子琅邪王的王妃,晋武帝的婶母,诸葛靓的姐姐。

      竹马之好:比喻儿童时代的交情竹马,儿童用来当马骑的竹竿吞炭漆身:比喻为父报仇,据(史记刺客列传)载:春秋未年,晋国的大夫赵襄子灭了智伯,智伯的家臣豫让便要杀赵襄子来给智伯报仇他用漆涂身,使身上长癞疮,以改变形貌;吞炭弄坏嗓子,使声音沙哑毁容变音,使人不识,再去报仇 【译文】诸葛靓后来才到晋朝首都洛阳,被任命为大司马,他不肯应召赴任因为和晋室有仇,常常背对洛河的方向坐着他和晋武帝有旧交情,武帝很想见他,却又找下到缘由,就请婶母诸葛太妃招呼诸葛靓来来后,武帝到太妃那里和他见面行礼后就喝酒,喝到痛快的时候,武帝问:“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交情吗?”诸葛靓说:“臣不能吞炭漆身,今天又看到了圣上说完便涕泪交流武帝于是既惭愧又懊悔地退了出去11)武帝语和峤曰:“我欲先痛骂王武子,然后爵之峤曰:“武子俊爽,恐不可屈帝遂召武子,苦责之,因曰:“知愧不?”武子曰:“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它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疏以此愧陛下 【注释】王武子:王济,字武子、累迁侍中晋武帝曾命弟弟齐王司马攸离开京都回到封国去,王济极力劝谏,触怒了武帝,因此被责,并降职为国子祭酒按:和峤是王济的姐夫,所以武帝对和峤说这样的话。

      尺布斗粟之谣:比喻兄弟不和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汉文帝的弟弟淮南王刘长谋反,汉文帝把他流放到蜀郡,途中绝食而死后来有首民歌唱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汉文帝和淮南王是兄弟,晋武帝和齐王也是兄弟,所以上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