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的七言乐府《金缕衣》阅读.docx
4页经典的七言乐府《金缕衣》阅读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赏析】 这首诗的含义很单纯,并没有深刻的内涵,只是以反复劝告的口吻,劝人珍惜好时间,可是这种重复并不显单调,它摇曳多姿,有回环流丽之致诗的感情是剧烈的,能长期地在人们心中回旋缭绕,有一种不行思议的魅力 前两句均以“劝君”开头,句式一样,也同时消失“惜”字首句是说“莫惜”,二句说的是“须惜”,意思正好相反,但诗意却是贯穿的金缕衣”是华美珍贵之物,代表着富贵奢华的享乐生活,这并不算宝贵的东西,比之更宝贵的却是“少年时”由于“花有重开日,人无少年时”,青春年少时人生中最为宝贵的,假如贪图享乐,虚掷光阴,老来只能白白地叹息了固然,这些并没有说,只是一再“劝君”,反复吟唱 后两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从思想内容上来看,它与前两句无太大差异,照旧是劝人莫负好时间但从表现手法上看,这两联就有很大区分。
上联是“赋”,下联是“比”,用花来比少年好时间,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美丽末句原来可用“人生几何”式的感慨作阐发,而却紧紧朝着折花的比方一气直下,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奇警之语句中没有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所代表的懊悔已足以抵得上万语千言这两句既可以用来劝人珍惜时间,莫要虚度年华;也可以用作劝人准时摘取爱情果实,珍惜眼前人 扩展阅读:创作背景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热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已不行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准确的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间”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剧烈,能长期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行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好像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间!”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美丽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疼惜时间,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唱歌,是热忱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旧是“疼惜时间”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准时”的宗旨看好像低了,作“珍惜时间”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一、二句式一样,都以“劝君”开头,“惜”字也两次消失,这是二句重复的因素但第一句说的是“劝君莫惜”,二句说的是“劝君须惜”,“莫”与“须”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复中的变化这两句诗意又是贯穿的金缕衣”是华美珍贵之物,却“劝君莫惜”,可见还有远比它更为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至于其缘由,诗句未直说,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贵如黄金也有再得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然而青春对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复返的可是,世人多惑于此,爱金如命、虚掷光阴的真不少呢一再“劝君”,用对白语气,致意殷勤,有很浓的歌味,和娓娓动人的风韵两句一否认,一确定,否认前者乃是为确定后者,似分实合,构成诗中第一次反复和咏叹,其旋律节奏是纡回徐缓的 三、四句则构成其次次反复和咏叹,单就诗意看,与一、二句差不多,还是“莫负好时间”那个意思这样,除了句与句之间的反复,又有上联与下联之间的较大的盘旋反复但两联表现手法就不一样,上联直抒胸臆,是赋法;下联却用了譬喻方式,是比义于是重复中仍有变化三、四没有一、二那样整饬的句式,但意义上彼此是对称得铢两悉称的上句说“有花”应怎样,下句说“无花”会怎样;上句说“须”怎样,下句说“莫”怎样,也有确定否认的对立。
二句意义又紧紧关联:“有花堪折直须折”是从正面说“行乐须及春”意,“莫待无花空折枝”是从反面说“行乐须及春”意,似分实合,反复倾诉同一情愫,是“劝君”的连续,但语调整奏由徐缓变得峻急、热闹堪折——直须折”这句中节奏短促,力度极强,“直须”比前面的“须”更加强调这是对青春与欢爱的放胆唱歌这里的热忱奔放,不但真率、大胆,而且形象、美丽花”字两见,“折”字竟三见;“须——莫”云云与上联“莫——须”云云,又自然构成回文式的复叠美这一系列自然工妙的字与字的反复、句与句的反复、联与联的反复,使诗句琅琅上口,语语可歌除了形式美,其心情由徐缓的回环到热闹的动乱,又构成此诗内在的韵律,诵读起来就更使人感到回肠荡气了 。
