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成本核算办法.docx
9页医院成本核算办法(2009年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各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卫生部共 同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北京市卫生局开展医疗 机构成本核算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北京市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第二章医院成本核算的组织机构第三条为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各医院要成立院级领导负责的成本核算 领导小组,并在财务部门设置成本核算办公室第四条 成本核算领导小组组长由院级领导担任,成员包括财务部门、人事部门、总务部门、 信息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一) 明确各部门在成本核算中的职能范围,协调各部门关系,对本单位成本核算实施中的 重大问题迅速做出决策,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二) 根据成本核算办公室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分析报告,提出经营管理方面的建议,逐步实 现成本数据在各项管理中的运用三) 不断改进医院的内部硬件设施、信息系统、物资配送和其它管理方式,提高成本数据 的准确性四) 将医院成本核算结果与医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相结合,并制定医院的预算管理、绩 效考核制度。
五) 建立医院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流程和相关工作制度第五条成本核算办公室是成本核算的常设机构,负责医院成本核算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 责是:(一) 根据医院规模和业务量大小,在财务部门下设相应成本核算岗位(三级医院设立2-3 名成本会计,二级医院设立1-2名成本会计)在其它相关部门要设立兼职的成本核算员二) 结合本办法,制定医院内部的成本核算实施细则及检查、监督制度三) 制定成本会计、成本核算员的岗位责任制四) 负责收集、处理成本数据并产出报表,同时进行成本分析五) 建立成本核算工作的内部控制制度第三章成本核算部门职责第六条财务部门成本核算主要职责是:(一) 每月进行成本数据的核算并编制、报送成本报表二) 为保证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各部门进行相关培训三) 负责相关成本资料的整理、归档,以及成本数据的建立、查询和更新工作四) 撰写成本分析报告,并结合实际调查研究,分析成本变动原因,为医院管理、决策提 供参考五) 参与成本核算、管理及各项考核制度的制定,并组织监督实施第七条相关部门成本核算主要职责是:(一) 人事部门:负责本院各部门人员及工资变动情况的统计和报送二) 总务部门:负责本院各部门水(含冷、热水及污水)、电、煤、气、科室面积及内部 服务工作量的统计和报送。
总务库房负责本院各部门材料、低值易耗品消耗的统计和报送三) 医学工程部门:负责本院各部门卫生材料、医用低值易耗品及配件消耗数量的统计和 报送四) 药剂部门:负责各部门药品领用的统计和报送五) 供应室、血库、氧气站、洗衣房等医辅部门:负责本院各部门实际领用或发生费用的 统计和报送六) 统计部门:负责与成本有关的数据统计和报送七) 信息部门:负责成本核算系统与相关信息系统的衔接八) 其它部门:负责其它与成本核算有关数据的统计和报送第四章医院成本的构成第八条医院的成本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消耗其中包括医疗成本和 药品成本具体构成是:(一) 工资福利支出: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险缴费、伙食补助费、其他等二) 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 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专 用材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其他等三)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退职费、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 医疗费、助学金、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其他等第九条 为了正确反映医院正常业务活动的成本和管理水平,在进行医院成本核算时,凡属 下列业务所发生的支出,不应计入成本范围。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不属于医院成本核算范围的其它核算主体及其经济活动所发生的支出二) 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入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的资本性支出三) 对外投资的支出四) 各种罚款、赞助和捐赠支出五) 有经费来源的科研教学等项目支出六) 在各类基金中列支的费用七) 其它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支出第十条成本分类(一) 按成本计入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类:1. 直接成本:成本核算单元为进行医疗服务活动而直接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无论能否直接 计量都作为直接成本其中:计算计入成本:由于计量条件所限无法直接计入,而采用比例系数的方式计入的直接 成2. 间接成本:相对于直接成本而言,间接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谁 受益谁承担”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标准分摊至该成本核算单元二) 按成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两类:1. 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范围内,成本相对固定,不受业务量变化影响的成本项 目2. 变动成本:在一定时期、一定业务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呈正比例变化的成本项目 第十一条 成本核算单元的分类(一) 医院成本核算单元按其服务对象可分为直接成本核算单元和间接成本核算单元1. 直接成本核算单元:是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部门。
即通过本部门的医疗服务能够取 得相应收入的医疗部门在确定直接成本核算单元时,要结合核算的目标而定2. 间接成本核算单元:是为直接成本核算单元提供医疗技术性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后勤保障 性服务的部门二) 按服务性质划分为五大类成本核算单元(科室),包括各临床科室相应细化的门诊、 病房、检查实验室和办公室1. 直接医疗类科室:是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 本的科室2. 医疗技术类科室:是为直接医疗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科室3. 医疗辅助类科室:是服务于直接医疗科室和医技科室,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及辅助 服务、业务的科室4. 管理类科室:是管理和组织医院业务开展的行政管理科室和后勤管理属性的科室5. 科研教学类科室:是医院内部从事科研课题研究及对外教学的科室第五章成本核算的办法第十二条医院成本核算包括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及医院总成本、科室成本、诊次成本、 床日成本、项目成本、病种成本等各项成本的计算其中: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是按照医院最末级科室作为成本核算单元计算医院科室成本的过 程第十三条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是:(一) 产权清晰原则医院要明确产权,清晰界定不同的核算主体及其经济活动。
对行为 不属于医院成本核算范围的附属机构支出(如院办所、宿舍楼等),其经济活动要与医院运 营进行剥离二) 直接计入与合理分摊原则凡能够直接确认耗用成本核算单元的成本应直接计入,反 之则按受益情况在各受益单位间进行分配后计入三) 按成本核算单元归集费用原则医院总成本核算范围内的成本均应按照相对应的成本 核算单元进行归集四) 权责发生制原则医院成本核算应与会计核算同样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会 计核算对于一次性支出项目(如水电费等),使用预提、待摊科目进行处理以保证成本的均 衡性五) 方法一贯性原则医院的成本分摊基础一经确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随意改变, 以保证科室成本核算的稳定性六) 期间一致性原则医院的成本核算期间应与会计统计期间相互一致,保证统计信息和 财务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科室成本确定分摊依据第十四条医院科室成本的归集是通过健全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统计要求及报送程序, 将成本费用直接或分摊归属到耗用科室承担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 工资福利支出:按照人员支出的实际情况,分别计入相关成本核算单元二) 商品和服务支出:按照实际发生额直接计入相关科室,需分摊的费用应按科室受益情 况选择分摊依据进行分摊,并计入相关科室。
其中:材料成本按当月实际发生额列支,不能以领代销药品成本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药品 业务科室修购基金按成本核算单元实际占用固定资产的情况确定并计入,属于应分摊的修 购基金应按受益情况分摊归集直接列支的修缮费直接计入相关成本核算单元或按受益情况 分摊归集对于已具备计量条件的医院,其水费、电费和其它能源消耗成本采用直接计入的 方式;未具备计量条件的医院采用大用户剥离和计算计入相结合的方法大用户是针对于医院一些成本项目(如:煤、水、电、气)消耗比较大的科室,在采用分摊 计入时的比例应与其它科室不同,故将此类科室定位为大用户处理方法:1、 该科室有单独计量设施,该项成本直接计入此类科室,分摊计算时该项成本不再向此类 科室分摊2、 若此类科室并没有单独安装计量设施,则可以参考功率和平均工作量等以定额形式将该 项成本直接计入此类科室,分摊计算时该项成本不再向此类科室分摊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按照支出的实际情况分别计入相应的科室,其中离退休人 员的费用统一归集到公用成本第十五条医院成本按照以上原则进行归集后,再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四级分摊:(一) 第一级分摊(公用成本分摊):公用成本是在成本的归集过程中,对于无法归集到某个科室的费用应计入到公用成本,并按 比例系数在全院科室进行分摊。
公用成本的分摊参数采用按人员比例、面积等方式,将公用 成本分摊至全院科室二) 第二级分摊(管理成本分摊):将管理类科室的成本(包括该类科室直接成本和第一级分摊的部分)向其它类别科室进行分 摊,分摊参数采用按人员比例的方式三) 第三级分摊(医疗辅助成本分摊):将医疗辅助类科室的成本(包括该类科室直接成本和第一、二级分摊的部分)向直接医疗类、 医疗技术类和科研教学类科室进行分摊,分摊参数根据科室性质采用内部服务量、工作量或 人员比例的方式四) 第四级分摊(医疗技术成本分摊):将医疗技术类科室的成本(包括该类科室直接成本和第一、二、三级分摊的部分)向直接医 疗类科室进行分摊(科研教学类科室不再参与分摊),分摊系数采用收支配比原则对于没 有收入的医疗技术科室分摊参数可采用按门诊、住院工作量的方式全部分摊后,满足如下平衡关系:医院总成本=直接医疗类科室成本+科研教学类科室成本二门诊总成本+住院总成本+科研教学类科室成本 第十六条 需要分摊的成本费用,应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原则,根据选定的 分摊基础进行一) 按人员比例分摊:公式:分配率=某项成本费用/相关科室人数之和某相关科室应负担的成本=某科室人数X分配率(二) 按业务量(工作或服务量)分摊:公式:分配率=某项成本费用/相关科室业务量之和某相关科室应负担的成本=某科室业务量X分配率(三) 按科室收入分摊:公式:分配率=某项成本费用/相关科室收入之和某相关科室应负担的成本=某科室收入乂分配率(四) 按占用资产分摊:公式:分配率=某项成本费用/相关科室资产占用之和某相关科室应负担的成本=某科室资产占用水平X分配率(五) 按占用面积分摊公式:分配率=某项成本费用/医院总面积某相关科室应负担的成本=某科室实际占用面积X分配率(六) 其它分摊基础医院可以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分摊基础对医院的成本费用进行分摊归集。
第十七条计算医院诊次、床日成本时,只有临床科室为直接成本科室此时将间接科室的 成本分摊至直接成本科室,得到分摊后的直接科室成本医院直接成本科室又根据服务对象 的不同,分为门诊医疗科室和住院医疗科室,并分别计算出诊次和床日成本全院平均诊次成本二各临床科室诊次成本=全院平均实际占用床日成本二各临床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